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3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346篇
安全科学   209篇
废物处理   214篇
环保管理   304篇
综合类   1860篇
基础理论   69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540篇
评价与监测   147篇
社会与环境   124篇
灾害及防治   1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上覆水中磷被结合到底泥中时,不同形态磷的数量将会改变, 由此导致磷的释放能力和生物有效性被显著改变.以富营养化河道上覆水和底泥为材料,考察了静态条件下,底泥中不同形态磷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磷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潜在活性磷(PMP)含量显著增加,NH4Cl-P、BD-P、NaOH-nrP分别增加了297.68%、1O.73%、30.49%.难释放态磷则基本保持不变.潜在活性磷对生物有效磷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影响,4种生物有效磷中的3种(WSP、Olsen-P、AAP)均与其在a<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并且其对AAP形成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推测,静态条件下,当上覆水中磷向底泥迁移时,首先会形成潜在活性磷和生物有效磷.  相似文献   
962.
黄润  戴飞鸿  陈少瑾 《生态环境》2008,17(2):495-499
水中痕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是经典的分析化学难题,传统分析方法既费时又费材料,且只能测定某一时间点的浓度.三油酸甘油脂半透膜被动采样器虽能克服传统方法的一些缺点,但对膜的要求较高.通过在一个固定于不锈钢网上,扁平、密封的商品低密度聚乙烯(LDPE)膜袋夹层中均匀涂布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制作出一种新的半透膜被动采样器.用此被动采样器在混合多氯联苯(PCBs)的过饱和水溶液中反复模拟采样,测得半透膜最佳富集时间、时间和富集量的关系曲线以及其它特性.使用气质联用仪测得的数据证明此装置可用于水体中多氯联苯等痕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采集和定量分析,其线性富集时间可达 9 d,富集率大约为3×103 ~ 6×103倍,为今后的环境监测提供了一种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富集率好、费用低廉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63.
鼎湖山格木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种群的生态环境及生长曲线和种群动态的研究,能揭示其生态特性和种群发展轨迹,对保护、繁殖这一珍稀植物种质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对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的格木群落物种多样性测定的基础上,以国际上通用的CTFS规范对格木群落进行野外调查.文章首次通过对格木种群运用加速单纯形迭代法,逐次把种群数量数据代入6个种群动态模型方程进行拟合分析,得出实际的格木种群动态模型,比较残差平方和、决定系数和F检验显著性概率值,得出格木种群模型的适用度顺序依次为:李新运模型、张大勇模型、宋丁全模型、logistic模型、密度制约模型、崔启武模型.选用李新运模型,确定格木种群大小初始值的精确值N0后,把数据迭代入李新运模型重新拟合,结果显示,拟合优度进一步提高,并且可得知,该格木种群远未达到种群饱和态,而且也没达到种群增长最快处,还处于加速增长状态.故这个时期应该加大保护力度,建立监测体系,以维系格木群落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64.
塑料废弃物污染的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废旧塑料大幅增加,塑料废弃物所造成污染已经成为了破坏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塑料废弃物污染即所谓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由废旧塑料高分子的不可降解性和添加剂的毒害性引起的.文章在对白色污染产生的背景及其污染危害的基础上,讨论了治理白色污染的治理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可降解塑料和对废旧塑料的回收再生两个主要的技术研究开发方向进行了综述和展望,详细介绍了光降解塑料、光-生物双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发进展,并对填埋、焚烧和再生三种塑料废弃物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另一方面就立足循环经济理论,加强政策法规的运用,同时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65.
隋立华  黄益宗   《生态毒理学报》2011,6(5):507-514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人类活动导致近地层O3浓度不断提高,O3浓度升高将对植物、动物和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采用开顶式气室(OTC)原位实验方法,研究O3浓度升高对不同生长期冬小麦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进而分析O3对植物的伤害机制.结果表明,O3浓度升高可导致冬小麦拔节期和抽穗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  相似文献   
966.
Algorithms relating remotely sensed woody cover to biomass are often the basis for large-scale inventories of aboveground carbon stocks. However, these algorithms are commonly applied in a generic fashion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disturbances that might alter vegetation structure. We compared field and remote sensing estimates of woody biomass on savannas with contrasting disturbance (fire) histories and assessed potential errors in estimating woody biomass from cover without considering fire history. Field surveys quantified multilayer cover (MLC) of woody and succulent plants on sites experiencing wildfire in 1989 or 1994 and on nearby unburned (control) sites. Remote sensing estimates of the woody cover fraction (WCF) on burned and control sites were derived from contemporary (2005) dry-season Landsat Thematic Mapper imagery (during a period when herbaceous cover was senescent) using a probabilistic spectral mixture analysis model. Satellite WCF estimates were compared to field MLC assessments and related to aboveground biomass using allometry. Field-based MLC and remotely sensed WCFs both indicated that woody cover was comparable on control areas and areas burned 11-16 years ago. However, biomass was approximately twofold higher on control sites. Canopy cover was a strong predictor of woody biomass on burned and control areas, but fire history significantly altered the linear cover-biomass relationship on control plots to a curvilinear relationship on burned plots. Results suggest predictions of woody biomass from "generic" two-dimensional (2-D) cover algorithms may underestimate biomass in undisturbed stands and overestimate biomass in stands recovering from disturbance.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woody-biomass estimates from field and/or remotely sensed cover may therefore require disturbance-specific models or detection of vegetation height and transforming 2-D vegetation cover to 3-D vegetation volume.  相似文献   
967.
对ABR反应器的水力流态进行了示踪剂试验,分析了特征截面面积对ABR水力特性的影响,采用停留时间分布(RTD)法研究了不同进水COD浓度和HRT条件下ABR反应器的水力特性,结果表明不同进水COD浓度时ABR反应器的RTD曲线相似,表明进水COD浓度不是影响ABR水力特性的主要因素;不同HRT条件下RTD曲线差异很大,表明HRT对ABR的水力特性影响较大,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N值增大,1/Pe减小,ABR的流态趋于推流流态,随着HRT的缩短,N值减小,1/Pe数增大,ABR反应器趋于完全混合流态.  相似文献   
968.
渗滤液回流对准好氧填埋产气过程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依据准好氧填埋的原理,构建了大型模拟填埋场。对准好氧填埋结构渗滤液回流情况下填埋气产气过程做了跟踪监测。定期测定填埋气中的组分浓度变化,结合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准好氧填埋条件下进行渗滤液回流有利于减轻渗滤液的排放量且不会造成NH4+-N的累积。渗滤液回流可以加快甲烷的产气速度,渗滤液回流时的甲烷浓度约为不回流时的甲烷浓度的2倍。从而可加快垃圾的稳定化进程。  相似文献   
969.
铁屑吸附-微波辐照-内电解协同处理结晶紫染料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结晶紫为模型化合物,提出了一种新的“铁屑吸附—微波辐照—内电解”协同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吸附在铁屑表面的染料通过微波催化裂解和内电解协同作用迅速降解,染料溶液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9%和95%以上。废铁屑经8次使用后仍有良好的处理效果。研究了各种相关因素对染料废水脱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0.
沸石颗粒在污泥絮体中的形态及其对污泥泥水分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投加沸石粉提高了活性污泥的泥水分离性能。通过对沸石颗粒表面生物膜和投加了沸石粉的活性污泥絮体生长过程及成熟形态的微观观察,结果表明沸石颗粒不仅可以作为微生物载体长成生物膜,而且成为菌胶团核心和污泥絮体骨架,改善了污泥絮体的颗粒结构,从而增强了絮体强度,提高了絮体密度,降低了污泥塑性。研究结果表明沸石粉适宜的投加量为4g/L;在活性污泥中投加4g/L沸石粉后,SVI从193降低到155,污泥比阻从27.36×1012m/kg降低到5.67×1012m/kg;在沸石粉含量小于10g/L时,随着沸石粉含量的增加,污泥呈现压缩沉淀时界面沉速和出现压缩沉淀的时间持续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