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1.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管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数量增加很快,从1978年的34个(占总面积的0.13%)发展到了1999年的1146个(占总面积的8.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中国,认识到自然保护区应该存在下去,并且应该以可持续的方式发展[1].为了自然保护区的生存,也为了确保自然资源得到保护,发展策略和保护策略应当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12.
海洋环境中材料腐蚀数据采集处理网络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电话公网为传输栽体建立以海洋腐蚀与防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为中心辐射青岛、厦门和三亚3个海水试验站的材料腐蚀数据采集计算机网络平台。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通道电偶腐蚀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将该系统与网络平台相结合可实现远程实验数据自动采集。同时为了有效地管理、存储和实现数据的共享,研究建立了海洋环境材料腐蚀与防护数据库,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材料腐蚀数据。在分析研究大量腐蚀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反传(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灰色GM(1,1)腐蚀预测模型。从而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3.
从20份青海湖水样中,分离获得了35株中度嗜盐菌株.耐盐梯度实验表明:水体中以中度嗜盐菌为主,约占65.7%;弱嗜盐菌次之,约占25.7%;非嗜盐菌与耐盐菌相对较少,约占8.5%.采用80%乙醇法抽提中度嗜盐菌胞内的Ectoine,利用TLC和HPLC分析,结果表明:青海湖中度嗜盐菌中,大多数胞内积聚相溶物质Ectoine;在最适生长盐度下,中度嗜盐菌QHL1、QHL5、QHL10、QHL26和QHL28的胞内Ectoine含量分别为258.6μg·mL-1、325.47μg·mL-1、208.8μg·mL-1、292.31μg·mL-1和295.13μg·mL-1,以此初步获得5株具有Ectoine高产潜力的野生菌株.  相似文献   
14.
浅谈工厂的防治污染与绿化美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俊  李文军 《四川环境》1998,17(2):74-75
本文依据笔者多年来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通过实地观察与了解,结合有关资料探讨了绿化美化与防污治污和防污治污与植物成活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1994年,加拿大政府开始减少对国家公园的拨款,加拿大公园局相应进行一系列改革适应这一变化。表面看来,改革后的加拿大国家公园与中国自然保护区类似,其开支都由政府拨款和自身盈利共同承担。论文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极域管理工具分析加拿大公园局改革背景、过程和效果后指出:两国保护区管理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加拿大是在行政管理成熟发展后引入市场机制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原有行政管理优势;而中国目前还没有在保护区管理中形成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并缺少有效的法制体系和统一的行政机构规范保护区自我盈利行为,因此,必须十分谨慎地运用市场机制,以避免行政管理和市场管理两方面缺点结合,最终导致自然资源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离岸曝晒位置对纯铜热带海洋大气环境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T2铜在三亚热带海滨离岸不同距离进行24个月的大气曝晒试验,结合大气Cl~-在相应位置的沉积量及湿度变化情况,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和XRD等对其腐蚀产物形貌、成分和物相进行分析。结果 T2铜热带海洋大气腐蚀以均匀腐蚀为主,其平均腐蚀速率随离岸距离的增加、曝晒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腐蚀产物为双层结构,外层为具有疏松结构的绿色Cu_2(OH)_3Cl,内层为致密的Cu_2O。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暴露时间的延长,试样表面电解液介质中Cl~-浓度越大,T2铜腐蚀产物中Cu_2(OH)_3Cl含量增加,但腐蚀产物生成主要以Cu_2O相为主。结论腐蚀速率与盐雾沉积量与离岸距离变化关系存在差异,盐雾沉积量先升后降,在离岸80 m处有最大值,由于大气相对湿度的影响,导致T2铜腐蚀速率在离岸0 m处有最大值,在离岸80 m处有极大值。  相似文献   
17.
网络有效性:评价旅游活动对环境影响的一个新指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旅游区的游径往往是这种影响的集中体现地。游径的构建方式、空间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但目前景观生态学中相关的廊道指标不能对此做出有效的评价。论文以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研究地,克服现有廊道指标只单一考虑空间特性的局限,将廊道的空间格局与生态功能结合起来,采用运筹学的方法,提出网络有效性这个新的指标。在九寨沟案例研究地的应用表明,与传统景观生态学指标连通度和环通度相比,网络有效性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游径的利用状况,也能够较好地反映旅游的环境影响程度,从而为旅游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生态补偿的概念自提出便受到学界和政府决策者的广泛关注,并迅速成为近20年来生态保护的主要政策手段。虽然基于生态补偿的政策手段被大范围使用,但是生态补偿的相关理论却处于发展与争论的阶段,该理论的适用性及对现实问题的剖析在实践过程中备受质疑。本文梳理了生态补偿理论发展及构建的过程,将其总结为生态系统服务概念的提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的建立、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市场机制的构建三个主要阶段。已有研究更多集中在生态补偿的具体实施层面,如补偿标准、补偿方式、效果评估等方面,但是对基础理论探讨不足。本文从生态补偿理论发展及构建的三个过程,综述了目前对生态补偿理论的讨论及争议,认为在处理"社会—生态"关系的核心问题上,尤其在一些长期依赖并利用自然资源的传统地区或者民族地区,目前学术界和政策决策者均对此问题缺乏深入的理解,这也是实践中生态补偿政策未达到理想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本文提出用"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一词代替目前所使用的"生态系统服务",这一概念有助于在理论上避免忽视社会系统及社会与生态系统二者之间的关系,减少不当外部政策干预。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更好的掌握污染物的排放规律,找出主要污染源,采用自动连续采样、监测是必要的。本文介绍了锦州炼油厂污水总排水口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基本组成、仪器的选取及其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