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30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70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现状、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室内空气污染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已经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的现状和成因,并从法规建设,监督管理,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等方面介绍了我国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2.
在富氧条件下,研究了CH4、C3H8、C3H6、C8H18CH3OH、C2H5OH,以及C3H6与CH30H、C3H6与C2H50H组合作还原剂时,在Ag/Al2O3催化剂上NO的还原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碳氢化合物还原NO的活性温度存在较大的差异。SO2的存在会导致CH,OH还原NO的活性提高,而其他碳氢化合物还原NO的活性降低。随着还原剂浓度提高,NOx转化率增大,不过,过高的还原剂浓度对NO还原不利。组合使用CH,OH与C3H。或C2H,OH与C3H。作为还原剂,能显著拓宽活性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43.
本文在调研1983年来我国有关汽车排气净化研究的文献基础上,综述了机内净化,机外净化和燃料处理三方面的研究水平与成果,着重探讨了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技术和催化剂的研究。结合我国目前汽车工业和城市机动车污染现状,借鉴国外机动车污染控制的发展道路,提出了我国机动车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对进一步开展汽车排气净化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4.
固定源是氮氧化物排放的一个主要来源.通过对主要固定源氮氧化物生成机理及现有的排放控制技术进行论述,分析我国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控制还处于起步阶段,氮氧化物排放标准相对宽松,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有待进一步普及,并提出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治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5.
林婷  吴烨  何晓旖  张少君  郝吉明 《环境科学》2018,39(8):3946-3953
氢燃料电池车(FCV)具有运行阶段高能效和零排放的优点,近年来得到快速的商业化发展.氢能生产具有多种技术路径,不同路径的能源和环境效益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运用GREET模型对不同氢燃料路径下的FCV燃料周期(WTW)的化石能源消耗和CO_2排放进行了全面评价.选取了多种制氢路径作为评价对象,建立了中国本地化的FCV燃料生命周期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FCV相对传统汽油车的WTW节能减排效益,并和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可再生电力和生物质等绿色能源制氢供应FCV能取得显著的WTW节能减排效益,可削减约90%的化石能耗和CO_2排放.在发展相对成熟的传统能源制氢路径中,以焦炉煤气制得氢气为原料的FCV,能产生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其化石能耗低于混合动力车,CO_2排放低于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结合对资源储备和技术成熟度的考虑,我国在发展氢能及FCV过程中,近期可考虑利用焦炉煤气等工业副产物制氢,并且规划中远期的绿色制氢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46.
奥运期间北京交通环境细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GC/MS测定了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实施期间(2008年8月)及非奥运时段(2008年6月、2009年8月)北京市北四环道路边PM2.5中12种优控PAHs含量,并应用特征化合物比值法对PAHs来源进行了识别.研究表明,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实施期问PAHs总浓度平均为4.77 ng·m-3,较非奥运时段下降了59%...  相似文献   
147.
SO2排放造成的森林损失计算: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O2排放对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因而损失计算对于SO2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方法计算不同排放水平下的森林损失.本研究以硫沉降超临界负荷作为计算森林损失的参数,推导了适用于我国硫沉降导致森林损失的剂量-响应函数,并以湖南省为例,以1995为基准年,计算了2000年~2020年高中低3种SO2排放方案下的森林损失.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今后湖南省经济和能源消费的增长,森林损失将继续增加.高排放方案下2020年SO2排放将增长1.2倍,但森林损失增长4.3倍,边际损失高于6000元/t.在当前排放水平下对SO2排放进行削减,边际效益达到1500元/t,因此控制SO2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对湖南案例的不确定性分析显示,计算方法有较高的可靠性.研究结果为区域SO2控制策略的优化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48.
植被对氮和盐基阳离子的吸收是除酸沉降外另一个重要的土壤酸度来源.本研究基于中国植被的净初级生产力和元素化学组成确定了中国植被对氮和盐基阳离子的吸收速率.结果表明中国东南部,包括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植被对氮的吸收速率普遍较低,而在中国的西北部吸收速率较高,并且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对盐基阳离子来说,吸收速率较高(>2.0 keq·(hm2·a)-1)的植被有亚热带、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石灰岩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灌丛和亚热带、热带稀树灌木草原等,它们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部、云南南部和海南岛西部,而吸收速率较低(<0.5 keq·hm2·a)-1)的植被则主要包括分布在东部亚热带地区的常绿针叶林以及分布在西部干旱地区的各种荒漠和草原尽管中国大多数地区不会因为植被吸收而造成显著的土壤酸度增加,但在少数地区,植物吸收造成的土壤酸度输入却不容忽视(>0.5 keq·(hm2·a)-1)由于这些地区植被吸收造成的土壤酸度输入已经大于或相当于目前的酸沉降水平,而且两者之和也超过了土壤的风化速率,这些地区可能面临土壤的酸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9.
用稳态法确定中国土壤的硫沉降和氮沉降临界负荷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用稳态法确定了中国土壤的硫沉降临界负荷和氮沉降临界负荷.中国硫沉降临界负荷最小[<0.3 g·(m2·a)-1]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青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河谷以及云南西南部怒江和澜沧江流域,而酸沉降污染较为严重的富铝土区域,总体上都能够承受0.8~3.2 g·(m2·a)-1的酸沉降.根据硫沉降临界负荷可以将中国大致划分为东南和西北2部分,东南部大部分地区只能接受小于3.2 g·(m2·a)-1的硫沉降,而西北部普遍可以接受大于3.2 g·(m2·a)-1的硫沉降,其分界线基本上与400mm等降水量线重合.与硫沉降临界负荷的分布不同,中国氮沉降临界负荷在总体上呈现自西向东逐渐增加的格局.中国氮沉降临界负荷最低[<1.0 g·(m2·a)-1]的地区分布青藏高原西部和阿拉善高原,而氮沉降临界负荷最高[>4.0 g·(m2·a)-1]的地区则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四川盆地等.  相似文献   
150.
NiO/γ-Al2O3复合氧化物低温吸附NOx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共沉淀法以硝酸铝作为铝源,聚乙二醇为模板剂,硝酸镍为镍源,制备出NiO/γ-Al2O3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采用BET、XRD、NOx-TPD、H2-TPR等多种测试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制备出比表面积大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随着镍含量增加比表面积下降,吸附量先增后减,镍铝物质的量之比为0.3的催化剂的NOx吸附量最大.NiO/γ-Al2O3催化剂低温吸附NOx的性能好,且易脱附和具有重复利用的优点.另外利用原位红外光谱分析了NOx的储存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