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乌江下游德江县喀斯特石漠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TM影像解释和实地考察,查清了德江县石漠化面积为70 693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4.1%,划分了石漠化强度(中度以上的石漠化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6.6%),明确了德江县石漠化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了德江石漠化的危害;从地形地貌、岩性、降水、耕种方式等方面探讨了石漠化的成因,最后提出了德江县石漠化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2.
从喀斯特生态系统以及喀斯特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概念出发,以毕节地区为例,分析了影响喀斯特生态系统健康的各类因子,如水土流失及石漠化、水资源、生物多样性、地貌、人类活动强度与方式、人-社会-生态健康可持续性等,利用因子载荷分析方法,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可持续利用能力、动态变化等三个方面筛选出26个因子构建了喀斯特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3.
三峡库区(重庆段)是典型的河道型水库生态脆弱带,生态系统本底条件较差.明确库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胁迫因子,对促进库区可持续发展、维护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目前的生态系统特点,构建了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并在灰色系统理论基础上,将信息论中Jaynes最大信息熵原理引入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当中,对三峡库区(重庆段)复合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系统正处于急剧变化的过渡阶段,生态系统的生产、调节和服务功能分异明显.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系统东段的健康程度总体上好于西段,但东段内部空间分异明显,结构复杂.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现存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24.
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街道重金属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对其研究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贵阳市城市街道土壤重金属铅污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明区街道土壤中铅的平均含量为145.37 mg.kg-1,为贵阳市土壤环境背景值的3.9倍,其它行政区街道土壤中铅的含量按金阳新区、花溪区、乌当区、小河区、云岩区、白云区顺序平均含量分别为61.09 mg.kg-1、103.67 mg.kg-1、105.47mg.kg-1、93.17 mg.kg-1、105.35 mg.kg-1、131.27 mg.kg-1,分别为贵阳市环境背景值的1.7倍、2.8倍、2.9倍、2.5倍、2.8倍、3.5倍数。不同行政区铅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而且铅在空间分布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金阳新区差异最大,小河区差异最小。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及铅污染指数评价法表明:贵阳市城市道路土壤中铅污染市区外部大体上处于轻度污染水平,但市核心区和工业区处于偏中度至中度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25.
乌江是长江上游四大支流之一,水量丰富,流量均衡,平均比降大,是我国水能资源的一个“富矿”地区。从60年代末开始,国家在流域内规划建设11个梯级电站,其中的洪家渡、东风电站是乌江干流梯级开发中的龙头电站,其环境经济状况及成效将对其他库站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本文重点从其环境经济发展方面作有关的相关效应评述。  相似文献   
26.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19个区县(自治县)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农业生产、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3方面选用20个指标,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综合水平作出分类评估.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综合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都市带动区、四川盆地边缘区、库区中部地区、渝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和三峡库区前沿区.  相似文献   
27.
浅论喀斯特区域生态系统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斯特区域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喀斯特区域生态系统多样性正受到日愈严重的破坏。从研究和保护喀斯特区域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角度入手,对喀斯特区域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并探讨了喀斯特区域生态系统多样性类型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描述喀斯特区域生态系统多样性特征的一些指标作了定量表达,最后提出了加强喀斯特区域生态系  相似文献   
28.
三峡库区(重庆段)涨落带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三峡水库是我国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到2009年水库全部建成运行后将出现一个落差达30m的涨落带。涨落带土地肥沃,出露水面的时间长,光、热、水、土条件匹配好,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对涨落带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利用,将缓解库区的人地矛盾、促进库区小康进程与可持续发展。论文以三峡库区的主体--重庆段为例,论述了三峡重庆库区涨落带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开发价值;阐明了涨落带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应注意的5个原则问题;结合库区气候、地貌及水位变动等条件,初步探讨了涨落带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6种模式;对开发利用中可能存在的生态与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合理制定涨落带的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贵州喀斯特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73%的土地为碳酸盐岩覆盖,生态环境脆弱,喀斯特地貌极为发育是我国一个相对独特的地域环境单元,也是一个植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地区,仅需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就有342种,分属84科193属。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特征,并从植物本身的生理生态习性,喀斯特生境本底的严酷性(如土壤瘠薄、方便利用的地表水匮乏等),人类干扰活动(如盗伐,毁林垦荒,水土流失,酸雨危害等)等方面探讨了该地区珍稀濒危物种的濒危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的要求,提出了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应采取的七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0.
以施秉云台山地区为研究对象,以1973、1993、1999、2010年四期TM、ALOS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提取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在此基础上,根据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土地生态健康综合评价模型,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计算研究区土地生态健康综合指数,并初步分析施秉云台山地区土地生态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73~2010年耕地、草地面积呈减少的变化趋势,灌木林地面积呈增加的变化趋势,无植被覆盖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1973~1993增加,1993~2010年减少),水域面积波动剧烈,变化趋势不明显;(2)研究时段研究区土地生态健康状况并不佳,土地生态健康综合指数得分不高,且呈先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趋势,土地生态健康等级位于亚健康与病态之间。该研究以期为施秉云台山地区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