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49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某化工园区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问题,通过对其中50家企业的原料、设备、数据调查以及现场考察,总结其VOCs的使用种类与数量、治理设备与排放情况。对一些典型VOCs排放企业分析,提出针对性减污措施。根据化工园区的VOCs特点与危害性,提出管理、控制、治理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2.
应用体外胃肠模拟法研究土壤中多氯联苯的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瑾  陈广春  何欢  杨绍贵  孙成 《环境化学》2011,30(5):908-912
采用体外胃肠模拟法,研究了土壤中多氯联苯的生物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PCBs在模拟胃液中的生物有效性为3.36%-12.48%,肠液中的生物有效性为34.62%-58.90%.胃肠液的pH值、消化时间及液固比均会影响其生物有效性:pH在中性时的生物有效性显著高于酸性条件下,消化时间的延长和液固比的增加均会使生物有效性增...  相似文献   
93.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其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溴化阻燃剂在环境中普遍存在.PBDEs对生物体和人体存在内分泌干扰等毒性危害,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目前PBDEs对人体造成的影响都是由动物实验(主要是啮齿类动物)外推而得,因此研究不同的PBDEs同系物在啮齿类动物体内的代谢动力学...  相似文献   
94.
选取了北京市21家餐饮企业,检测了净化器前端和后端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浓度水平,经油烟净化器净化后,烷烃类、烯烃类、含氧VOCs类和苯系物类污染物的排放平均浓度分别为(714.62±212.17),(264.88±94.58),(374.72±57.48)和(174.93±55.19)μg/m3,烯烃类污染物中仅对四氯乙烯有明显的浓度降低效果.根据净化器对VOCs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35.7%的净化器净化效率为负值.烯烃类污染物是餐饮油烟污染中臭氧生成的最重要的前体物,占总臭氧生成潜势的48.2%~50.7%.苯系物成为餐饮业排放污染物中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主要前体物,占总SOA生成潜势的95%以上.  相似文献   
95.
在上世纪后期与本世纪初,我国的环境科技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国家“863”高科技项目支持下,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科技项目正在实施。我国环境科技进步已经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1水污染防治科技发展现状目前,发达国家致力于受污染水体功能的恢复,而发展中国家着眼于遏制水污染加剧的趋势。1.1城市污水处理高效低耗技术与工艺提高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和脱氮除磷处理效率,并同时降低城市污水处理的工程投资、能耗和运行成本,一直是国内外污水处理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和研究的热点。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污水集中二级处理是最常…  相似文献   
96.
微波辅助光催化降解水中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改装的家用微波炉和自制的无电极灯(EDL)试验了5种酚在水溶液中的微波辅助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反应30 min,微波辅助光催化作用(MW/EDL/TiO2)能去除80%以上的苯酚、间硝基苯酚、对氯苯酚和对甲酚,相应溶液的总有机碳(TOC)均减少70%以上,2-萘酚的去除率为59%,溶液TOC减少54%;微波(MW或MW/TiO2)作用对酚的去除率有一定贡献;对上述5种酚的微波辅助光催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7.
文章研究了城市垃圾焚烧飞灰中Cu、Zn的含量、形态分布及几种螯合剂、天然有机酸及其钠盐和无机酸对其中Cu、Zn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飞灰中Cu、Zn含量很高,主要以残渣态存在;供试螯合剂和天然有机酸及其钠盐对Cu、Zn的去除效果以DTPA最好;EDTA-Na2与天然有机酸复合可提高去除效果,而与其钠盐复合后对Cu的去除效果变化不大,对Zn的去除略有降低;DTPA与天然有机酸及其钠盐复合后而对Cu的去除变化较大,对Zn的去除变化很小;高浓度酸对Cu、Zn的去除能力较低浓度酸强。  相似文献   
98.
表面活性剂及水溶性有机物对菲生态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及化学试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及水溶性有机物(DOM)对土壤中菲对小麦的生态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肥和猪粪堆肥DOM具有具有类似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性质,且猪粪堆肥的表面活性较大;在本试验条件下,DOM对菲对小麦的生态毒性有减轻作用,而表面活性剂对菲生态毒性有增加的趋势;当DOM和表面活性剂共存时,菲的生态毒性则比DOM单独作用时的结果强,而弱于表面活性剂单独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
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QSR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部分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的容量因子k',并采用量化参数进行了定量结构-色谱保留相关(QSRR)研究,得到的相关方程用逐一抽取法进行检验,表明构建的模型能很好地预测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在正辛醇/水体系中的分配系数.  相似文献   
100.
研究了在铜管/磷酸盐体系中,自来水中的海藻酸钠对溶解性铜释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含量、停留时间、铜管管龄均影响磷酸盐对铜管的缓蚀作用;在一定量的磷酸盐缓蚀剂条件下,低浓度的海藻酸钠显著增加溶解性铜的释放,高浓度的海藻酸钠会减少溶解性铜的释放,且从新铜管释放的溶解性铜浓度高于老化10a和1.5a的铜管;在一定量的海藻酸钠的条件下,随着磷酸盐浓度的增加,溶解性铜的释放逐渐降低;在停留24h的时间中,溶解性铜的释放显著增加,其后释放逐渐趋于稳定,表明磷酸盐的存在可能阻止了Cu (OH)2转变为Cu2CO3(OH)2,从而减少了溶解性铜的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