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1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696篇
安全科学   130篇
废物处理   167篇
环保管理   194篇
综合类   1104篇
基础理论   42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963篇
评价与监测   111篇
社会与环境   54篇
灾害及防治   10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结合我国多个东部矿区土地复垦工程实践,分析了东部矿区土地破坏的特点及优势,指出在复垦规划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92.
长江以北沿海经济贝类中的麻痹性贝毒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应用小白鼠检测方法,对我国长江以北沿岸的经济贝类进行了麻痹性贝毒检测。采样时间 1997年9月23日 ̄12月8日。从鸭绿江口到长江口共调查20个站位,检测经济贝类14种,样品38份,其中只有1份样品检测出麻痹性贝毒(6.4Mn/g),其余样品均为未检出。  相似文献   
993.
处理染色废水专用活性炭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普通活性炭的筛余炭作基炭,采用浸渍化学物质后再活化的办法,使炭内大孔和中孔容积扩大并赋以催化能力,从而提高对染色废水中污染物的吸附能力,经小试和生产试验能使处理过的水达到纺织部活活用水标准,且活性炭寿命长,成本低,技术经济优势突出。  相似文献   
994.
声波反吹清灰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长金  马广大 《环境工程》1997,15(4):26-29,36
声波反吹清灰会使除尘效率略有降低,已被实验和统计资料所证实。为减小其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又要达到降低除尘器运行阻力的目的,必须选择合适的鸣喇叭次数。对于较难脱落的粉尘应选较多的鸣喇叭次数,而对较易脱落的粉尘则不需每次清灰都鸣喇叭,仅需偶而启动一次。本文通过实验证明,对本实验所用的除尘系统,每四次反吹清灰后鸣喇叭一次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及落实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各企业应该推行ISO14001/OSH/HSE体系管理制度,保障生产设施性能符合HSE管理体系的要求,弘扬企业文化,建设学习型组织,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推进战略决策型基层组织建设。真正做到“关爱生命、关注环境、关心公众”,实现安全环保无隐患管理。  相似文献   
996.
油田高盐浓度废水对其生化处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油田压裂液废水中的盐浓度对生化处理系统的影响,对生化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的生物学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废水中盐浓度低于2.5×104mg/L时,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对COD的去除率可稳定在92%左右,污泥活性良好;当废水中盐浓度达到2.5×104mg/L时,污泥活性开始受到抑制,COD去除率急剧下降(稳定在80%左右);当盐浓度达到3.5×104mg/L时,COD去除率下降到60%左右;当废水中盐浓度达到6.0×104mg/L时,污泥活性系统趋于崩溃。  相似文献   
997.
Knowledge of water movement in the plant-xylem system and contaminant bioavailability in the soil environment is crucial to evaluate the success of phytoremediation practic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moval of 2,4,6-trinitrotoluene (TNT) from a contaminated sandy soil by a single poplar (Populus fastigiata) tree through the examinations of temporal variations of xylem water potential, root water uptake, and soil TNT bioavailability. A mathematical model, CTSPAC (Coupled Transport of water, heat, and solutes in the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was modified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The model was calibrated using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before its application. Our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xylem water potential was high in the roots and low in the leaves with a potential head difference of 3.55 cm H2O, which created a driving force for water flow and chemical transport upward from the roots through the stem to the leaves. The daily average root water uptake rate was 25 cm3 h(-1) when an equilibrium condition was reached after 24 h. Our simulations further reveal that no TNT was found in the stem and leaves and only about 1% of total TNT mass was observed in the roots due to the rapid biodegrad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NT into its daughter products. About 13% of the soil TNT was removed by the poplar tree, resulting mainly from root uptake since TNT is a recalcitrant compound. In general, the soil TNT bioavailability decreased with time due to the depletion of soil solution TNT by the poplar tree. A constant bioavailability (i.e., 3.1 x 10(-6)) was obtained in 14 d in which the soil TNT concentration was about 10 mg L(-1).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CTSPAC is a useful model to simulate phytoremediation of TNT-contaminated sites.  相似文献   
998.
根据灰色系统的预测理论 ,笔者提出了一种关于网络数据流量变化发展的预测方法 ,并为其建立了基于网络流量变化趋势的预测模型。依据该模型对网络中各结点未来流量的预测结果 ,可用实时动态来确定最佳的路由选择策略 ,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网络拥塞现象的发生 ,大大地提高了网络数据通信时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9.
烧碱生产过程危险评估及对策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离子膜烧碱生产过程中涉及多种危险有害因素。笔者通过对国内现役离子膜烧碱生产装置进行调研 ,同时结合国内外其他涉及烧碱生产厂家的情况 ,分析并指出了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 ,进而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 ,为企业消除事故及安全生产可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00.
处理生物难降解物质的有效方式--共代谢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介绍了共代谢的类型、特点和影响因素。共代谢过程针对各种生物难降解物质需选择各自合适的一级基质,而且一级基质与难降解物质需保持合适的浓度比;共代谢过程中微生物不仅需要足够的C、N、P等营养元素,而且微量营养元素的加入也是必须的。考虑各方面因素并有效地控制才能使难降解物质达到较高的共代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