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64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1.
2008年6月5日上午,浙江省暨杭州市"六·五"世界环境日纪念大会在杭州剧院隆重举行.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加元、省政协副主席陈艳华等省领导、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杭州市有关领导出席大会.  相似文献   
32.
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是指当某一地区出现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情况时,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作出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行政措施.环评区域限批是一种抽象的行政行为,而非行政处罚.区域限批制度在于直接有效地治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行业企业,同时也可以间接地打击“地方保护主义”,为转变地方政府“唯GDP至上”而忽视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政绩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近年来,苏州市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形成了基本符合当地实际的工作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归纳起来,主要是实行"四抓四突出".  相似文献   
34.
2008年3月20日,福建省2008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在宁德召开。福建省环保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黄伟庆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35.
南平,海峡西岸经济绿色腹地,山川秀美,生态环境资源丰富。 近年来,南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和全力推进“工业兴市”的战略目标。南平成了一块投资热土。几年来,随着工业发展的步伐加快和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使之保护环境压力也随之增大。如何做到闽北经济建设又好又快,生态环境又不遭破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两套马车并驾齐驱,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给南平环保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我省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两型"社会、维护国家长远利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实施国家《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37.
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环境风险仍然较大、流域风险级别较高.面对高风险,吉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安全管理工作,初步建立了吉林市应急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了适合吉林市环境风险特点的环境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和管理模式. 吉林市按照配备合理、准备充足、管理有序、保障到位的原则,在主要环境风险集中区附近,通过租借企业用地,建设了一座700平方米的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库房;按照分区管理,储备环境应急物资;在对重点工业企业及相关部门环境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建立了20多个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分库.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我们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线,以创建活动为载体,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促工作上.实现了在制度上向规范化,素质上向专业化,管理上向科学化,监测上向自动化,环保产业向市场化五个跨越,有力推动了全市环保工作.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重庆市环保局以"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为人民健康鞠躬尽瘁"为宗旨,秉承服务科学发展、维护环境安全的时代精神与重任,以"一案三制"建设为重点,以落实企业环境风险防范责任为基础,以科技、监测、信息技术和环保专业技术为支撑,以提升环境应急指挥智能化水平为手段,积极探索建立适应重庆跨越式发展需要的高度一体化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置各类环境突发事件,确保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40.
正近年来,黔江区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坚持要素集聚、产业集群,抓好招商引资、落地建设、运行服务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工业园区面积扩展到13.3平方千米,产业集群初步构建,产业集中度日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