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9篇
  免费   437篇
  国内免费   978篇
安全科学   432篇
废物处理   81篇
环保管理   264篇
综合类   2370篇
基础理论   496篇
污染及防治   311篇
评价与监测   236篇
社会与环境   206篇
灾害及防治   14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7 毫秒
941.
水中无机阴离子对UV/H2O2降解LAS的影响及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UV/H2O2工艺对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的去除效果以及水中常见无机阴离子对LAS降解的影响和机理.结果表明,UV/H2O2工艺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LAS,光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在H2O2投加量为8 mg·L-1,14 W低压汞灯照射下,LAS在蒸馏水和自来水中光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018 0 min-1和0.012 2 min-1;NO3-、Cl-、SO2-4和HCO3-对LAS光降解有抑制作用,4种离子在浓度分别为5、10、15 mmol·L-1时,对LAS光降解的抑制程度均为HCO3->NO3->Cl->SO2-4;随着离子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自来水中的光降解速率常数低于蒸馏水中的光降解速率常数是由于水中多种离子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42.
针对一起煤气发生炉爆炸事故。从煤气发生炉结构、布置、管理、运行等方面对爆炸事故原因进行了技术分析及探讨。  相似文献   
943.
在赣西北地区石炭纪沉积学及生物地层学研究中取得如下新进展.1.上石炭统原黄龙组顶部首次:采获船山组标准化石,(?)Eoparafusulina sp.,证实了本区有晚石炭世马平期沉积一船山组的存在。2.黄龙组下部白云岩段,发现牙形刺:Idiognathoides sinuatus-Idiognathodus delicatus 动物群 及(?)类:Verella cf.prolixa,Ozawainella pseudorhomboidalis等,为白云岩段时代归属威宁期提供了化石依据。3.作者认为本区黄龙组底部零至三十余米的一套碎屑岩主要为石炭纪威宁期始时海侵初期的滨海相或浅海滞留沉积,与其上白云岩为连续沉积。  相似文献   
944.
长江苏州段岸线资源利用遥感调查与GIS分析评价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了解岸线资源利用现状,科学、合理地评价岸线资源条件是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建立沿江基础产业带、科学合理地确定沿江产业布局的前提和基础。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通过影像融合,快速发现目标靶区,精确确定岸线占用单位的空间位置与几何形状;运用GIS分析技术,弄清长江岸线江苏段的资源与利用现状,选取科学合理的评价单元,对研究区内的岸线资源进行评价,为长江岸线苏州段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5.
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腐殖质及有机态氮组分的变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用实际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工厂化工艺进行堆肥试验,探讨在堆肥过程中腐殖质及有机态氮组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堆肥的进行,有机碳、富里酸、全氮、酸水解性有机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堆肥前相比,降低幅度分别为53.00%、64.73%、21.78%、22.80%.而腐殖质、胡敏酸、氨基酸态氮则分别在堆肥的第35d达到最低点,而后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酰胺态氮、氨基糖态氮在堆肥的第21d达到最高峰.堆肥过程中,腐殖质与胡敏酸、酸水解有机态氮与全氮含量显著相关.胡敏酸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堆肥后胡敏酸分子的芳构化程度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46.
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絮凝机理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秉晖  栾兆坤  潘纲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1):1874-1880
以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特性粘度分别为2.7,1.4,0.7)为絮凝剂,对比PAC和PFC,通过残余浊度、Zeta电位、FI絮凝指数的测定,研究了PDADMAC对高岭土悬浊体系(浊度分别为6000,1000,200和10 NTU)的絮凝特性,并对其絮凝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DADMAC的吸附构型决定其絮凝机理在较低初始悬浊物浓度下(200 NTU)为单个颗粒物表面吸附覆盖及其"吸附电中和"絮凝模型;在高浊条件下(>1000 NTU)为单颗粒表面(Monomer)部分吸附覆盖及其"吸附架桥"絮凝模型.  相似文献   
947.
密云水库水质特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4年间,密云水库氨氮指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硝酸盐氮、总氮也大体上呈上升趋势,其余各主要水质指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总磷等均无明显变化.密云水库底栖动物共有摇蚊幼虫、环节动物、软体动物3 大类,其中摇蚊幼虫和环节动物中的寡毛类为优势类群.密云水库的浮游藻类群落主要由硅、绿、金、蓝藻等组成.  相似文献   
948.
振动压路机地面振动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振动压路机施工中产生的地面振动实验数据,统计得出了一种常用型号振动压路机的地面振动加速度衰减关系;据此计算出了该型号振动压路机施工中产生的不同距离处的地面振动垂直向加速度和铅垂向Z振级。分析了振动压路机振动衰减的决定因素;评价了振动压路机施工振动对人类居住生活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提出了避免或减轻振动压路机造成的环境振动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949.
皖南A型“庙西式”花岗岩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庙西式”花岗岩系指分布在皖南殷家汇、宣城复问斜中的庙西、姚村、花园巩诸岩体。形成于燕山晚期(127—92Ma),呈岩基产出。岩石类型为钾长花岗岩、石英正长岩。主要矿物组合为条纹长石、更长石、石英(均有少量高温石英)、富铁黑云母、磁铁矿、榍石、磷灰石、锆石、碳硅石、钍石等。诸岩体富钾钠,贫钙镁,铝过饱和,镓、铷、锆、铌、钇、重稀土及氟氯等成分富集,是造山期后、在较高温度、较大氧逸度和少水的情况下成岩的,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可与澳大利亚加博、穆布拉A型花岗岩类比。  相似文献   
950.
对2017年南京市区7个自动空气质量监测点的PM_(2.5)质量浓度ρ(PM_(2.5))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克里金(Kringing)空间插值法、气流运动轨迹聚类、潜在源贡献因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探讨了四季大气中ρ(PM_(2.5))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潜在来源。结果显示,四季大气中ρ(PM_(2.5))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冬季(65. 54μg/m~3)、春季(41. 70μg/m~3)、秋季(35. 18μg/m~3)和夏季(23. 56μg/m~3),秦淮区四季大气中ρ(PM_(2.5))均最高。春季南京大气中ρ(PM_(2.5))易受黄海海岸和北方大陆性输送气流的影响,来自黄海方向的气流轨迹2贡献比例达51. 65%,对应的ρ(PM_(2.5))为50. 91μg/m~3;夏季南京大气中ρ(PM_(2.5))主要受江苏、东部海洋和南部沿海城市输送气流的影响,其中源自江苏的气流轨迹1对南京大气PM_(2.5)贡献比例最大(33. 64%),气流轨迹对应的ρ(PM_(2.5))为35μg/m~3;秋季南京大气中ρ(PM_(2.5))易受短距离的偏北气流影响,来自山西南部,河南中部、安徽中部的气流轨迹5对应的ρ(PM_(2.5))最高,出现概率(21. 11%)和贡献比例(27. 81%)均较高;冬季南京大气中ρ(PM_(2.5))主要受北方大陆性输送气流影响,来自俄罗斯、蒙古国东部、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山东中部的长距离气流轨迹4对应的ρ(PM_(2.5))最高,达109. 8μg/m~3,其贡献比例为26. 86%。PSCF和CWT分析发现,安徽、山东、浙江与江苏交界和黄海海岸是影响南京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潜在源区,此外,湖北、北京、天津以及渤海海岸也是南京大气PM_(2.5)的潜在源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