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77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天然和改性硅藻土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的实验研究,考察了天然硅藻土处理水样时,搅拌时间、投加量和动静态实验对去除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硅藻土改性前后对水样的去除效率和出水水质.结果表明:天然硅藻土处理水样,搅拌时间30min,投加量300 mg/L时,能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满足排放标准的一级B标准;相同条件下,投加改性硅藻土,去除效率优于天然硅藻土,去除率提高了20% ~ 40%,其处理后出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能够满足回用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2.
在分析和总结传统教学方法和当代教学方法在环境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弊端的基础上,探讨了环境综合实践教学系统的特点、建设和应用。环境综合实践教学系统以就业为导向,建设了符合课程学习要求,能够真正运行的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等实践教学情境。该实践教学系统在实际教学中效果良好,能够满足环境类专业教学要求,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3.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格性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开发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过程中,项目识别是第一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它关系到项目开发一系列步骤的顺利实施,更会对项目注册风险和减排量核证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从截至2008年10月8日已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项目出发,对这些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类型和涉及的相关企业类型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汇总,总结出识别CDM项目合格与否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44.
珠江三角洲秋季PM_(10)污染模拟与形成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Models-3/CMAQ模式系统对珠江三角洲2009年11月下半月的大气PM10污染状况进行模拟,重点针对23~29日期间的严重PM10污染事件,采用过程分析技术,探讨各种大气物理、化学过程对PM10浓度演变的作用规律.对代表性站点的分析结果表明,导致污染期间近地面PM10浓度升高的大气过程主要是源排放(例如麓湖、开平)和大气传输(万顷沙、金果湾),重要的PM10去除途径包括大气传输(麓湖、开平)、干沉降(万顷沙)和气溶胶过程(金果湾).空间分布上,PM10源排放强度较高的珠三角中部地区,同时也是向外输出PM10的主要区域和干沉降去除的高值地区.在近地面,气溶胶过程在珠三角中部主要起消耗PM10的作用,二次颗粒物的生成多发生在珠三角西部和南部;气溶胶过程对高空PM10主要表现为生成作用,尤其珠三角中部地区的生成速率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45.
文章利用珠三角粤港空气质量监测网13个空气质量监测点2009年11月SO2监测浓度,通过聚类分析对珠三角SO2进行污染特征区划,最终选定该时段内3个核心关注区域,分别为广州中心城区、佛山江门片区、珠江口西侧片区。发现佛山江门片区的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珠江口西侧片区。根据一定标准,选定11月23-27日为典型污染过程,11-16日为典型清洁时段。利用MM5-CALPUFF模式对这3个区域,在典型污染过程与清洁时段内的SO2平均浓度进行来源分析,发现在选定的模拟时段内,广州中心城区在污染过程中以本地污染为主(贡献率达62.47%),清洁时段则广州本地污染(49.43%)与东莞输送污染(40.27%)并重;佛山江门片区在污染过程和清洁时段均以外地输送污染(分别为65.06%和68.92%)为主,主要输入源地是广州和东莞;珠江口西侧片区在污染过程和清洁时段均是输送污染与本地污染并重(污染过程输送污染44.10%,本地污染51.83%;清洁时段输送污染50.25%,本地污染41.11%),其中污染过程中,输送污染的主要输入源地是深圳与东莞,清洁时段输送污染比重略大于本地污染,主要输入源地只有东莞。研究结果为控制及治理珠三角SO2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
为研究煤在加水热模拟条件下H2S气体的生成规律,采用自主设计的高温高压封闭反应装置,在高温、真空条件下对煤加水反应体系进行H2S气体成生实验模拟研究。使用Agilent 7890B气相色谱对热模拟温度(250~550℃)内的气相产物取样分析。结果显示:在温度不超过300℃时,该阶段主要是发生物理脱吸附作用,且化学还原作用还较微弱,H2S气体生成量较少;在300~550℃,该阶段为煤中有机硫分解释放硫自由基的主要阶段,H2S气体生成量急剧攀升,在450℃达到最大值。总体来说,煤中有机硫分解释放的硫自由基量对H2S气体的生成量有重要的影响,硫自由基量越高,H2S的生成量就越大。  相似文献   
47.
采用MM5中尺度气象模式对湖南衡山2009年3月22~24日一次典型酸雨过程的气象条件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研究.模式模拟的降水场、流场、温度场、边界层结构与酸雨实测、实际天气图、地面站观测记录的对比表明,模式模拟的变化趋势与实况非常一致.研究表明,与广东春季典型的酸雨过程相比,衡山春季北面冷空气的入侵过程受地形作用明显,低层流场受北风影响较快,中高层较晚.广东、衡山两地春季酸雨发生前后整个边界层层结相对稳定,边界层高度较低,同时伴随有逆温过程,均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输送,衡山春季酸雨发生前后的逆温和逆湿层都相对更低.  相似文献   
48.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选取广州麓湖等16个典型站点,观测了珠江三角洲地区2006年大气污染物浓度.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2006年PM10、PM2.5、SO2、NO2、O3年日均浓度分别达到75,56,57,53,44μg/m3.搜集国内PM10、PM2.5、SO2、NO2、O3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利用Meta分析方法获取我国人群大气污染物暴露对死亡健康结局影响的暴露-反应关系,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人群2006年大气污染物暴露浓度为基准,运用泊松回归模型评价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对人群的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49.
广东鹤山地区夏季大气中PAN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8月6日-19日,广东大气超级监测站对广东鹤山地区大气中过氧乙酰基硝酸酯(以下简称:PAN)进行了观测,并对影响其值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AN的最高值达到了4.654×10-9,存在一定程度的光化学污染现象。 PAN日变化呈典型单峰型,最高值通常出现在14:00-16:00,这与O3的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此外,PAN值的变化与NO和NO2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AN峰值均出现在NO与NO2比值较低的时段。  相似文献   
50.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在多年环境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原有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环境实验课程的全新教学模式。传统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不适用于新的教学模式下高职学生的培养需要。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环境实验课程教学方法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教学效果良好。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体系确定的原则和程序,并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环境实验课程为例,介绍了本课程的多模式教学方法体系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