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3篇
  免费   440篇
  国内免费   798篇
安全科学   997篇
废物处理   126篇
环保管理   581篇
综合类   2937篇
基础理论   564篇
污染及防治   357篇
评价与监测   235篇
社会与环境   158篇
灾害及防治   136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991.
延时曝气对常温低氨氮SBR亚硝化影响及恢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温条件[(22±1)℃]下,采用SBR反应器,探讨延时曝气对常温低氨氮生活污水亚硝化的影响及寻找一种因延时曝气失稳的亚硝化高效恢复策略.结果表明,延时曝气可为NOB创造一个迅速增殖的有利环境,经23d的延时曝气(延迟时间1h)最终使亚硝化系统失稳;且失稳后仅通过限氧无法实现其恢复,而通过增设1h前置厌氧搅拌并缩短曝气时间控制氨氧化率在50%左右,经过60个周期(20d)实现了亚硝化的恢复.  相似文献   
992.
为了探索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方法,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利用基于模糊数学的层次分析方法,选取地形因素、松散物质、降雨因素、植被因素等7个评价因子,完成了对研究区内泥石流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并探讨了区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及技术流程。根据评价结果:泥石流灾害发育主要受控于地形地貌、松散物储量及降水3个要素,其中地形地貌要素是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决定性因素;研究区内高危险的泥石流沟4条,主要为矿渣泥石流和沟谷泥石流;中危险的8条;低危险的泥石流沟20条;弱危险的泥石流7条。因此,应根据评价结果采取加强监测、适当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等方法进行危险性控制,以便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3.
针对水处理工艺偏重生物技术、一定程度忽视固液分离技术开发的倾向,分类回顾常见分离技术以强调其地位与作用,着重介绍硅藻土、磁分离及微砂沉淀等三种新型沉淀技术和活性砂过滤、动态膜及滤布滤池等新型过滤技术,总结新型分离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提出新技术在推广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4.
依据系统对COD、氨氮及TP的去除效果来表征电极-SBBR反应器内活性污泥的挂膜与驯化的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挂膜驯化结束时,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厚度为1.2~1.5 mm,阴极板表面厚度为0.5~1 mm,COD、氨氮和TP最高去除率分别达85.61%、90.01%和70.44%。  相似文献   
995.
生物接触氧化用于生活污水再生处理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某绿色建筑住宅小区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出水氨氮、COD、BOD5质量浓度分别为3.98,38.69,12.3 mg/L,出水水质满足GB/T 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中城市绿化的水质要求。为使出水ρ(BOD5)≤10 mg/L,进一步满足冲厕和洗车的标准,研究提出了增设水解酸化池或改造现有生物接触氧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6.
辽河流域制药行业重点污染河段特征污染物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制药行业污染源普查数据,确定了沈阳市细河和蒲河是辽河流域制药行业重点排污河段,细河分别受纳了制药行业废水、COD和氨氮总排放量的71%、56%和63%。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对仙女河综合污水处理厂的出水、细河和蒲河水样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检出有机污染物共63种,其归类为烷烯炔烃、单环芳香族、羧酸或脂、酮醛醚、杂环、醇、胺及酰胺类;在河流中,除了部分中国或美国的优先控制污染物被检出外,细河中来自于制药企业废水排放有机物污染较为严重,蒲河中农药或除草剂也不能忽略;在检出的有机污染物中,来自于制药企业废水排放的典型污染物有金刚烷类、胆甾类、喹啉类、其他含氮杂环类、茚酮类和含芳香环类。  相似文献   
997.
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LEA)是植物在逆境胁迫下产生的一种应激蛋白质,具有较高的亲水性和热稳定性,与植物抗逆功能密切相关,研究LEA家族基因对于甘薯抗逆性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甘薯(徐薯18)转录组数据库搜寻时发现编码LEA2的转录本,随后对该转录本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分析,利用数字表达谱(Digital Gene Expression Profi ling,DGE)和半定量RT-PCR分析了Ib-LEA2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图谱.为进一步了解Ib-LEA2在生物体响应盐胁迫中的作用,将Ib-LEA2连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进行盐胁迫的耐受分析.结果显示:Ib-LEA2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942 bp,编码313个氨基酸残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甘薯组织内同时存在3个高度同源的LEA 2基因型(核苷酸序列99%),分别命名为Ib-LEA2a、Ib-LEA2b和Ib-LEA2c.数字表达谱和半定量RT-PCR的结果显示Ib-LEA2在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表达图谱,在茎中的表达量远远高于叶和根.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盐胁迫的结果显示,较之对照菌株,表达Ib-LEA2的菌株能够更好地耐受高浓度的NaCl.研究表明,Ib-LEA2对盐胁迫有一定的响应能力,能够保护细胞免受高盐的毒害.  相似文献   
998.
999.
三峡库区典型消落区土壤氮磷的动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峡库区干流段忠县石宝寨与支流段汝溪河涂井设置固定采样点,研究1年内不同月份、不同高程出露表层土壤氮、磷含量随水位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干流石宝寨点(未淹区/消落区)土壤中全氮、全磷年均含量分别为(0.68/0.74)、(0.56/0.54)g·kg-1,而支流涂井点为(0.67/0.80)、(0.52/0.65)g·kg-1,其中,干支流采样点消落区全氮含量在7月累积量最明显,全磷含量在9月最高;相应干流采样点的速效氮、速效磷年均含量分别为(39.81/40.42)、(11.75/14.22)mg·kg-1,而支流采样点为(35.63/48.89)、(6.72/7.68)mg·kg-1,其中,干支流采样点消落区速效氮含量在9月累积量最明显,速效磷含量在7月最高,与相应全量特征不同.可见,消落区土壤氮磷全量高,其相应速效态含量未必高.较于未淹区,干流石宝寨与支流涂井消落区土壤氮磷含量在落干期间均表现出一定的积累,且涂井点的累积量明显高于石宝寨点,待水位上涨时,汝溪河的潜在富营养化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1000.
DZH2-8型蒸汽锅炉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轻投入重产出,是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水处理措施不完善,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素质低是导致事故率高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