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50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ABR-接触氧化-化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应用ABR 接触氧化 化学氧化组合工艺进行处理。通过分阶段污泥培养驯化以及变容积负荷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进水有机负荷小于10 kg COD/(m3·d),好氧出水COD稳定在1 000~1 500 mg/L,去除率可以稳定在80%~85%;好氧池出水经过Fenton氧化处理,出水COD小于100 mg/L。该组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能够进行有效处理,运行效果较好,技术上可行。  相似文献   
62.
为研究青藏高原大气臭氧的光化学过程及其与气溶胶的相互作用,1998年夏季在西藏拉萨郊区对大气CO,SO2及NO2进行了综合测量.初步分析表明,近地层CO日平均质量分数为140×10-9~750×10-9,夏末呈明显增高趋势,CO含量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清晨和傍晚较高,与当地人为活动排放、风向频率和大气混合层高度的日变化密切相关;SO2平均质量分数为0.15×10-9,NO2为0.39×10-9,NO2约是SO2的2.6倍,两者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大致反映了该地区生物质燃料占主导的污染排放特征.   相似文献   
63.
白城地区近50年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汤洁  李娜  毛子龙  李昭阳  张楠  许鑫 《生态环境》2011,20(5):865-868
基于白城地区第一次、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和野外现场采样共217个土壤剖面数据,利用"土类-土地利用类型"权重方法,估算白城地区11个土类从20世纪50年代至2009年近50年的土壤有机碳密度(SOD)和碳储量(SOC),分析SOD变化规律,探讨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近50年来,除水稻土和栗钙土SOD随时间增加外,其余各土类SOD随时间持续降低;但不同时期泥炭土SOD均最高,盐碱土均为最低。②近50年来,白城地区的SOD从92.22±21.13 t.hm-2减少至68.01±10.76 t.hm-2;表现为自北向南、自西向东降低的空间分布规律。③近50年来,白城地区SOC减少了6.2×107 t,各县市SOC呈逐年降低态。  相似文献   
64.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航线上黑碳和臭氧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10年7月1日至9月20日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的大气成分在线观测资料,对考察航线上黑碳气溶胶(BC)、臭氧(O3)和B波段紫外辐射(UVB)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要素总体上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其最大值出现在我国东部海域,最低值出现在北冰洋.进入白令海后,BC浓度变化相对平稳,白令海和北冰洋的BC平均浓度分别为15.6ng·m-3和10.5ng·m-3.白令海的平均O3体积分数比北冰洋高,分别为18.9×10-9和15.7×10-9.但在75°N以北海区O3体积分数有所升高,在80°N以北达到17.0×10-9,这一现象可能与海冰密集度和冰上光化学过程有关.UVB辐照度在中低纬地区有显著的日变化,由于在北冰洋航行期间处于极昼期,其变化幅度较小.UVB受天气影响明显,尤其是遇上气旋的阴雨天气,UVB强度较弱.  相似文献   
65.
采用新型间歇精馏法对汽车洗漆工业废溶剂油中二甲苯进行了回收试验研究。通过调整精馏温度范围和回流比取得最佳条件参数,改进精馏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精馏方法来回收废溶剂油中的二甲苯纯度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6.
广西扶绥是我国肝癌高发县之一,病区居民主要饮有机污染严重的塘水,塘水中的有机污染指标和某些有机组分均很高,而且与死亡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石灰岩层中的深井水则相反,水质好,死亡率很低。测试结果表明,塘水中存在亚硝胺类化合物,它们与死亡率有较好的平行关系。用这类塘水进行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和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证明其中有致突变的化学物质,通过换水可阻截水中有害有机物和致癌物进入人体,以达到增进居民健康,预防肝癌的目的。  相似文献   
67.
MATLAB软件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ATLAT6.5平台上建立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的应用方法和要点,就网络模型结构的设计、训练数据的处理、网络的初始化、网络的训练及评价结果的仿真做了详细讲解,并给出应用示例。运行评价结果表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的环境质量评价模型是方便、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8.
汤洁  李月芬  林年丰  郭平  杨有德 《生态环境》2004,13(1):51-53,60
通过对种植黄花草木樨样地的监测,根据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分析了退化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种植黄花草木樨后,土壤脱盐率较高,土壤中盐分含量、pH值、交换性钠和碱化度明显降低,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黄花草木樨还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的通透性能,使土壤中小于0.001mm和0.001~0.005mm的粘粒减少,0.05~0.25mm的砂粒增加,土壤体积质量变小,孔隙度增大。这一生物技术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的特点。黄花草木樨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改良退化土壤的一种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69.
瓦里关山大气CH4本底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 1991 0 5— 2 0 0 2 0 5期间实测资料 ,分析了瓦里关全球基准站 (36°17′N ,10 0°5 4′E ,海拔 3816m)大气CH4本底特征 ,并探讨了与源汇过程的关系 .结果表明 ,瓦里关山大气CH4体积分数本底范围和增长趋势与 6 0°N— 30°N平均水平大致相符 ,但本底体积分数季节变化与所处纬度带基本特征和季节振幅的地理分布差异较大 ,年增长值波动也与全球平均状况并不完全一致 ,是所在地区多种CH4源汇和大气输送共同作用的结果 .瓦里关站提供的大气CH4本底观测资料 ,既能体现亚洲内陆地域特点又具有全球代表性 ,辅以其它相关资料 ,还可进一步揭示中国内陆高原大气CH4本底特征的成因  相似文献   
70.
气相色谱法观测本底大气中的甲烷和二氧化碳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监测(WMO/GAW)开展全球温室气体监测的要求,建立了气相色谱(GC)法甲烷和二氧化碳(CH4/CO2)连续观测系统,概述了该系统厍拿大大气环境局(AES)5个月的组装调试,以及在中国大气本底基准台(CGAWBO_一年多时间里的业务运行和标定情况,且装调试和运动标定,与红餐吸收(NDIR)法,气瓶采样-实验室分析(FLASK)法数据,以及与上其它台站观测资料的对比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