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6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84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31.
从实验研究、数值模拟方面分别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国外学者在复杂工况下可燃性气体爆炸特性方面的研究现状及成果。根据目前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及现阶段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对今后可燃气体爆炸特性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2.
目的研究国内低轨道卫星常用的储能电源镉镍蓄电池组的充退磁效应。方法在零磁场环境下,研究不同的充退磁参数(强度、频率、波形等)与充退磁效果的关系,考察其抗磁污染的能力以及不同的退磁场对其磁效应的影响。结果镉镍蓄电池组比较容易充磁,退磁强度为4.5 m T,频率为1.5 Hz,三方向退磁效果比较好。结论提出了适合镉镍蓄电池组的充退磁参数,提高了航天器部件磁试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3.
一、样品采集与分析 在两个地区内按25×25公里的网格布点,共设土壤采样点106个,孝感地区40个点位,黄冈地区66个点位,尽量避开污染源及人为因素影响明显的地方。 样品经自然风干后,在大理石板上用木锤和木滚将其磨碎过20目筛,装入干燥洁净的玻璃瓶  相似文献   
134.
135.
136.
文章综述了脱硫废水的水质特点及脱硫废水零排放的处理工艺;介绍了预处理单元、浓缩减量单元和固化单元的成熟技术;并对5个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应用成功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电厂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选取适合本企业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37.
为了解营养盐因子对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香港株))的生长和产毒的影响,本文采用单因子实验方法,研究在不同N、P、Mn和Fe浓度条件下,链状裸甲藻生长和产毒情况。结果表明,在N浓度低于300.00 mg/L和P浓度低于20.00 mg/L的范围内,链状裸甲藻的对数生长期和最高细胞数随N、P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对数生长期可达64 d以上,最高细胞数达5.01×103/mL,Mn对链状裸甲藻生长的影响不明显,高浓度Fe和低浓度Fe均不利于链状裸甲藻的生长,最适Fe浓度为3.15 mg/L左右。链状裸甲藻产生的的麻痹性贝类毒素主要成分为C毒素(C1-2)、GTX5(B1)、dcGTX2-3和dcSTX,以低毒性的C毒素和GTX5为主。N、P、Mn和Fe浓度对链状裸甲藻所产毒素的成分种类没有影响,但可影响产毒量及各毒素成分的比例;藻细胞最高产毒量为3.3 pg STX Equal/cell,最低为0.9 pg STX Equal/cell,低P和低Mn有利于藻细胞产毒,高毒力的dcSTX在毒素中的比例也较高。  相似文献   
138.
危险物质泄漏是导致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常见原因,泄漏场地的应急响应与清理制度是污染场地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开展危险物质泄漏场地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应急响应与清理工作,可降低污染导致的健康与环境危害以及后期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成本.目前,许多国家已构建了应急响应、紧急清理和非紧急清理等基于场地污染事件严重性和紧迫性的差异化应对机制,对泄漏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尚未建立泄漏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应急响应与清理技术体系.该文通过梳理国外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应急响应与清理体系框架及关键技术,分析总结了国外泄漏场地污染应急响应与清理体系中以现场协调员为核心的多层级多部门协同机制、工作程序、调查评估方法、应急响应与清理模式、措施选择与行动备忘录制定原则等,从技术层面探讨了泄漏场地中污染的移除清理、阻控、封闭隔离与应急修复等关键技术.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提出以下建议:①建立涵盖多层级、多部门的泄漏场地污染应急响应与清理协同机制;②制定和完善污染场地应急响应与清理的决策机制和技术标准体系;③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应急响应与清理协调指挥队伍;④鼓励开展快速高效应急响应与清理关键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139.
磷酸盐和石灰对污染红壤与黄泥土中重金属铜锌的钝化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外源加入重金属铜锌硝酸盐的方法,制成铜、锌单一及复合的三级污染红壤和黄泥土(Cu 200 mg·kg-1、Zn 400 mg·kg-1),平衡2个月;分别施入磷酸盐、石灰,稳定4个月后测定土壤中有效态铜、锌的含量,以阐明磷酸盐和石灰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铜锌的钝化作用.结果表明,施入磷酸盐稳定120 d后,两种土壤中有效锌含量都显著降低,红壤中有效铜含量降低了8.3.6%,而黄泥土中有效铜含量变化不明显;施入石灰后,红壤中铜锌有效性含量降低了87.6?.3%,黄泥土中有效锌含量降低了90%,而有效铜含量最大降低幅度为47.4%.由此可见,磷酸盐对红壤中铜锌的钝化作用较强,对黄泥土中铜的钝化作用弱;石灰对两种土壤中铜锌的钝化作用都很强;磷酸盐和石灰对单一污染土壤铜锌的钝化固定作用要强于复合污染.  相似文献   
140.
N-亚硝基化合物是一类很强的致癌物,严重地危害着人的健康,因而受到环境部门与医学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它们种类多,毒性强,分布广,浓度低,挥发性差别大,又易被紫外光光解,为检测和定量带来很大的困难,一般的化学方法及色谱法都难以达到所需的灵敏度和可靠性,而“热能分析仪”(TEA)是目前公认的检测N-亚硝基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