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56篇
安全科学   7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402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61.
对铝合金型材、铜合金构件、5种波纹管和5种钛合金焊接件等在厦门海域进行了自然环境试验。试验1年后发现:各种钛合金构件和铝合金型材均有优良的耐蚀性能,自然环境中暴露1年后,钛合金构件表面仍保持原有的金属光泽;铜合金构件能较好地防止多种海生物的附着;而不锈钢在海水中易产生局部腐蚀。  相似文献   
662.
于2012年的7月在舟山群岛新区的海域采集贝类样本,测定了其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并进行了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和安全食用量推算。结果表明,采集的5种贝类样本中,六六六(BHCs)的各组分均未被检出,而滴滴涕(DDTs)在各种样本中均有检出,其中僧帽牡蛎和部分縊蛏样本中DDTs总量超过《海洋生物质量标准》(GB 18421—2001)一类标准(10μg/kg);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贝类样本中α-BHC、β-BHC、γ-BHC、p,p’-滴滴伊(p,p’-DDE)、p,p’-滴滴滴(p,p’-DDD)、p,p’-DDT的总致癌风险指数均低于10-4,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的安全范围,α-BHC、β-BHC、γ-BHC、p,p’-DDE的总接触风险指数均小于1,接触风险指数未超过危害剂量参考值,人体食用舟山近岸海域的贝类是安全的;按可接受的致癌风险指数进行评估,人体的贝类安全消费量为9.8~138.0g/(kg·d)(按体重计,下同),而按可接受的接触风险指数进行评估,人体的贝类安全消费量在24.6~235.0g/(kg·d)。  相似文献   
663.
某制药企业生产废水难降解负荷的溯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某制药企业各车间生产废水的可生化性,评价了各车间废水对废水总量、COD排放量、难降解COD(CODNB)的贡献率,筛查了CODNB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香叶酯、虾青素、植酸酶、酮苷的单位产品(以每吨计,下同)废水产生量分别为125、420、27、266 t,单位产品COD排放量分别为1.5、13.3、0.6、11...  相似文献   
664.
根据广州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实践,总结了城市轨道交通环境监理方法及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65.
针对均值污染指数评价方法在微污染水体环境质量评价上存在的缺陷,提出新的改进方法即活性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根据吉林省白城市月亮湖水库2001~2005年监测结果,同时利用这两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活性污染指数法评价白城市水库水质更客观和真实有效.  相似文献   
666.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贝类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贝类组织中11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包括STX、dcSTX、NEO、dcNEO、GTX1-4、dcGTX2,3和GTX5(B1)。贝类样品经含0.1%甲酸的80%(体积分数)乙腈水溶液超声提取后,经过冷冻分层,下层固体融化后通过HLB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和10 000MWCO(Molecular Weight Cutoff)超滤管超滤截留,超滤液用于仪器分析。采用Zwitterionic亲水性相互作用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德国)分离,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各组分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大于6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n=7)。用该方法分析染毒的栉孔扇贝样品,证实了对PSP毒素具有良好的分析测定效果。  相似文献   
667.
通过对色谱分析和样品萃取条件的选择和优化,建立了同时分析水中11种苯胺类化合物的HPLC方法。样品经乙腈盐析萃取后直接进样分析,采用 ODS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用PDA检测。结果表明,11种苯胺类化合物在0.20~100mg/L范围内其浓度和检测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0.002~0.007mg/L,地表水和废水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1.6%~97.4%,相对标准偏差为1.5%~5.5%。  相似文献   
668.
根据变异函数不稳健性的产生机理,对原始监测数据进行正态变换并对特异值的识别及处理作初步研究.以廊坊市地下水采样中Cl-质量浓度为区域化变量,采用影响系数法(ICM)和估计邻域法(ENM)识别并处理其特异值;采用Cressie-Hawkins和中位调节法两种稳健统计学方法对采样数据进行系统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对空间变异性较大的变量(Cl-质量浓度),其特异值经ICM和ENM处理后的估计效果均优于未处理特异值的效果,其中ICM对特异值的处理效果略好于ENM.采用稳健变异函数计算方法时能得到结构特征较强的变异函数.且处理特异值后再进行稳健计算比单纯使用稳健公式的效果好.可见,获得稳健变异函数及其估计量对改善变异函数的结构性和理论模型的主要参数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69.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验收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特点,总结归纳了此类项目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的重点内容和法规依据,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70.
为探讨成都冬季污染过程成因,评估应急减排效果,以2019年12月成都发生的一次长时间污染过程为例,分析污染成因和典型污染物变化特征等,并对四川省启动预警的管控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污染期间四川省PM2.5平均质量浓度为77.9 μg/m3,高出冬季常态浓度1倍左右,成都峰值浓度高达176.0 μg/m3;盆地独特的地形和静稳小风的气象条件,加之高压脊控制影响,污染前期出现连续晴好天气,夜间逆温增强,污染物累积迅速,湿度增大导致污染物二次转化增强,是该次污染过程的重要外因;PM2.5中硝酸根离子贡献最大(26.7%),NOx及其二次转化的硝酸根离子是造成该次污染的主要原因;启动黄色预警后,NO2及其转化后的硝酸根离子浓度以及PM2.5浓度仍呈上升趋势,各类源贡献显著;升级橙色预警后,NO2峰值浓度明显下降,硝酸根离子占PM2.5的比例下降3.7个百分点,PM2.5浓度上升趋势得到明显遏制;该次区域协同减排效果明显,区域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下降9.1%~13.1%,区域性污染推迟1d出现,预警城市的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天数分别减少13、13、7 d;PM2.5浓度下降主要来自于工业源、扬尘源和移动源的减排贡献,平均减排贡献比例分别为60.0%、31.3%和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