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10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78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电化学氧化法是一种高效且环保的处理技术,在对包括阿莫西林在内的抗生素的处理上具有显著优势。向传统二维电极反应器中添加活性炭作为粒子电极,能降低系统中传质阻力,提高电流效率。探究了利用三维电极反应器处理阿莫西林模拟废水的最佳工艺,并与传统二维电极反应器和单纯活性炭吸附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三维电极反应器处理阿莫西林适宜条件为石英砂占填充粒子总体积为10%,施加电流密度为5 mA/cm2,电解质为17 mmol/L Na2SO4,溶液初始pH为5.56,此时 TOC去除率为49.1%,阿莫西林去除率为99.0%;且三维电极反应器存在电解和吸附的协同作用,使TOC去除率高于单纯活性炭吸附法和二维电极反应器去除率的加和(49.1%>22.0%+8.7%),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
高浓度柠檬酸生产废水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厌氧-兼氧-好氧工艺处理柠檬酸生产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后废水的BOD5和CODCr去除率达95%以上,出水BOD5平均值为58.5mg/L,CODCr平均值为304mg/L,pH=6~9,达到排放标准,并生产沼气供生产生活使用。  相似文献   
93.
浅谈加强医学生医疗安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安全是医院的的生命线,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尤其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一系列医疗法规的出台,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事故与纠纷的发生,已成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学生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其医疗风险意识,有助于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未来安全行医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4.
有一位患动脉硬化的老人,每天都早起锻炼身体。由于近来经常感到头晕,便晃动和摇摆颈部想使头脑清醒。结果事与愿违,头晕更加明显,甚至在活动颈部时还常常出现眼前发黑的现象。实际上,老人的这些症状是大脑供血不足所致,而活动颈部使大脑缺血更加严重,甚至影响到了眼睛的血液供应,出现眼前发黑和暂时性视力障碍等症状。令人悲哀的是,这位老人并不知道剧烈颈部活动的危害,继续剧烈地活动颈部,结果老人的症状越发严重,一周之内发生了偏瘫。后经 CT 检查证实,老人颈动脉硬  相似文献   
95.
含硅熔渣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含硅熔渣对水稻养分的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增施不同类型的含硅熔渣,可提高水稻中硅和磷的含量,降低根系、茎叶和籽粒中的氮、钾含量,增加水稻对氮、磷、钾、硅的总吸收量。不同含硅熔渣的增产效果差异较大,增产最显著的是铁渣和黄磷炉渣,分别比对照增产43.4%和31.6%,施用含硅熔渣的各处理比对照平均增产19.1%,各处理间的产量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扩散方程、Elovich方程和多项式方程均能很好地描述水稻生长期内水稻对N、P、K、Si的吸收过程,尤以多项式方程拟合最佳。  相似文献   
96.
核素示踪技术研究作为一种新的土壤侵蚀研究方法,已经在土壤侵蚀研究中获得了极大应用,并在土壤侵蚀的沉积、侵蚀、运移研究上取得许多成果.采用放射性核素作为土壤示踪剂,可以很好的进行流域尺度的范围研究,且可靠性比较高,省时省力.云贵高原在处于我国的西南地区,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缺乏较长时间的资料积累,仅通过短时间的测定,无法准确估算中长期(约50 a)的平均土壤侵蚀速率.文章应用137Cs示踪技术,并结合土壤有机碳、全氮等土壤化学物质,首次研究了云南省滇池流域土壤侵蚀的强度分异规律.1)山坡不同部位的土壤侵蚀速率大小顺序是:坡中部>坡下部>坡上部,坡位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2)土壤利用方式上看,非耕地(林地和撂荒地)的侵蚀速率小于耕地的侵蚀速率.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由于耕作措施与耕作方法的差异,也会直接影响到土壤侵蚀的速率大小.3)从土壤侵蚀模数来看,区域整体上属于轻度侵蚀.土壤平均侵蚀速率为1280.2 t·km-2·a-1,其中耕地的平均土壤侵蚀速率为1672.8 t·km-2·a-1,非耕地土壤平均侵蚀模数为1161.2 t·km-2·a-1.4)虽然是轻度侵蚀,但是随着土壤侵蚀的进行,土壤有机碳、氮等的流失,造成土地退化较为严重,这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直接的危害:滇池土壤淤积,土壤中的有机质、化肥等物质也直接随土壤流入滇池,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变差.  相似文献   
97.
糟液循环对开放式餐厨垃圾乙醇发酵的影响及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餐厨垃圾乙醇发酵糟液进行多次循环使用,以减少废液的排放量.重点考察了糟液循环对餐厨垃圾产乙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未经处理的乙醇糟液在全回流条件下,对乙醇发酵产生明显抑制,全循环4次后乙醇产量由28.4g/L 降至2.56g/L.随着循环利用次数的增加,乳酸、SS、DS和盐分均产生积累,分别达5.45、64.7、99.5和12.3g/L.为提高糟液循环次数,本研究采用2/3的糟液回流和絮凝处理后全回流的方式,其糟液循环利用7次后,前者乙醇产生量维持在25.5~35.5g/L,而后者的乙醇产量在12.2~32.4g/L.糟液2/3回流循环效果要优于絮凝处理后全回流的方式,今后需考虑两者相结合进行糟液循环的方式.  相似文献   
98.
研究化肥和有机肥配施生物炭处理下植株根际、非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和phoC、phoD基因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的规律,可为土壤磷库中难溶性磷素向植物根系可吸收的无机态磷酸根离子转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土壤中磷素有效性的提高和生物炭的农业利用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本研究以玉米秸秆和稻壳秸秆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在锅炉的安装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中.我们常常会碰到“死汽”、“死水”结构。所谓“死汽”、“死水”结构,是指与锅筒、集箱连接的某些汽水管道.由于阀门与锅筒、寨箱间的管段过长.在正常情况下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时.这段管道内是充压(锅筒、集箱内压力)的。但其介质是不流动的“死汽”、“死水”。这种结构表面看上去很正常,其实其潜在危害性,发生事故的几率较大。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不仅需要紧急停炉,还会危及人身安全。笔者就此结构谈谈其危害及防范与处理。  相似文献   
100.
餐厨垃圾含丰富有机质,是潜在的廉价优质生物质资源;丁醇是继乙醇后的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生物燃料。探索了以餐厨垃圾糖化液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取生物燃料丁醇。首先从实验室现有5株产丁醇梭菌中,优选出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NCIMB 8052作为丁醇生产菌,并考察在未添加任何营养物质,且不调节pH的条件下(简称非调控状态),以糖化液作为底物进行丁醇发酵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非调控状态发酵的丁醇产量仅为5.96 g/L,并产生"酸崩"抑制;添加0.3%(w/V)Ca CO_3提高了糖化液pH缓冲能力,可解决"酸崩"问题,并将丁醇产量、总溶剂产量及丁醇生产速率分别提高了57.8%、53.1%和90.6%。这证明餐厨垃圾做为原料用于燃料丁醇生产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