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染料对环境的影响及生物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染料在环境中的归趋开始,综述了染料的生物处理技术,认为生物吸附,生物絮凝处理,以及筛同效“广谱”脱色菌,厌氧-好氧处理,固定化技术是发展的热点。  相似文献   
32.
生物膜对纳米铁-微生物去除地下水中NO-3-N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宁  金朝晖  李铁龙  夏宏彩  张娜 《环境科学》2011,32(6):1620-1626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得纳米Fe<'0>,并采用自制恒化器从活性污泥中驯化出自养反硝化细菌.对比单独投加纳米Fe<'0>与投加纳米Fe<'0>及微生物时硝酸盐培养液体系的脱氮效果,包括采用分光光度法监测三氮(NO<'-><,3>-N、NO<'-><,2>-N、NH<,3>/NH<'+><,4>-N)的浓度变化,使用pH计监测...  相似文献   
33.
包覆型纳米铁的制备及其去除三氯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微乳聚合法成功的用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包覆了纳米铁粒子.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证明,PMMA包覆层存在于铁表面,包覆型纳米铁在空气中的稳定性明显提高.批次实验结果表明,该纳米材料能有效降解环境污染物三氯乙烯(TCE),包覆型纳米铁对TCE的还原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34.
黄杆菌(Flavobacterium sp.)对溴氨酸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受污土壤中筛选出对溴氨酸具有高效脱色能力的黄杆菌BX26.通过监测液体培养基中细胞浊度和溴氨酸吸光度的变化,考察了碳源浓度、溴氨酸浓度和以溴氨酸为唯一碳、氮、硫源时对菌体生长和溴氨酸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BX26对溴氨酸的脱色在于酶的催化作用.该脱色酶属诱导性胞外酶.酶的诱导和产生需要液体培养基中有足量的氮源和硫源,但对碳源没有要求.溴氨酸对菌体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菌株也表现出很高的溴氨酸脱色活性,可使高达1000mg/L的溴氨酸降解脱色.菌体不能以溴氨酸为唯一碳、氮、硫源,但可以溴氨酸的脱色产物为唯一碳源.  相似文献   
35.
3株真菌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条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受污染土壤中筛选出具有广谱脱色的优势菌17株,并进一步扩大染料范围,筛选出3株对偶氮、蒽醌、三苯甲烷染料均有较好脱色效果的优势菌株. 3株菌分别为青霉属(菌Ⅰ、菌Ⅱ)和头孢霉属(菌Ⅲ)的真菌;以染料配水为例,探讨了pH值、温度、碳源、氮源因素对菌株脱色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际废水的脱色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在pH值5~9, 温度18~37℃的区间内,且外加葡萄糖提供0.5%碳源时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可达70%. 因此对处理染料污染废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6.
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预富集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首次采用国产新型D4020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结果表明,D4020树脂具有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大,省时,费用低,操作简便等优点,用自制的下班富集柱研究了各因素对吸附率及洗脱率的影响,柱长,流速,PH值及洗脱速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7.
催化还原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浸渍法制备催化剂Pd-Cu/γ-Al2O3,用BET、ICP、XRD、TEM和EDX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甲酸钠作为还原剂,对催化还原硝酸盐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0 mg·L-1硝酸盐完全反应时总氮的脱除率可以达到87%.催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受pH值、催化剂投加量、甲酸钠浓度和硝酸盐初始浓度等反应条件影响.甲酸钠作为还原剂时只需控制溶液初始pH值,初始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催化剂活性;控制初始pH值为4.5,适当降低催化剂投加量和增加甲酸钠的浓度有利于提高催化活性,但选择性会显著降低.初始pH值为4.5时,不同初始浓度硝酸盐的催化还原反应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38.
天津市南排污河下游酚的自净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酚在南排污河下游的自净规律。绘制了自净曲线,计算了自净百分率和自净速率常数,并讨论了温度、河水流速及浊度对自净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酚的自净和COD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9.
以Al2O3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通过甲酸催化还原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对该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评价,并研究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催化剂种类、配比及其含量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也相应发生变化,其中4%Pd-1%Cu/Al2O3催化剂可以在45min内将100mg/L的NO3-被完全去除。  相似文献   
40.
地下水原位生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地下水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的概念,实施途径和方案等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此种方法的优点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