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6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607篇
安全科学   323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178篇
综合类   1428篇
基础理论   231篇
污染及防治   121篇
评价与监测   155篇
社会与环境   159篇
灾害及防治   7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31.
化石燃料原油和原煤的燃烧、含钒矿石的开采和冶炼是大气中重金属钒的主要来源。文章利用重金属钒的排放系数分析了中国1978-2010年人为过程释放到大气中重金属钒的总量和行业重金属钒的排放,预测了2020年和2030年中国大气中重金属钒的排放量。结果表明,自1978年以来,中国钒的排放量增加了4倍,中国2010年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重金属钒总量达3.18万吨,约占世界总量的12%。原油燃烧释放到大气中的钒约占总量的85%,煤炭燃烧的排放量占10.5%,其中工业耗油向大气中释放重金属钒的比例从1980的71%下降到2008年的42%,总量从3 721 t增加至9 361 t;交通运输行业从10%上升到36%,总量从547 t增加至7 967 t;其它行业(农林牧渔水利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生活消费)基本维持在20%左右,总量从986 t增加至5 052 t。因此,应加强大气中钒的监测和管理,预防大气钒污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2.
133.
光腔衰荡光谱(CRDS)法观测我国4个本底站大气CO2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基于光腔衰荡光谱(CRDS)技术自组装的大气CO2在线观测系统,于2009年在青海瓦里关、浙江临安、北京上甸子和黑龙江龙风山4个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网(WMO/GAW)大气本底站对大气CO2进行了在线观测.初步分析结果表明,4站全年大气CO2体积分数最低值出现在7~8月,夏季临安、龙风山和上甸子站CO2平均体积...  相似文献   
134.
闽江河口潮汐沼泽湿地CO_2排放通量特征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以闽江河口区面积最大的鳝鱼滩湿地分布的3种植物沼泽湿地:土著种咸草(Cyperus malaccensis Lam.var.brevifolius Bocklr.)沼泽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湿地及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沼泽湿地...  相似文献   
135.
粮食安全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小区域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影响较大,粮食安全相关指标的变化呈一定阶段性,长时间序列的数学规律并不突出,不利于规划工作的展开。论文基于昆山市的研究,提出谱系聚类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推出了聚类结果有效性的量化判定标准并对聚类法运用准则做了深入的探讨。实际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昆山的粮食安全相关的社会经济指标变化确实呈明显阶段性;与利用全部时间序列数据建立的模型相比,运用谱系聚类的模型拟合和预测效果都有明显优势;至2015年,昆山市粮食自给率将下降至6%,最小人均耕地面积降低至0.022 hm2。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对比及讨论,文章认为,谱系聚类法运用于小区域粮食安全预测,方法可操作性强,结论科学性显著。  相似文献   
136.
广东省荔枝园土壤农药残留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荔枝收获完毕后在广东省荔枝主产区采集208个荔枝园土壤样本,检测了9种荔枝常用农药甲霜灵、代森锰锌、多菌灵、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敌百虫、乐果和敌敌畏的残留含量.结果表明,农药检出率为氯氰菊酯(59.1%)多菌灵(51.0%)代森锰锌(11.1%)甲霜灵(6.7%)三氟氯氰菊酯(3.4%).乐果和敌敌畏仅在个别果园检出,溴氰菊酯和敌百虫均未检出.土壤同时检出不同种类农药果园的百分数为只检出1种农药(40.4%)同时检出2种(31.3%)未检出(18.8%)同时检出3种(8.2%)同时检出4种(1.4%).检出的7种农药中,代森锰锌残留平均含量最高达39.05μg·kg-1,氯氰菊酯次之为7.83μg·kg-1.其它5种农药平均含量为0.19~1.65μg·kg-1.整体上广东省荔枝园土壤农药残留状况较轻.  相似文献   
137.
根据《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要求,为新化学物质申报目的提供测试数据的境内测试机构,应当为环境保护部公告的化学物质测试机构,并接受环境保护部的监督和检查。拟通过借鉴国际合格实验室规范(GLP)基本原则和国内其他GLP认证工作经验做法,结合环境保护部已开展的检查考核工作和化学品测试实验室实际情况,探讨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的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推动我国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新的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38.
化学品风险评估是化学品管理的核心科学依据和主要技术手段,构建化学品风险评估制度对我国加强化学品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国际上化学品风险评估制度体系在法规制度建设、指南、模型和数据库开发、风险评估实践等方面的进展和经验,分析了我国化学品风险评估在制度建设、指南标准、科学研究和信息收集方面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立法制度建设、技术体系构建、基础能力建设和调查监测完善等方面建设我国化学品风险评估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9.
微波酸活化粉煤灰吸附酸性大红染料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微波酸活化改性后的粉煤灰为吸附剂,对酸性大红染料废水进行吸附脱色处理,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吸附剂投加量等对吸附脱色效果的影响。在酸性大红染料溶液初始浓度为100 mg/L、pH=5、活化粉煤灰投加量为10 g/L吸附1 h时,活化粉煤灰对酸性大红的脱色效果较好,去除率可达96%。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数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微波酸活化改性后的粉煤灰吸附去除酸性大红的等温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改性前后的吸附过程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线性相关系数良好。  相似文献   
140.
低碳经济背景下地方政府环境政策执行力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政策执行力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目前我国已形成较完整的环境政策体系,但在实际执行中并未取得应有的成效。参考国内外已有的地方政府环境政策执行力调控经验,分析环境政策执行力影响因素,从管理体制、诱导制度、监督制度、执行主体自身建设等多个角度提出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政策执行力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