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33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研究了 F- 与茜素磺酸锆的褪色反应条件 ,建立了一种负吸光度法测定微量氟化物的新方法 ,F- 量在 0~ 1 5μg/2 5 ml范围内与负吸光度值呈线性关系 ,方法已用于环境水中微量氟的测定 ,RSD为 0 .2 5 %~ 4 .2 % ( n=5 ) ,回收率为93.1 %~ 1 0 2 .0 %。  相似文献   
182.
Herbicide activity of monosulfuron and its mode of acti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onosulfuron was developed for weed control in the field of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and millet( Panicum miliaceum L.)with the application rate ranging from 15 to 60 g ai/hm^2 . Herbicidal.activity of monosulfuron was evaluated systematically by bioassay using maize( Zea mays L. ) taproot as indicator and weed fresh weight of Acalypha australis L. and Echinochloa phyllopogon. Maize CAU 3138 was the most tolerant cultivars to monosulfuron with IC50 (concentration of .50% inhibition) of 8.5μg/kg, Yedan 13 was one of the most sensitive cultivars to monosulfuron with IC50 of 6.4 μg/kg. Monosulfuron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Acalypha australis L. strongly comparing with that of Echinochloa phyllopogon. Monosulfuron was a good acetolactate synthase(ALS) inhibitor in vitro, the 150 (50% of inhibition) of monosulfuron, chlorsulfuron, tdbenuron-methyl and nicosulfuron for CAU 3138 were 32, 2, 19 and 26 nmol/L respectively, for Yedan 13 the /50 were 1.5, 3, 17 and 6.5 nmol/L respectively. In vivo ALS inhibition occurred only in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4 sulfonylurea herbicide tested. Comparison study of this test indicated that the mode of action of monosulfuron was the same as that of other sulfonylurea herbicides such as chlorsulfuron, tribenuron-methyl and nicosulfuron, they were all inhibitors targeted at the ALS.  相似文献   
183.
分析了我国食品污染的现状和发展绿色食品的重要性,提出了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4.
应用蚯蚓彗星实验检测环境甲醛的生态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垚  艾燕  彭光银  杨光涛  崔鸿  杨旭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2):2032-2037
为了检测甲醛对环境的生态毒性,用不同剂量的液态甲醛和不同浓度的气态甲醛对赤子爱胜蚓染毒1 h,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又称彗星实验)和氯化钾-十二烷基硫酸钠沉淀法(K-SDS)检测蚯蚓细胞的DNA损伤和DNA-蛋白质交联情况.实验结果发现,甲醛在低剂量或低浓度水平(5、25μmol·L-1;0.522 、1.308 mg·m-3)时,可以引起轻微的DNA损伤--DNA分子断裂(p<0.01);在高剂量或高浓度水平(125、625μmol·L-1;2.1 mg·m-3)时,可以导致严重的DNA损伤,即DNA-蛋白质交联(p<0.01).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甲醛可以引起蚯蚓细胞DNA断裂,较高浓度的甲醛可以导致蚯蚓细胞DNA-蛋白质交联,且DNA损伤的程度与甲醛浓度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85.
日光温室主要生态因子变化规律及其对黄瓜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每年11月至翌年5月,晴天条件下日光温室内的光量子通量密度(DPFD/μmolm^-2s^-1)变化范围为110-1068μmolm^-2s^-1,1月最低,5月最高;白天气温(θa)变化范围10-35℃,地温(θs)12-28℃;相对湿度(RH)43%-91%,日光温室中午透光率高于早晨和下午,晴天DPFD、θa,θs先升后降,而RH和CO2浓度则先降后升,峰值和谷值多出现在12-14时,光是影响黄瓜功能叶光合速率(Pn)最重要的环境因子,黄瓜光合作用对光和温度的反应最为敏感,在一定温、光条件下,CO2浓度对其有重要影响,在有机肥充足的情况下无需进行CO2施肥,表观量子效率(VAQY)随θa,θs的升高略有增加;羧化效率(ECE)对θa反映较敏感,θs偏高或高或偏低都导致ECE降低,图5表2参11。  相似文献   
186.
gsh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巴斯德毕赤氏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技术克隆了来源于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LJ036的γ-L-谷氨酰-L-半胱氨酸合成酶(γ-glutamyl-cysteine synthetase)编码基因gsh1,连接多拷贝表达载体pGAPZA,转化Pichia pastorisx-33,构建了重组菌P.pastorisx-33(pGAPZA-gsh1);在高浓度Zeocin平板上筛选多拷贝阳性转化子,并通过PCR进行了验证.对阳性转化子的γ-L-谷氨酰-L-半胱氨酸合成酶酶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重组酵母的γ-L-谷氨酰-L-半胱氨酸合成酶的酶活是宿主菌的3.0倍,在液体YEPD中重组菌GSH的产量为42.2mg/L,是宿主菌的1.6倍.图7表1参10  相似文献   
187.
水稻土中铁-氮循环耦合体系影响镉活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关于铁-氮循环耦合体系对镉(Cd)活性影响的研究目前尚鲜见报道.本文采用淹水培养试验,研究不同硝酸根(NO_3~-)、铵根(NH_4~+)处理条件下,南方典型Cd污染水稻土中铁氧化还原与氮形态转化耦合关系及其对Cd活性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延长,不同处理的pH值逐渐向7.0靠拢,Eh值由273~321 mV持续下降至118~132 mV,pe+pH值(e-活度的负对数值与H+活度的负对数值之和)从10.62~11.19持续下降至8.55~8.83,土-水体系处于中度还原条件;化学反硝化(Chemodenitrification)和NO_3~-依赖的厌氧铁氧化过程(Microbial NO_3~--dependent FeIIoxidation,NDFO)生成无定形氢氧化铁(Fe(OH)_3(amorp)),其对Cd~(2+)专性吸附及与Cd~(2+)共沉淀降低了有效态Cd浓度,加之pH值上升增大Cd~(2+)在土壤固相表面的吸附量,导致水稻土中Cd活性下降;NH_4~+被Fe(OH)_3(amorp)厌氧氧化(Anaerobic NH_4~+oxidation coupled to FeIII reduction,Feammox)会消耗H+而提高体系的pH值,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Cd活性,但其自身与Cd~(2+)对土壤固相表面吸附位点的竞争,可能会更大程度地减少Cd~(2+)在土壤固相表面的吸附量,而导致Cd活性提高.本研究成果可为丰富和拓展水稻土中Cd的生物地球化学理论,并为南方Cd污染农田修复及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8.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环境无害化处置已成为目前行业和政府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遵循“以废治废”的研究思路,利用填料柱开展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去除NF(纳滤)膜浓缩液中CODCr的特性研究,重点研究了不同淋滤速率(40、60、80 mL/h)、填料层厚度(5、15、25 cm)条件下NF膜浓缩液中CODCr随淋滤时间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NF膜浓缩液中CODCr的去除主要依靠飞灰的吸附、化学沉淀以及截留作用;淋滤速率对NF膜浓缩液中CODCr的去除效果影响很小,CODCr去除率随填料层厚度增加而增大;当填料层厚度为15 cm、淋滤速率为60 mL/h时,飞灰对垃圾渗滤液纳滤膜浓缩液中CODCr的去除效果总体达到最佳,且相应灰渣的含盐量以及Pb、Zn、Cu、Cd、Cr的浸出毒性均显著降低.研究显示,最佳条件下飞灰对NF膜浓缩液CODCr去除率可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189.
于2009年对吐鲁番市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监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讨论。  相似文献   
190.
测定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VFA)浓度的方法包括:蒸馏法、比色法、气相色谱法以及各种滴定法。就常规监测和控制而言,滴定法在简洁、省时和成效比方面要优越于其它测试方法。滴定法测定VFA主要包括四点滴定法、五点滴定法和八点滴定法。这些方法主要应用于厌氧反应器中高浓度VFA的测定,但随着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的应用,城市污水中低浓度VFA的测量越加重要,是模型应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文章具体介绍了上述三种滴定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和应用情况,为适用于城市污水中VFA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