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38篇
  免费   745篇
  国内免费   4288篇
安全科学   1097篇
废物处理   727篇
环保管理   1087篇
综合类   6801篇
基础理论   1973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916篇
评价与监测   550篇
社会与环境   490篇
灾害及防治   52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642篇
  2021年   557篇
  2020年   454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467篇
  2017年   577篇
  2016年   532篇
  2015年   700篇
  2014年   979篇
  2013年   1270篇
  2012年   1111篇
  2011年   1128篇
  2010年   868篇
  2009年   829篇
  2008年   915篇
  2007年   773篇
  2006年   648篇
  2005年   485篇
  2004年   364篇
  2003年   432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305篇
  1999年   272篇
  1998年   271篇
  1997年   265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为探索河流水质模型参数新的求解方法,根据有限的实测数据,分别应用免疫进化优化算法和免疫进化优选的捕食搜索算法,对河流水质模型计算公式中的多参数进行优化。将优化得到的计算公式用于国内外若干河流的河段中DO浓度值的拟合,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将免疫进化优化算法或免疫进化优选的捕食搜索算法优化得到的水质模型参数精度不仅较高,而且相对稳定,从而为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2.
采用改性粉煤灰(MCFA)吸附糖蜜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对吸附行为和机理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MCFA投加量为30 g/L及pH为5.0的优化条件下,COD去除率为88.6%,饱和吸附量为89.7 mg COD/g MCFA。准二级方程能更好地描述糖蜜废水在MCFA上的吸附动力学。颗粒内扩散方程结果表明孔扩散并非唯一的速度控制步骤。吸附平衡表明,Freundlich等温线最符合吸附模式,为优惠吸附。D-R模式中的吸附自由能Ea值推断更可能是物理吸附而不是化学吸附。吸附热力学参数ΔG0(<0)、ΔH0(5.130 kJ/mol)和ΔS0(19.936 J/(mol.K))表明MCFA对糖蜜废水的吸附过程为可行的,自发性的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993.
基于响应曲面法优化烧结烟气脱硫灰改性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半干法烧结烟气脱硫灰进行改性研究,得到脱硫灰转化率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通过该预测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脱硫灰的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气固比等重要操作参数之间的关系,R2=0.9903。因素分析表明,反应温度对脱硫灰的转化率影响最大,同时反应温度和气固比的交互作用与反应温度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脱硫灰的转化率的影响作用相同。利用得到的改进预测模型可以计算脱硫灰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994.
探讨了竹炭粒径、加入量、溶液 pH、吸附时间、Cu2+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竹炭吸附 Cu2+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竹炭对废水中Cu2+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当竹炭粒径小于0.15 mm、加入量为 16 g/L、溶液 pH 为 6.0、Cu2+初始质量浓度 25 mg/L、吸附时间为 1.5 h 时,竹炭对 Cu2+的去...  相似文献   
995.
日本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方面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昱  刘超  杨敏 《环境工程学报》2011,5(6):1221-1226
日本开展污水再生利用工作已经有30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积累,在综合管理、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日本在再生水政策标准、生产模式、处理技术和技术经济性、安全输配和水质安全性等方面的概况进行了汇总分析,并对缺水地区--福冈、东京都和横滨的再生水生产利用实例进行了介绍,以期对我国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探讨了在非水相硝基苯污染含水层的条件下,其在含水层中的迁移及释放规律。迁移规律表明,非水相硝基苯并非在含水层中直接进行垂向迁移,而是一方面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含水层下部迁移,另一方面在地下水流的作用下随地下水同向运移,整体表现为随地下水流的侧向运移,并最终迁移至含水层底部。释放规律表明,非水相硝基苯在含水层迁移的过程中会向地下水大量释放,释放出的硝基苯在水流的作用下随地下水同向运移,污染源及迁移至含水层底部的非水相硝基苯均存在再次释放。  相似文献   
997.

Purpose  

The oxone process for azo dye decolorization has drawbacks such as difficulties with reuse, risks of secondary pollution, and high costs associated with UV irradiation.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use of oxone for decolorization in the absence of catalyst and under natural sunlight conditions (i.e., oxone/natural sunlight system) and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operating parameters (reagent dosage, initial methyl orange (MO) concentration, and initial pH) and coexisting substances (humic acid, NO3, metal ions) on the system’s decolorization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998.
采用均匀设计实验方法,研究了微波修复原油污染土壤时原油去除率与微波能耗、含水率和含炭率等因素的关系,并应用MATLAB编程拟合出经验公式。结果分析表明:微波能耗在0~288 kJ范围内,污染土壤的原油去除率随微波能耗线性增加;在含水率为6%、含炭率为4%、微波能耗从0增加到288 kJ时,原油去除率从0%增加至92.3%;含炭率在0%~4%范围内原油去除率与含炭率成线性关系,在微波能耗为288 kJ、含水率为6%、含炭率从0%增加到4%时,原油去除率从12.3%增加至92.3%;原油去除率与含水率成二次曲线关系且开口向下,微波修复原油污染土壤的最佳含水率为6.6%。研究结果对微波修复原油污染土壤技术的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9.
电絮凝处理油田生化出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减轻对后续处理中超滤膜的污染,采用电絮凝法处理油田生化出水,降低油田生化出水中的有机物含量。研究了电流强度、曝气时间和pH值对水中总有机碳(TOC)和浊度除去效果的影响以及pH值随曝气时间的变化趋势,通过红外光谱对絮凝处理前后水中总溶解固体进行了分析,优化了电絮凝的工艺条件。研究表明,当水流速度控制在50 mL/s,电流强度为2 A,500 mL絮凝出水的曝气时间为30 min时,整套絮凝工艺对TOC的去除率为48%,浊度去除率为42.9%,COD去除率为44%。  相似文献   
1000.
污泥吸附剂对3种染料吸附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以污水厂脱水污泥、锯末和焦油的混合物为原料,选择ZnCl2为活化剂制备出过渡孔发达、强度大的污泥吸附剂(S-AC)。借助BET、FT-IR等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对污泥吸附剂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吸附剂对酸性大红、中性红和碱性品红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制得的污泥吸附剂BET比表面积为358 m2/g,强度大于89%。吸附剂的动力学数据均符合伪二阶动力学方程、液膜扩散方程和颗粒内扩散方程,其中液膜扩散为吸附剂对酸性大红吸附过程的主控步骤,颗粒内扩散为吸附剂对中性红和碱性品红吸附过程的主控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