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6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79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69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掺杂Sn、Ru的改性TiO2光电极,研究了不同催化方式、溶液pH和外加偏压条件下改性TiO2光电极对甲基橙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液pH为1.0、外加偏压0.7 V、反应时间120 min时,甲基橙降解率可达到92.5%。结合XRD、SEM和电化学阻抗等分析手段对TiO2光电极表面形貌及其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2.
通过SEM、能谱、FTIR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分析方法对被污染超滤膜面的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进行了识别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超滤膜面无机污染物主要为Fe(OH)3、Cu(OH)2、Al(OH)3和Si等胶体物和少量CaSO4;有机污染物主要为多菌霉素类化合物;微生物可能富含铁类化合物。同时污染膜的清洗液分析结果说明该超滤膜污染物主要为无机胶体和有机物。  相似文献   
133.
恶臭气体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恶臭气体的种类、危害、特征、处理方法及原理;概述了恶臭气体的3种主要生物处理方法:生物滤池、生物滴滤池和生物洗涤器,介绍3种方法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及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亟需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4.
不同加药量的采出水絮凝试验表明:硅藻土是一种能够用于采出水处理工艺的新型药剂,絮凝沉降后水的浊度可降低到1NTU左右,悬浮物的体积浓度降低到0.0005%以下,颗粒物的分布特征值向有利于通过过滤工艺去除的大尺度方向变化。适当的加药量为50mg/L。  相似文献   
135.
本文以实例表述了开采地下水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及其引起的土体变形对工程的危害。从物理和力学观点探讨了开采地下水引起土体变形的三种机制:疏干区土自重的增加;承压含水层水压力的降低;饱水区渗流场水力梯度的变化。在变形机制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估算开采地下水引起土体变形的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6.
本刊第6期刊登了童韶琴《论伤残津贴与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衔接》一文,读后很受启发,但文中的观点有商榷之处.笔者认为,一级至四级工伤职工应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受到法律和社会的保护,在正确理解法律、法规立法原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7.
针对涤纶短纤维生产过程中的危害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涤纶短纤维生产的安全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8.
聚合铝絮凝动态过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栾兆坤  于枕非 《环境化学》1996,15(6):523-529
本文采用新型动脉动絮凝检测技术,测定了不同碱化度(B值)的聚合铝凝聚絮凝过程中絮集物颗粒的形成与增长过程的动态变化差异,结果表明,该技术对监测凝聚絮凝过程中絮集物的形成与增长是十分敏感的,絮凝指数(R)可在线地反映絮集物动态增长过程的变化,高碱化度聚合铝(B=2.5),比低碱化度聚合铝及氯化铝具有更快的絮凝絮凝速度和形成更大的絮集物颗粒,通过絮凝指数的测定,并结合剩余浊度和ζ电位测定数据,为深入了  相似文献   
139.
聚合氯化铝与传统混凝剂的凝聚—絮凝行为差异   总被引:72,自引:9,他引:72  
汤鸿霄  栾兆坤 《环境化学》1997,16(6):497-505
本文综合阐述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与传统混凝剂在化学特征和凝聚-絮凝行为机理上的差异。PAC的主要成分聚十三铝在预制条件下能大量生成。它们对水解反应有一定的稳定性,直接吸附有颗粒物表面,发挥强烈的电中和及粘结架桥作用,其流动电流,ζ电位,絮凝指数及凝聚-絮凝区域图等,均与传统混凝剂有很大不同,其计算模式应根据表面络合及表面沉淀原理建立。  相似文献   
140.
铝的水解聚合形态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52,自引:14,他引:52  
冯利  栾兆坤 《环境化学》1993,12(5):373-379
本文主要探讨了铝的水解聚合形态的两种测定方法,即A1-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7A1 NMR核磁共振法。扼要地说明了A1-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中不同比色-缓冲的配制及其测定结果,以及^27A1 NMR法中大、小管测量方法及其测定结果。最后对这两种铝的水解聚合形态分析方法的相关性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