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79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 毫秒
81.
以嗜热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作为受试生物,考察了纳米材料氧化石墨烯(GO)对其细胞生长率、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氧化应激酶活性、生物膜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探究GO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GO浓度高于32mg/L时显著抑制嗜热四膜虫的细胞增殖(P<0.05),细胞存活率低于50%;在0~64mg/L实验范围内,随GO暴露浓度增加,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呈先升后降的趋势,AchE活性受抑;GO抑制位于线粒体内膜的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促进细胞质中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64mg/L GO导致四膜虫细胞出现明显凋亡现象.以上结果显示,中低浓度GO(0~8mg/L)暴露下,氧化应激机制对细胞毒性起主要贡献作用;高浓度GO(32和64mg/L)作用下,四膜虫凋亡现象的产生可能是GO抑制其生长作用导致的.  相似文献   
82.
中国许多地区的饮用水水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威胁着人们的饮水安全。对微污染水源水的净化技术成为一项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论文介绍了中国水资源污染现状以及微污染水中的新型微量有机污染物。分析了中国微污染水源水的特点,介绍了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技术,如生物预处理、化学氧化预处理、活性炭吸附、膜过滤、光催化氧化等技术的作用原理,研究与应用。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中国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3.
孙阳昭  王学彤  张媛  孙延枫  李梅  马中 《环境科学》2013,34(11):4420-4426
用GC-ECNI-MS测定了崇明岛土壤中24种中链氯化石蜡(MCCPs)同类物组的含量.目的是了解该地区土壤中MCCPs的污染水平、空间分布、组成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MCCPs在崇明岛土壤中普遍存在,浓度范围为2.56~96.3 ng·g-1,中值为7.32 ng·g-1.聚类分析将所有样品分为两类.大多数土壤样品MCCPs以C14-MCCPs和C15-MCCPs为主要碳同类物组,分别占29.8%和28.9%;Cl5-MCCPs和Cl6-MCCPs为主要氯同类物组,分别占29.9%和23.3%;个别样品中,C14-MCCPs是主要碳同类物组,占68.5%,与CP-52的组成相似.大气沉降和土壤-大气交换可能是崇明岛土壤中MCCPs主要来源,个别点可能受到污水处理厂污泥或其他不明污染源的污染.MCCPs与TOC之间没有显著统计相关性.因子分析表明4种MCCPs的碳同类物组具有相似的来源.与国内外其它研究相比,崇明岛土壤中MCCPs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84.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为受试生物,研究纳米TiO2与ZnO两种纳米颗粒的毒理学效应及环境释放风险.实验采用滤纸法(浓度组:0、0.15、0.75、1.5和3.0 mg·cm-2)和溶液法(浓度组:0、10、50和100 mg·L-1),染毒时间为48 h,以抗氧化系统的响应和DNA损伤作为毒理效...  相似文献   
85.
胡珍珍  崔益斌  李梅  余静 《环境科学》2015,36(9):3248-3254
通过实验室静态模拟,研究了在不同氮磷营养水平(中营养组、富营养组和超富营养组)和不同浓度(0、0.05、0.1、0.2μg·L-1)氯霉素复合水体中暴露7 d后,苦草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的响应.结果表明,富营养和0.2μg·L-1氯霉素组复合水体中,苦草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其浓度为同一营养组中0μg·L-1氯霉素组的2.38倍.POD活力显著降低,富营养和0.2μg·L-1氯霉素组复合水体中活力降为同一营养组中0μg·L-1氯霉素组的33.84%.对SOD的影响随二者联合浓度增大而减小,中营养和0.2μg·L-1氯霉素组复合水体的联合作用对苦草SOD的抑制最大,其活力为同一营养组中0μg·L-1氯霉素组的28.59%.  相似文献   
86.
为分析灰霾期间单颗粒气溶胶化学组成和混合状态,于2014年12月9日—2015年1月10日,使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表征华北平原郑州市中牟县的气溶胶颗粒.结果表明:灰霾期(H1:20141213T19:00—20141215T10:00;H2:20150102T10:00—20150106T03:00)和清洁期(C1:20141215T18:00—20141217T18:00;C2:20141231T16:00—20150101T20:00)大气颗粒物种类相同,主要分为有机碳(OC)、元素碳(EC)、生物质燃烧颗粒(BB)、元素碳有机碳(ECOC)、钾二次颗粒(K-Secondary)、矿尘(Dust)以及重金属颗粒(HM)7类.C1时间段,ECOC颗粒占比最高,占总颗粒数的49.8%;其次是OC和EC颗粒物,二者分别占总颗粒数的16.5%和10.8%.H1时间段,K-Secondary颗粒的占比(31.3%)最高;其次是OC和EC颗粒,二者分别占总颗粒数的23.1%和20.2%.清洁期与灰霾期质谱差分结果表明,清洁期颗粒物中含有C3H+、C4H3+、C5H3+等有机碳碎片峰,而灰霾期颗粒物中NO3-、HSO4-、NO2-等组分的信号强度显著大于清洁期.混合状态分析表明,从清洁期到灰霾期的过程中,主要颗粒物与NO3-和HSO4-的混合程度显著增强.清洁期与灰霾期单颗粒化学组成与混合状态的对比分析表明,清洁期新鲜排放的含碳气溶胶在灰霾期不断老化,单颗粒中二次无机组分增加,气溶胶整体老化严重.此外,灰霾期(H2)EC颗粒占总颗粒数的比例增至18.1%,并且与NO3-、HSO4-二次组分的混合状态增强,使平均能见度降低为4.0 km.研究显示,郑州大气能见度主要受化学组分、颗粒物混合状态和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立,解决了天津市监测中心与下属19个县站监测信息传递的问题,也改变了以往用报表和软盘上报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监测数据的方式,实现了环境监测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办公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88.
壳聚糖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郭敏杰  刘振  李梅 《化工环保》2004,24(4):262-265
综述了,我国近几年来壳聚糖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研究进展。壳聚糖及其改性产品的吸附性能主要体现在对各种金属离子的吸附上,为了有选择性地吸附某种或某些金属离子,人们通过修饰、交联、接枝等方法对壳聚糖进行了各种改性研究。  相似文献   
89.
济南市雨水径流水质变化趋势及回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济南城区和郊区4个不同下垫面的屋面和路面作为雨水取样点,分析了径流不同时间段雨水水质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径流初期下垫面的雨水污染均较严重,污染物浓度较高.随着径流时间的持续,各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在径流形成40 min后,污染物浓度基本不发生变化.弃去前10 min径流雨水,雨水水质较好,经过简单处理后,水质各项指标均能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和<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 48-1999)的要求.  相似文献   
90.
四川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公园是国家具有代表性或特殊保护价值的人文与自然资源地区,发展旅游是主要功能之一.以四川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为例,介绍了海螺沟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提炼出海螺沟的五大资源特色,分析了旅游发展的现状,指出了海螺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海螺沟应从开发多元化的森林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完善公园解说系统规划与建设、加强环境管理与监测工作等四个方面进行改进与提升,最终实现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