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9篇
  免费   278篇
  国内免费   450篇
安全科学   228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155篇
综合类   1365篇
基础理论   302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123篇
社会与环境   170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941.
以铜的有机金属框架为铜源前驱物,酚醛树脂为碳源,合成了多孔碳层支撑的Cu/Cu2O/C非贵金属复合材料.负载的Cu/Cu2O颗粒粒径在40nm左右,多孔碳层的高孔隙结构有利于Cu/Cu2O颗粒与目标物充分接触.将Cu/Cu2O/C作为催化剂用于水中多种染料类污染物(邻硝基苯、亚甲基蓝和罗丹明B)的催化还原反应中,材料重复利用5次后,目标物的降解率仍在99%以上,催化剂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2.
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原料,通过化学修饰合成得到上沿羧基化的杯[6]芳烃羟肟衍生物,即5,11,17,23,29,35-六羧基-37,38,39,40,41,42-六羟肟酸甲氧基杯[6]芳烃(HHMHC),采用IR对其结构性能进行表征,并探讨了溶液初始pH值、初始重金属离子(Cu2+、Ni2+)浓度、萃取时间、温度等因素对HHMHC萃取重金属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时HHMHC萃取Ni2+和Cu2+的最佳pH值分别为5.0、6.0,萃取平衡时间均为30min.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R2>0.999)均可较好的拟合其萃取过程,通过计算萃取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得到Gibbs自由能(ΔG0)和焓变(ΔH0)均小于0,表明萃取反应是一个自发的放热反应.通过红外光谱图分析和考察溶液pH值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探讨HHMHC萃取Cu2+、Ni2+的机理,结果表明此萃取过程除了存在阳离子交换机理外,还存在与冠醚萃取相同的离子配位萃取,参与配位作用的主要是羟肟基团(–CONHOH).  相似文献   
943.
入洱海河流临湖段底泥氮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13年7月在洱海流域采集了17条主要入洱海河流临湖段的底泥和上覆水样品,测定分析样品中TN、NH3-N和NO3--N的含量,揭示底泥中氮素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底泥与上覆水中氮素含量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①17条入洱海河流临湖段底泥中w(TN)为23.10~310.60 mg/kg,平均值为141.66 mg/kg. ②对w(TN)有显著性差异的河流进行分组,并按照w(TN)由低到高排序为清碧溪、双鸳溪<白石溪<灵泉溪、龙溪、阳溪<桃溪、梅溪、隐仙溪、弥苴河<莫残溪、波罗江<永安江<锦溪<中和溪、罗时江、白鹤溪. 其中,各组之内河流间w(TN)无显著差异,而各组之间w(TN)差异显著(P=0.05). ③底泥中w(NH3-N)、w(ON)与w(TN)呈极显著正相关,氮存在形态以ON为主. 其中,“北三江”临湖段底泥的厌/缺氧程度高,底泥中w(NO3--N)占w(TN)的比例明显低于西部入洱海河流;上覆水中ρ(TN)与底泥中w(TN)、w(ON)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44.
我国海洋核事故应急监测与环境评价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所面临滨海核电站/核设施事故泄漏、跨界输入的外源性核污染、海上移动/航空飞行器核设施的事故等三大核污染源的威胁,深入剖析我国海洋核事故应急工作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自己的某些看法或建议,以期待为完善海洋核事故应急监测评价及应急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5.
利用多参数表面等离子谐振(SPR)生物传感器检测莠去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研制的多参数SPR生物传感器,对莠去津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检测时间设定为15min,可以检测到10 n.gml-1的莠去津的抑制作用.利用多参数SPR传感器,可以同时对多种环境污染物进行检测,实现检测过程集成化,提高检测效率,获得对单一组份进行检测无法得到的全面和深入的信息.  相似文献   
946.
黑臭水净化菌株的筛选及其水质改善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活污水的过度排放引起的水体黑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为建立黑臭水的微生物净化方法,从不同重污染水体或底泥中筛选获得了多种光合细菌,分析发现其中10种光合细菌(P1~P10)及其混合菌(Pm)对黑臭指标有改善效果.黑臭水厌氧光照净化试验结果表明,菌液投加量为1.0%,3 d后光合细菌P1,P2,P3,P4,P8,P9和Pm对人工黑臭水CODCr,NH3-N,S2-,色阈值及臭阈值去除率分别为75.00%~ 82.00%,24.20%~27.97%,72.03%~87.89%,58.90%~69.08%和75.29%~87.89%,其中P9的效果最好.黑臭水兼性厌氧光照净化试验结果表明,菌液投加量为1.0%,3 d后光合细菌P2,P3,P4,P8,P9和Pm对人工黑臭水中的CODCr,NH3-N,S2-,色阈值及臭阈值去除率分别为60.67%~79.92%,35.92%~40.16%,72.03%~82.93%,58.25%~66.55%和75.29%~85.09%, ρ(DO)由0.54 mg/L增至1.80~2.63 mg/L,其中P2和P9的效果最好.经鉴定P9为沼泽红假单胞菌.研究发现,在菌液投加量为0.1%,30 ℃,厌氧光照条件下P9可明显改善水的黑臭指标.   相似文献   
947.
沿海重化工业基地生态工业体系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蔡如钰 《环境科学研究》2010,23(10):1312-1319
基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循环经济水平的目标,以某沿海港口经济区为案例,阐述了循环经济生态工业体系规划与构建的程序和方法.在沿海重化工业的环境影响、国家政策及资源制约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准入的条件.对符合准入条件的产业进行了产业共生体系的优化设计,提出了生态工业体系发展的规划框架.最后通过对该港口经济区进行资源环境压力与承载力的合规性分析,从总量上控制产业规模,调控优化产业布局和类型,并提出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从而规划设计出该港口经济区的生态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948.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人体血液样品中合成麝香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建立了测定人全血样品中5种多环麝香和2种硝基麝香的分析方法.血液样品前处理采用正己烷液-液萃取,硅胶柱层析净化,洗脱液经N_2浓缩后用GC-MS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进行检测.使用该前处理方法,替代物标样荧蕙-d_(10)的回收率为85%-120%.以六氯苯13C为内标进行定量,7种合成麝香的线性范围为0.5-10μg·1-1,检出限在0.25-0.30 μg·l-1(S/N=3)范围内.应用本方法,对实际全血样品进行3个不同浓度的加标回收实验,所得合成麝香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均在77.9% -118.5%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1.5%-9.5%之间.  相似文献   
949.
学生感恩意识及感恩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恩教育是当前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一个热点,该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感恩意识及感恩教育现状进行了探讨与分析:首先,文章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从对待父母和亲人,对待老师和母校,对待同学和朋友,对待国家和社会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数据分析,然后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现状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大学生自身修养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感恩教育提供了参考和依据.表6,参7.  相似文献   
950.
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源污染物产排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