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21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61.
以氨氮为研究对象,利用HYDRUS-1D软件模拟多个污染场地氨氮质量浓度的折减系数,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分析折减系数与场地污染源、包气带特征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依据关联度计算结果,建立了以主要特征指标为自变量、折减系数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综合反映包气带对某一特征污染物的衰减能力.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在典型场地资料有限的前提下,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得到地下水中的氨氮质量浓度预测值,并保证计算误差在统计学标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2.
水中多种酚类化合物同步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水中14种酚类化合物的液液萃取过程进行研究,选取不同萃取溶剂体系、水样pH和盐析条件等多个对萃取效率有决定性影响的参数进行优化。通过上述条件的优化选择,实现了同步对包括低沸点的苯酚、一氯代酚及较难提取的甲基酚和硝基酚等14种不同类型酚类化合物最优的萃取,提取效率达到75.2%~110.3%。  相似文献   
163.
原位生物稳定固化技术在铬污染场地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建荣  李娟  许伟 《环境科学》2013,34(9):3684-3689
原位生物稳定固化方法是控制铬污染场地地下水风险的有效方法,通过实地工程试验,初步验证了原位生物稳定固化法治理南方某铬污染场地的修复效果.实地工程试验的场地面积约600 m2,位于整个污染场地的上游,受高浓度铬污染,总铬含量高值为11 850 mg.kg-1,六价铬含量高值为349 mg.kg-1,污染最为严重的土层为-0.5~-2 m.通过对在试验场地范围内设置注射井注射还原剂和微生物调节剂等,并通过监测井监测分析不同时间不同深度范围内在药剂注射的作用下地下水中六价铬和总铬的浓度变化.工程试验结果表明,原位生物稳定固化技术显著改变了土壤中铬的形态,进而降低了铬的迁移性,消减了地下水污染风险.注入的药剂对注入井(有效范围)内的地下水六铬污染治理效果很好,六价铬转成三价铬并固定稳定率达到94%~99.9%,总铬固定稳定率达到83.9%~99.8%.试验结果对于浅层地下水深度较浅、土壤以粉质黏土和砂质黏土为主的污染场地修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4.
基于投影寻踪的广东省资源环境绩效评估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投影寻踪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REPIPP),对2007年广东省各市的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评估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省资源环境绩效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呈现珠江三角洲地区高于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沿海城市高于内陆城市的特点,与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基本一致;在各项指标中,工业固废排放绩效的权重较大,落后地区应特别注意加强环境保护和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工业固废排放;REPIPP与人均GDP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并不完全由人均GDP决定,必须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科技创新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强环境保护等综合措施来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165.
采用室内盆栽方式,以两年生落羽杉属杂交树种中山杉406(Taxodium‘Zhongshanshan 406’)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渍水和淹水3种处理,研究了水分条件对中山杉406叶片的叶绿体色素、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摩尔分数(Ci)等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山杉406的叶绿素a、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随土壤水分增加而逐渐降低,但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同样,不同处理间的Tr、Gs和Ci等光合参数无明显规律。光合-光强响应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光饱和限制。不同光强下,对照与淹水处理的中山杉406叶片净光合速率高于渍水处理,但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光饱和在对照处理显著(P<0.05)高于渍水和淹水处理。在渍水和淹水下,中山杉406的光合特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耐湿耐水特性,在湿地的恢复与构建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6.
在系统阐释页岩气高效开发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友好属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目标体系、行动者系统和协同体系的页岩气高效开发理想类型。结果表明:立足于我国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要,页岩气高效开发是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社区居民的利益集合体,决定于利益相关者的一致性集体行动,政策协同、管理协同、责任协同和利益协同是实现页岩气高效开发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7.
燃煤烟气脱硫添加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对燃煤烟气脱硫机理的分析研究,综述了烟气脱硫添加剂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添加剂的选择主要从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吸湿性、氧化性或传质阻力等方面考虑;湿法脱硫添加剂的选择则主要从减小气液相传质阻力等方面考虑。文章建议复合添加剂及工业废弃物是未来添加剂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8.
采集长春市伊通河伊通大桥河段的水样,对其TOC和COD值进行了实验测定,并对测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二者的相关性。据此对伊通河水体有机污染的状况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9.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灰色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是我国目前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手段,如何选择同时满足技术、经济要求的脱硫技术是当前研究的主题。本文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对6种典型的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进行评价,并根据最大关联度原则得出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70.
为了研究不同温湿度条件下人造板甲醛的释放规律,利用环境舱模拟人造板在室内特征温湿度下甲醛的散发过程,测量甲醛的逐时散发浓度。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木板中甲醛的释放浓度增大,环境舱内木板甲醛释放达到稳定的时间越长;相对湿度增加,木板中甲醛释放浓度随之增加。改变温湿度对环境舱内板材甲醛的释放趋势影响小。夏季工况的温湿度均高于冬季和过渡季,所以甲醛释放浓度为夏季>过渡季>冬季,其峰值浓度高于其他两季约3~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