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3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总量控制是我国“九五”期间重点推行的环境保护制度,它是在浓度控制制度实行多年,环境保护效果不十分理想的背景下提出的,旨在通过控制地区和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来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我国现阶段实施总量控制技术路线有两点依据,即环境质量要求.技术和经济条件。一个目标,即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两种方法,即环境规划方法——容量总量控制,最佳实用方法——目标总量控制。根据国内外的总量控制实践和我国的实际,在目前总量控制实施的初级阶段,一般都采用最佳实用方法——目标质量控制为主导的技术路线。但是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是…  相似文献   
32.
嫩江—齐齐哈尔江段几种蚌类重金属残毒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嫩江几种蚌类不同部位重金属残毒分析,得了3种蚌类中背角无齿蚌的富集能力最强,不同部位中,足对总汞的富集能力强,外套膜对镉的富集能力最强,而鳃对铅,铜,锌富集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3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了柳州市大气颗粒物样品中的PAHs,比较了柳州市各区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差异以及不同季节对多环芳烃含量的影响,讨论了其分布规律及污染源.  相似文献   
34.
UASB的主要设计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UASB的主要结构、外型尺寸、和三相分离器等方面的设计要点及经验参数。  相似文献   
35.
路面雨水污染物水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目前我国公路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对路面雨水污染物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6.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通过生产与消费活动作用于环境。人类的生产活动,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源,再将其变成社会所需的物质,与此同时,生产和消费活动又以“三废”形式把多余的物质和能量排入环境而造成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后,又反作用于人类。这样,物质流、能量流和同时以各种不同表  相似文献   
37.
38.
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是生物多样性研究及草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2012 年野外实地调查数据,对蒙古高原乌兰巴托—锡林浩特草地样带上植物物种类型和数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规律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蒙古高原样带上共有33 科103 种植物,蒙古国有29 科87 种,中国内蒙古地区有22 科62 种.中国内蒙古境内植物物种数量的绝对数值低于蒙古国,但中国内蒙古境内的垂向百米物种数、百公里物种数及多年生物种占全部物种比例、可食性牧草物种占全部物种比例等指标均高于蒙古国境内的相应指标;②样带上植物物种总数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U字形;具体到不同物种,则其分布形态略有差异:禾本科物种数量由北向南逐渐增多,菊科植物物种数量由北向南逐渐减少,豆科植物及杂类草的物种数量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U字形;③多年生植物与可食性牧草数量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U字形;一年生植物则呈现不明显的倒U字形,非可食性植物在整个样带上则变化相对平稳,南北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39.
低碳试点是实现中国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探索和推广工业化与城镇化过程中低碳建设的做法及经验。客观评估低碳省区试点政策效果,有助于更好积累和推广省级层面的低碳建设经验,进而全面推进绿色化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作者基于2000—2017年中国26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从人均碳排放和碳强度两个方面,对辽宁、广东、陕西、湖北、云南和海南等6个“低碳省区”试点政策的净碳减排效应进行分析和评价,并通过安慰剂检验和双重差分(DID)估计对政策效应的稳健性进行验证和补充分析。研究发现:低碳省区试点政策下,辽宁和湖北的人均碳排放和碳强度均显著下降,即政策效应双有效;广东和云南的人均碳排放显著下降,而这两个省区的碳强度变动并非源于低碳试点政策;低碳省区试点对陕西和海南的碳减排均无效,相反,这两个省区的碳强度以及陕西的人均碳排放显著上升。分析认为,导致各省区净碳减排效应异质性的因素有以下四点:①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越低,越有利于人均碳排放控制;省区经济水平越高,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越高,越有利于碳强度控制。②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叠加有效促进碳减排。③政策实施前,省区人均碳排放和碳强度指标越低,其减排空间越小,减排难度越大。④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惯性作用会长效推进碳减排。有鉴于此,提出以下建议:在省级层面合理布局低碳产业,特别是低能耗、低排放的第三产业,有效降低能源消费;推动人均碳排放和碳强度较高的省区率先减排;加大对经济欠发达省区的节能减排资金与技术支持;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与完善,形成长效的低碳发展机制,实现生态绿色和经济增长和谐共赢。  相似文献   
40.
GC-MS检测济南市东部空气中气相与颗粒物上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GDX-101吸附剂和玻璃纤维滤膜(GF)同时采集气相和颗粒物上有机污染物,样品经提取分离后用GC-MS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物上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都高于气相,工业区空气中有机污染较生活区严重,仍以燃煤、燃油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