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9篇
  免费   644篇
  国内免费   2656篇
安全科学   704篇
废物处理   338篇
环保管理   517篇
综合类   4627篇
基础理论   1137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883篇
评价与监测   304篇
社会与环境   322篇
灾害及防治   33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421篇
  2021年   392篇
  2020年   335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307篇
  2017年   350篇
  2016年   335篇
  2015年   420篇
  2014年   519篇
  2013年   689篇
  2012年   613篇
  2011年   588篇
  2010年   523篇
  2009年   498篇
  2008年   484篇
  2007年   434篇
  2006年   431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徐汉友 《环境工程》2012,(Z2):420-423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不受恶劣环境的侵害,就必须对依法保护环境进行相关研究。提出了环境与健康是人类健康生存头等大事的观点,总结中国主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不足,提出新的修订措施。提出6条保护环境的新法规建议供环境保护法修订时参考应用,主要包括:1)环境与健康及保护法规的宣传教育立法;2)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环境医学防治学科立法;3)国家普及设立环境污染监测和预报系统立法;4)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扩展和延伸立法;5)国家在任何单位均应设立环境污染保护行政主管科室立法;6)国家设立外国在华企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立法。  相似文献   
992.
以杭州某体育场为例,分析该体育场收集屋面和路面雨水作为体育场绿化、田径场喷灌、跑道浇洒等水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体育场通过雨水回用达到绿色建筑节水率要求,并提高大型体育场水循环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93.
董楠  张永刚  张健雪  张旭 《环境工程》2012,(Z1):165-167
本文针对海底底质对水下噪声传播具有显著影响的现象,选取典型负梯度温度跃层,加载三个典型海底底质,即细砂底质、粉砂底质及黏土-粉砂底质,声波参数为固定值。试验定性分析了浅海海底底质对水下声传播的影响,仿真计算了海底底质对声传播的影响,比较分析了不同底质条件下声波的衰减差异,总结了不同底质对水下声传播影响的特点,并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94.
徐雪松 《环境工程》2012,(Z1):123-127
本文作者通过十年间对大型电站噪声治理工作的回顾,分析了火电设备噪声产生的机理,对火力发电设备所产生的噪声进行了综合整治,设备的进气处噪声采取安装消声器,未达到降噪标准的部分通过在发声设备外侧敷设吸声材料,通过吸声材料内耗衰减,在控制生产性噪声上已取得较好效果,对火电厂降低噪声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文章介绍了大型电站机组噪声的治理方法及取得的成效。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研究开发保温材料的隔声吸声作用,丰富其环保的内涵,先后对嘉电一期两台300MW机组、二期四台600MW机组锅炉侧磨煤机、送风机、一次风机、引风机、脱硫区域等设备进行噪声整治,合计治理面积近万平方米。采用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应用于化学精处理值班室噪声治理项目中。三期两台1000MW机组采用隔声墙有效降低厂界噪声等。浙能嘉电作为"国家职业卫生示范企业",在噪声治理方面也走在全国同行的前列。  相似文献   
995.
肖衡林  徐谦 《环境工程》2012,(Z2):313-316
随着焚烧技术在垃圾处理方式中普遍采用,焚烧产生的灰渣数量也日益增加。灰渣与飞灰中有毒的重金属及有机物质会污染土壤与地下水,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对各类垃圾焚烧灰渣的物理化学性质及重金属浸出特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介绍了灰渣的毒性分析与控制方法。通过分析可知:为了避免灰渣二次污染应该重点控制铬、镉、铍、铅等重金属和二恶英、呋喃等有机物的污染;处置后的灰渣有害离子浸出能力降低,根据灰渣物理和工程性质,可以成为再生资源充当填充材料和混凝土与沥青路面骨料等。  相似文献   
996.
通过湿法烟气脱硫副产硫酸铵生产工艺中的循环母液混凝试验,讨论母液的沉降性能,初步探讨母液被循环浓缩的程度对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自然环境加速试验方法与自然环境试验方法的等效性。方法针对6141硅橡胶,在高原、沙漠、湿热三个自然环境条件下,采用玻璃框、黑箱、强制通风玻璃框、单轴跟踪太阳4种已有自然环境加速试验装置,开展4种自然环境加速试验方法与户外暴露自然环境试验方法的对比试验,运用图形与秩和检验法分析不同自然环境加速试验方法与自然环境试验方法的等效性。结果在高原、沙漠、湿热三个典型环境条件下,采用6141硅橡胶对比开展的玻璃框、黑箱、强制通风玻璃框、单轴跟踪太阳4种自然环境加速试验与三个典型环境条件下的户外暴露试验中,其拉伸强度服从同一性能变化规律。结论在高原、沙漠、湿热三个典型环境条件下,开展的6141硅橡胶玻璃框、黑箱、强制通风玻璃框、单轴跟踪太阳4种自然环境加速试验与三个典型环境条件下的户外暴露试验具有等效性。  相似文献   
998.
三峡库区典型退耕还林模式土壤养分流失控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吴东  黄志霖  肖文发  曾立雄 《环境科学》2015,36(10):3825-3831
选择三峡库区典型退耕还林模式,包括园地(茶园)及林地(板栗)与原有坡耕地对照,观测并分析其土壤养分(氮磷)输出途径及数量情况,以评估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流域土壤养分输出的影响.结果表明:1退耕后土壤养分氮磷年流失量(包括随泥沙和地表径流流失的量)减少;总氮(TN)年输出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坡耕地(2 444.27 g·hm-2)茶园地(998.70g·hm-2)板栗林地(532.61 g·hm-2);总磷(TP)为坡耕地(1 690.48 g·hm-2)茶园地(488.06 g·hm-2)板栗林地(129.00 g·hm-2);与坡耕地比较,退耕还林模式(园地、林地)总氮、总磷年输出载荷分别减少了68.68%和81.75%.2茶园地、板栗林地与坡耕地相比,土壤养分速效态氮流失量明显减少,硝态氮(NO-3-N)输出总量依次为坡耕地(113.79g·hm-2)茶园地(73.75 g·hm-2)板栗林地(56.06 g·hm-2);铵态氮(NH+4-N)养分输出次序为茶园最大(69.34 g·hm-2),坡耕地次之(52.45 g·hm-2),板栗林地最小(47.23 g·hm-2).3硝态氮、铵态氮主要通过地表径流输出,所占总量比例分别为91.4%和92.2%;总氮和总磷主要通过泥沙输出,所占总量比例分别为86.6%和98.4%.通过退耕还林等措施,该地区地表径流以及土壤侵蚀输出明显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99.
张玉秀  马旭  廖晓勇  阎秀兰  马栋  龚雪刚 《环境科学》2015,36(12):4623-4629
超富集植物蜈蚣草能够累积土壤环境中的砷,为探明蜈蚣草植株中芘的赋存特征及其与砷的相互作用,采用双光子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检测观察芘在该植物中赋存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添加芘导致蜈蚣草各部位砷含量显著降低,其中叶部和茎部砷含量下降幅度达35%左右,根部砷含量减少20.5%.芘的添加使得植物各部位三价砷比例下降,五价砷比例升高,蜈蚣草叶部三价砷和五价砷赋存浓度下降幅度最大,下降幅度分别为42.2%和32.49%.添加砷可促进蜈蚣草根部和茎部中芘的积累,每株分别增加了9.8μg和139 ng,但对叶部中芘的积累无显著影响.芘主要分布于蜈蚣草细胞膜与细胞内部的细胞器膜结构及细胞核核膜附近,但细胞质中芘的含量较少,茎部韧皮部与皮层以及叶部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中几乎没有检测到芘.  相似文献   
1000.
多环芳烃在岩溶地下河表层沉积物-水相的分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蓝家程  孙玉川  肖时珍 《环境科学》2015,36(11):4081-4087
利用实测老龙洞地下河水中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实际浓度,获取了溶解相-沉积物中PAHs的分配系数Kp值.研究了老龙洞地下河PAHs在水相和沉积物中的质量浓度变化及其在水相和沉积物间的分配.研究结果表明水相和沉积物中PAHs质量浓度分别为81.5~8 089 ng·L-1,平均值(1 439±2 248)ng·L-1和58.2~1 051 ng·g-1,平均值(367.9±342.6)ng·g-1;PAHs组成均以2~3环为主,但沉积物中明显富集高环PAHs.沉积物-水相Kp值分布在55.74~46 067 L·kg-1范围内,随PAHs环数的增加而增大.沉积物-水相中实测的有机碳分配系数(lg Koc)大部分高于预测值上限,PAHs强烈吸附在沉积物上.lg Koc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 Kow)呈较好的线性自由能关系(R2=0.75),但其斜率小于1,推测地下河沉积物对PAHs化合物的吸收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