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72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沉水植物黑藻腐解过程中营养盐释放过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叶春  王博  李春华  叶斌  江源  孔祥龙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10):2653-2659
为探究沉水植物衰亡过程中营养盐的释放规律,采用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 Royle)作为研究用沉水植物,在实验室内模拟了黑藻在初春温度下腐解过程中的主要营养盐碳、氮、磷的释放过程.结果表明:黑藻在试验初期迅速腐解,该过程中向水体释放大量碳(81.31%)、氮(81.62%)、磷(85.94%).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黑藻向水体释放的磷大部分沉积进入底泥,而氮有部分沉积进入底泥,同时有部分以气体形式移出水体.黑藻腐烂分解产生的厌氧条件以及高TOC供给促进水体反硝化作用加快氮素移出水体.但是较大生物残留量会引起水体缺氧,植物残体分解加剧,导致水质严重恶化,因此需要适时收割水生植物来控制水体残留生物量.  相似文献   
22.
当前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特别是纳米金属,因其独特的物化性质,在各行各业中的使用量呈指数增长,致使其在大气、水域、土壤环境中的安全性问题引起公众关注。尤其是在受到人类活动密切影响的近岸海洋环境中,纳米金属的潜在生态效应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重点综述了由于海洋环境的理化因子以及纳米金属独特的物化性质导致的纳米金属的环境行为,海洋生物对纳米金属的吸收,以及纳米金属的生物效应和可能的致毒机制,旨在为评估海洋环境中纳米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完善纳米材料的监管机制及保障纳米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3.
王博  王亮  杨阳  刘福东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12):2201-2207
为降低能耗,提高辐照技术的经济性,探讨了在0~9.5kGy范围内,γ辐照剂量对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剩余污泥中耗氢菌的抑制效果和对发酵产氢的影响,建立了描述发酵产氢过程及辐照影响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γ辐照剂量从0增加至9.5kGy时,污泥溶解率从0增加至4%,上清液中可检测出一定的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其中蛋白质中的氮素占溶出总氮素的90%,表明较低剂量辐照即对污泥菌体造成较明显的破解,这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无法形成芽孢的耗氢菌活性;与之相对应的是污泥发酵产氢能力的明显提升,以葡萄糖为底物(1.0g/L),在35℃和初始pH值为7.0时,当辐射剂量仅为0.5kGy时,累积产氢量即比未辐照时有70%的提升,进一步增加辐照剂量至5kGy,累计产氢量和产氢得率均继续增长且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40mL/g葡萄糖和1.93mLH2/mol葡萄糖(发酵液的污泥量达2.0g VSS/L);此后,污泥发酵产氢能力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修正的Logistic模型能很好地描述本研究中累积产氢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而修正的Han-Levenspiel模型能很好地描述辐照剂量对平均产氢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气态甲醛致雌性小鼠生殖细胞DNA-蛋白质交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研究气态甲醛对雌性小鼠生殖细胞的影响,以昆明雌性小鼠卵巢为实验材料,采取动态吸入式染毒方式,应用KCl-SDS沉淀法检测了气态甲醛染毒后所引起的小鼠卵巢生殖细胞DNA-蛋白质交联(DPC)效应.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甲醛(0.5mg·m-3),即可导致明显的DPC效应(与对照相比,p<0.05),并且随着染毒浓度的升高(0.5、1.0、3.0mg·m-3),DPC系数也逐渐升高.上述结果表明在实验所设浓度范围内,甲醛对小鼠卵巢生殖细胞的DNA损伤可以引起DNA-蛋白质的交联,并且DPC系数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大而增大.DNA-蛋白质交联是DNA分子的一种严重损伤,气态甲醛对雌性小鼠生殖细胞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本文调查研究了厦门市的15个无居民海岛的鹭类繁殖营巢地。发现大屿、鸡屿、鳄鱼屿、大兔屿及红屿5个岛屿有鹭类繁殖栖息,共有鹭类繁殖亲鸟19910只;岛屿面积越大越适合鹭类繁殖栖息;已开发旅游的岛屿,鹭类则放弃其原来栖息的营巢;鹭类营巢的岛屿其植被、森林覆盖率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26.
为深入研究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及其湿热羽对内陆核电厂气载流出物扩散影响,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提供的k-ε湍流模型模拟了单一冷却塔的运行和停机对不同位置、不同释放高度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释放高度为10m,释放点位于停机冷却塔迎风侧时,释放点下风向的地面轴线弥散因子相比于没有冷却塔时普遍降低1/3~1/2.当释放高度为75m,冷却塔运行时,若释放点位于冷却塔迎风侧时,轴线弥散因子相比于没有冷却塔时普遍增大1~2倍;若释放点位于冷却塔背风侧,则相比于没有冷却塔时普遍降低约1/2.当冷却塔停机时,无论75m高度释放点位于迎风侧还是背风侧,其轴线弥散因子均高于没有冷却塔时.当迎风侧释放高度达到150m时,在释放点下风向约800m的范围内,冷却塔湿热羽使得轴线弥散因子显著增大,但到了800m范围以外,冷却塔湿热羽使得轴线弥散因子减小.  相似文献   
27.
通过浸渍-焙烧-浸渍处理方法制备了铈基水热纤维素微球(CHM),并研究CHM对水体磷酸盐的吸附性能以及吸附机制。结果表明:CHM对磷酸盐吸附在8 h达到平衡。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方程以及Langmuir等温线能更好地描述CHM对磷酸盐的吸附过程。CHM的饱和吸附量Qm为29.8591 mg/g,是未负载铈基的纤维素微球的4.56倍。p H对CHM吸附磷酸盐影响明显,p H越高,越不利于CHM对磷酸盐的吸附。  相似文献   
28.
基于电声换能超声波雾化-旋风除尘器联用技术,研究了亲水性对粉尘颗粒去除率的影响。通过选择若干种亲水性不同的常见工业粉尘,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研究其亲水性与离心去除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旋风分离前加入雾气,亲水性较好的粉尘颗粒去除率有明显的提升,在通入浓度为4 g·m~(-3)的雾气后,滑石粉颗粒的去除率从无雾气时的76.9%提高到90.1%,增长幅度为13.2%,而亲水性较差的S-zorb脱硫催化剂去除率从72.1%增加到80.1%,增幅仅为8.0%。这一现象尤其体现在粒径在2.5μm附近的细颗粒物上,滑石粉去除率增幅最高点出现在粒径为2μm的颗粒处,从无雾气时的31.5%增长到有雾气时的72.8%,增幅为41.3%,而亲水性较差的S-zorb脱硫催化剂去除率最高增幅只有17.7%,从无雾气时的43.9%增长到有雾气时的61.6%,去除率增幅最高点出现在粒径为2.3μm的颗粒处。实验前后粉尘颗粒形态的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也证实亲水性对颗粒物团聚、长大有重要影响。研究亲水性对粉尘颗粒去除率的影响,可进一步优化、改进电声换能超声波雾化-旋风除尘器联用除尘技术,使其发挥更大的工业应用潜力,减少PM2.5排放。  相似文献   
29.
东江干流富营养化评价及区域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东江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东江富营养化程度较轻,干流绝大部分区域(96%)为中营养及中营养以下水平,只有少数区域(4%)达到富营养水平.同时,东江干流富营养化程度区域差异性明显,从上游至下游河口富营养化程度逐渐加重.针对东江水质污染现状,建议东江水体管理应以保护为主,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下游...  相似文献   
30.
李磊  王博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9):794-798,802
城市中诸多公共资源如公园、公交、学校、医院等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代表了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城市的吸引力。从采集的无锡市房地产信息出发,建立了无锡市房地产价格的特殊价格模型。通过该模型研究公共资源对房价以及消费者愿意支付价格的影响,以此估计城市中公共资源的价值并做出简要分析,旨在为政府进行公共设施资源管理和投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