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6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59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硫素对氧化还原条件下水稻土氧化铁和砷形态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充N2和充O2的氧化还原反应装置,在添加外源砷污染的水稻土中,施用不同形态的无机硫(不施硫S0,单质硫S1和硫酸盐S2),模拟水稻田的氧化还原状况.结果表明,通N2时,土壤溶液氧化还原电位(Eh)在-100~-200 mV之间,溶液pH在7.0~8.0之间,pe+pH为4~7之间;通O2时,溶液Eh在200mV左右,溶液pH在6.5~7.5之间,pe+pH为9~12之间.无论通N2还是通O2,土壤溶出铁的浓度在1.2~1.6 mg·L-1,均有处理S0>S1>S2和AsS0>AsS1>AsS2.在通N2时,各处理HCl提取土壤氧化铁的含量比原土[(21.4±0.3)g·kg-1]低5 g·kg-1,有利于结晶态氧化铁向无定形氧化铁转化和形成Fe2+,无定形氧化铁活化度比原土活化度46.8%有所增加,且处理AsS2(49.4%)AsS2(36.1%).通N2时,土壤溶液中砷浓度变化为AsS0[(1.13±0.04)mg·L-1]>AsS1[(0.89±0.01)mg·L-1]>AsS2[(0.77±0.04)mg·L-1];通O2时,土壤溶液中砷浓度变化AsS1[(0.77±0.01)mg·L-1]>AsS0[(0.20±0.09)mg·L-1]>AsS2[(0.09±0.01)mg·L-1].通N2时,不同处理各形态砷占总砷比例变化为残渣态(34.9%~41.4%)≈专性吸附态(37.4%~39.5%)>晶态铁锰结合态(23.3%~25.6%)>非专性吸附态(2.4%~3.3%)>无定形铁锰结合态(0.5%~0.8%).通O2时,各处理形态砷占总砷比例变化为残渣态(30.8%~39.3%)≈专性吸附态(30.3%~34.7%)>晶态铁锰结合态(26.0%~28.7%)>无定形铁锰结合态(9.3%~10.7%)>非专性吸附态(0.5%~1.6%),其中,无定形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砷比通N2时提高了约9%,也就是无定形铁锰的老化作用对砷形态转化的影响.这表明还原条件能够使氧化铁的活化度升高,砷的移动性增强,但硫酸盐体系降低氧化铁的活化度,单质硫体系的砷移动性要大于硫酸盐体系的砷移动性.  相似文献   
82.
近20年来,中国生态保护修复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国家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政策和重大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明显进展,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保持总体稳定。本文回顾了近20年中国生态保护修复发展历程,分别从国土生态空间管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等重点领域总结了主要进展和成效。面向建设美丽中国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恢复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着力点,对新时期中国生态保护修复提出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氯磺酚偶氮硫代若丹宁(HSCT)与汞的显色反应。在pH3 8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TritonX-100存在下,HSCT与汞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λmax=550nm,体系ε=8 46×104L·mol-1·cm-1。汞含量在0—1 5mg/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可用于水样中痕量汞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因特摩实时智能监控及事故预报防范系统.该系统是基于因特网的实时集成分布式智能系统,能对生产过程和设备进行智能监控及对事故进行预报和防范.其超媒体显示空间分别用"公有知识显示窗口"、"私有知识显示窗口"和"实时反向推理启示窗口"为生产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操作指导.因特摩系统将人类智慧与机器智慧相集成,将私有知识和公有知识相集成,把知识集成系统(KIS)和信息处理自动化系统(如MIS和ERP系统)以及数据处理自动化系统(如DCS、PLC和SCADA系统)相集成,体现了诸多的新方法和新功能,在安全生产中发挥出了作用,实现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知识化推动信息化".  相似文献   
85.
从我国沿海岛屿旅游十几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各沿海岛屿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条件、气候条件及资源与文化丰度差异,决定了其旅游发展水平与发展方式存在明显不同。从旅游发展主要驱动力角度,探讨了那些依托其独特旅游资源开发带动经济发展的岛屿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6.
最近10年鄱阳湖区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利用1988和1998年4月份的TM遥感数据,采用最大似然法对翻阳湖区的土地利用进行机助分类。把研究区土地利用分成7种类型:林地、灌草坡、水体、湖滩洲地、耕地、城镇用地和裸地。采用空间叠加的方法得到研究区土地利用的转移短阵。结果显示,林地、水体、城镇的面积增加,灌草坡的面积减少。1998年耕地面积比1988年面积减少11.3%,湖滩洲地面积减少42.7%。对不同高程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表明,耕地、灌草坡的面积都有所减少;城镇的面积增加,林地的面积增加明显,尤其在丘陵山区。土地利用的变化受到自然和人文因子的双重影响。水体面积增加的主要因于是降水量的增大;林地、灌草坡的变化明显受到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湖滩洲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水位的升高。  相似文献   
87.
黄孢原毛平革菌用于煤炭脱硫的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Tween80、碳源浓度、初始pH值、孢子浓度和煤浆浓度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煤炭脱硫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孢原毛平革菌具有较强的脱除煤炭中硫的能力.该菌株的最佳脱硫条件为0.5%Tween80,20g/L葡萄糖,10%煤浆,孢子浓度1×105个/mL,pH4.5.在此最佳条件下,第3d的菌丝球生长均匀,生物量最大,第6d的煤样脱硫率达到78.11%.  相似文献   
88.
2,4-二氯酚对杞柳的毒性及在其体内的吸收与降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含有2,4-二氯苯酚(2,4-DCP)人工配置的营养液中培养杞柳(Salix integra),研究了2,4-DCP 对杞柳的急性毒理效应以及在杞柳体内的吸收降解规律.结果表明,杞柳暴露在10~100mg/L 2,4-DCP 下,生长明显受到抑制.2,4-DCP 主要累积在杞柳根系中,在前48h, 2,4-DCP在根系和地上部中的含量急剧上升;96h 内, 2,4-DCP 在杞柳根系和地上部中的浓度分别为265.14,12.51mg/kg,根浓缩系数(RCF)达到了70.18.在无污染的营养液中培养,杞柳根系和地上部中的2,4-DCP 在7d 内下降到50.74,2.66mg/kg,且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0141,0.0066h-1.同时,根系组织中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受到2,4-DCP 的明显抑制.在低浓度污染水环境下,杞柳是修复2,4-DCP 的较好植物.  相似文献   
89.
选用大鼠肝匀浆(S9)和鼠肝癌细胞(H4ⅡE)两种体系代谢活化多溴代联苯醚混标(BDEs)和十溴联苯醚(BDE209),采用重组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酵母检测BDEs和BDE209母体及其代谢产物的类/抗甲状腺激素效应.结果表明,BDEs和BDE209母体均不表现甲状腺激素效应(p>0.05);但是经S9和H4ⅡE细胞代谢活化后,其代谢产物表现出明显的类甲状腺激素活性和抗甲状腺激素活性(p<0.05),BDEs和BDE209的干扰甲状腺激素效应需要经过代谢活化步骤.比较不同代谢活化体系,重组酵母细胞本身的代谢活化作用并不显著,而H4ⅡE细胞和S9代谢活化体系均能够导致活性中间体.  相似文献   
90.
酵母双杂交技术构建重组人雌激素受体基因酵母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构建重组人雌激素受体基因酵母,用以检测类/抗雌激素化合物和环境样品的类/抗雌激素活性.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人雌激素受体(hER)基因,构建诱饵质粒pGBKT7-ER LBD;分别提取并纯化两种含有ER共激活因子基因的靶质粒pGAD424-GRIP1和pGAD424-SRC1;诱饵质粒和靶质粒同时转染酵母细胞Y187,于营养缺陷型培养基(SD/-Trp/-Leu)上筛选阳性菌落,分别构建两种ER双杂交酵母ER+GRIP1和ER+SRC1.考察双杂交酵母与不同激素:17β-雌二醇(E2)、二氢睾酮(DHT)、孕酮(PG)以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的结合情况,并考察了雌激素受体拮抗剂4-羟基他莫昔芬(4-OHT)与酵母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ER+GRIP1和ER+SRC1酵母均能够专一性的和E2结合,并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E2对ER+GRIP1和ER+SRC1酵母β-半乳糖苷酶活性诱导的EC50值分别为7.3×10-11mol·L-1和1.5×10-10mol·L-1,其中ER+GRIP1酵母细胞诱导产生的酶活性值明显高于ER+SRC1酵母细胞.4-OHT能够抑制E2诱导ER+GRIP1酵母细胞产生的酶活性,并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IC50值为1.0×10-7mol·L-1.表明重组人雌激素受体基因酵母可以用于检测化合物和环境样品的类/抗雌激素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