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通过排除光抑制、营养限制因素试验,研究水杨梅对斜生栅藻和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叶绿素a的影响,并考察水杨梅对水中氮磷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水杨梅持续释放化感物质,在高藻密度条件下,对两种藻类的抑制率可达60%以上,同时能有效地降低水中的总氮、总磷。在试验周期内,覆盖组对共培藻类斜生栅藻水中总氮、总磷去除率超过83%和35%,对共培藻类铜绿微囊藻水中总氮、总磷去除率达到60%、40%以上,表明水杨梅对藻类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促进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可作为抑藻浮岛植物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介绍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原则,鞍山城市紧急避难场所建设现状。分析了鞍山市目前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情况,避难场所的配套设施及疏散通道,并且对加强长期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提出建议。本文对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3.
考察了市售ZSM-5沸石分子筛的碱改性及其吸附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Cu2+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碱改性可有效提高材料吸附容量,经0.40 mol/L氢氧化钠碱改性效果最好。以碱改性分子筛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等温过程,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假二阶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极限吸附容量达40.49 mg/g。考察投加量、干扰离子等影响因素对碱改性分子筛吸附去除Cu2+离子的影响,对于初始浓度50 mg/L的Cu2+离子,改性材料投加量为0.4~2.4 g/L时,吸附去除率随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大;当投加量大于1.6 g/L时,对铜离子去除率均在97%以上。当干扰离子Na+、K+、Mg2+、Pb2+与Cu2+离子共存时,Pb2+的干扰影响最大,去除率由不加干扰离子时的98.3%下降至56.5%。此外,采用BET和XRD手段对改性前后的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对改性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4.
以印染活性污泥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污泥活性炭,并将其用于吸附水中的亚甲基蓝。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污泥活性炭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污泥活性炭以中孔为主,该孔隙结构更适合于对大分子染料的吸附。详细研究了锯末添加量、初始pH、吸附温度及初始浓度对污泥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结果表明,1%锯末的添加有助于提高活性炭的吸附能力,而过量的锯末添加会影响活性炭的孔隙结构。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容量随pH的增加而减小,酸性条件较碱性条件更利于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去除。在5~45℃的范围内,亚甲基蓝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温度为45℃时达到最大吸附量。从热力学角度研究了污泥活性炭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吸附行为,热力学研究表明,污泥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研究结果可为印染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5.
饮食业油烟测试在具体操作中有许多共性的问题影响了油烟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为了更好地做好油烟测试工作,本文针对油烟测试标准中涉及的油烟采集、样品分析和数据处理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长期的检测实践经验,提出了在油烟测试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希望能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饮食业油烟的测试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6.
李莹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2):118-118,128
提出了地表水环境污染控制的宏观对策.加大财政投入中环保投入,加强对工业污染的防治和重点地区污染的治理;加强农业污染综合防治,同时注重当地工业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经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进行二次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相似文献   
67.
李莹 《环境》2008,(12)
将绿色带进社区,用它们吧 智能化浇灌系统智能浇灌系统采用优质的高分子塑胶村质,由微电脑控制操作,可以将土壤水分、植物生长、蒸发、蒸腾等各种环境信息反馈给中央计算机,比手动或半自动灌溉节约一半用水量,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而且直流电池供电,安全节能,适用于社区绿化带灌溉.  相似文献   
68.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辽宁省2000年-2009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对辽宁省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2000年-2009年期间辽宁省人均生态足迹快速增长,增幅达58.5%;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基本不变,造成其生态赤字不断加大,涨幅达73.7%,生态系统处于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在此基础上利用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对辽宁省未来十年的生态赤字进行了预测。并根据辽宁省近年来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状况,提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9.
居民为改善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支付意愿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分析了北京市居民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支付意愿 ,评估大气质量改善的价值 ,并对这一方法在我国的应用进行探讨。结果显示 ,研究范围内的居民为 5年内降低目前大气污染物质浓度的 5 0 %而支付费用的平均支付意愿是 143元 /户·年 (1999年元 ) ,该区域内居民总的支付意愿是 3 .36亿元 /年 (1999年元 ) ,被调查者的家庭收入、教育水平、家庭人口数和年龄等社会经济变量对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最后 ,对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在我国应用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0.
孙艳伟  李莹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4):1073-1088
全球变暖诱发海平面上升是当前陆海作用领域的热点议题。应用卫星高度计观测海平面异常(SLA)数据,结合共享社会经济路径情景(SSPS),探讨我国沿海地区1993—2018年海平面异常升高的时空格局特征及潜在社会经济风险。结果显示:(1)过去26年间,我国沿海年均海平面和极端海平面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变化速率分别达到3.47±0.50 mm/a和4.74±1.39 mm/a。(2)空间上,我国四大海区上升速率由高到低排序为:东海>黄海>渤海>南海;省域尺度上,苏、闽、浙的海平面增速较大,而粤、沪、台的海平面上升速率较慢。(3)MK检验和Sen趋势分析显示,整个海区的年均海平面全部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84.16%的区域处于增速中等偏慢水平,2.32%的区域增速快;而极端海平面中显著增加区域占76%,其中59.65%的区域增速慢,2.31%的区域增速快;无显著减少区域。(4)空间波动性上,我国历年海平面变化整体处于较低的波动水平;其中,较低波动区占61.31%,而高波动与较高波动区仅占到3.17%。(5)到2100年,我国海平面上升高度将达到71.71±19.01 cm;在三种共享社会经济发展路径下(SSP1、SSP2和SSP3),我国沿海地区潜在经济损失将达10万~21万亿元人民币(2005年可比价),受影响人口数达350万~550万人;其中,广东省水淹面积最大(占到省份陆域总面积的0.7%),经济和人口风险也最高。因此,减缓和应对海平面上升风险,是21世纪我国沿海地区保持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