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5篇
  免费   467篇
  国内免费   837篇
安全科学   426篇
废物处理   55篇
环保管理   279篇
综合类   2083篇
基础理论   468篇
污染及防治   105篇
评价与监测   180篇
社会与环境   169篇
灾害及防治   10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贮存条件下的性能变化趋势和寿命评估。方法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开展四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热氧老化试验,按试验周期定期取样开展冲击性能测试,对试验数据采用寿命预估方法进行处理,对材料性能进行预估。结果通过数据计算分别得到我国热带海洋、干热沙漠等典型气候条件下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贮存寿命分别为17.21~35.89年。结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贮存性能,在较为严酷的热带海洋气候和给定的失效判据条件下,寿命预计为17.21年。试验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以较好地预计材料的性能变化趋势和开展寿命评估。  相似文献   
22.
以株洲市攸县某矿业公司"5·7"重大中毒窒息事故的环境应急监测为例,详细阐述了该事故开展应急监测的全过程。针对锁定污染因子、查找污染源、判断污染团的扩散趋势以及监控敏感点的安全等监测目的设计监测方案。通过监测数据分析确定事故特征因子为CO,其周边环境空气中浓度随着与抽风口距离的增加而快速下降,监测到附近居民区环境空气质量未受事故影响。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国内外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总结了现行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在体制机制、技术体系、应用支撑和数据共享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十四五"期间农村环境质量监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指出"十四五"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根据环境管理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新要求,构建了包括村庄、区域和流域3个层次及涵盖空气、地表水、饮用水、土壤、生态、污染点源和面源等监测内容的"十四五"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以期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4.
为提高水中臭氧(O_3)浓度检测方法的普适性、准确性和便捷性,提出了一种新的非接触式的水中O_3浓度检测方法。基于亨利定律(Henry’s Law),采用电化学方法,建立空气中O_3浓度与水中O_3浓度的回归方程,从而推导出水中O_3浓度。实验结果显示,水体O_3传感器的检出限为0.02 mg/L,检测上限为0.40 mg/L,可决系数R~2为0.998 9,相对误差最大值为7.05%,相对标准偏差最大值为2.82%。实际样品检测显示,水体O_3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与O_3快速测定试剂盒(DPD法)的检测结果完全吻合。该方法不但综合了智能传感器的小型化、网络化、实时测量等特性,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响应快,适用于水体中O_3浓度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5.
A total of 198 agricultural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Zhangjiagang and Changshu in Southern Jiangsu for analysis of 13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in order to assess the levels of pollution, sources, area distribution, and potential risk for the environment. All methods were rigorously tested and an adequate quality control was ensured. Only one site had no PCBs residues, and the highest total PCBs concentration in the surface soils was 32.83 ng/g.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in all the soil samples was 4.13 ng/g, signaling low-level pollution. Tetra-, penta-, and hexa-chlorinated biphenyls were dominant species in soil samples,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75% ofΣPCBs in the soil samples. PCB118 was the most abundant congener in all the samples. The PCB118 was about 20% ofΣPCBs.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showed only a weak correlation with the levels of all PCB congeners, in which a better correlation was noted for the more volatile lighter PCB congeners than for the heavier homologue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sources and land use seemed to influence the levels of PCBs.  相似文献   
26.
广州市32种水产品的Se含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酸消解,原子荧光-氢化物发生法测定了广州市部分市售水产品中Se的含量,由标准物质(GBW 08551猪肝)和回收率控制检测质量.结果表明,不同水产品中Se含量有较大差异,含量范围为(34.-1117.)×10-9,平均含量为(345.±149.)×10-9,不同类型水产品中Se含量变化特征是:甲壳类(544.±107.)×10-9>海水鱼类(392.±86.)×10-9>软体类(244.±89.)×10-9>淡水鱼类(238.±97.)×10-9.  相似文献   
27.
赣南早元古代中深变质岩地层时代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育在赣南地区的寻乌岩群,为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前人归属寒武纪。在1:5万小江图组区调工作中,通过岩石地层、变质变形构造特征及侵位于其中的片麻状花岗岩同位素年代地质学研究,将其时代重新厘定为古元古代。这一认识为探讨华夏古陆结晶基底及华南大地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8.
含湿Ca(OH)2颗粒脱硫反应特性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半干法脱硫装置中脱反应主要表现为湿Ca(OH)2颗粒与SO2的反应,在液相反应溶解和传质理论基础上,通过对含湿Ca(OH)2颗粒内反应机理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含湿Ca(OH)2颗粒相比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9.
斜管沉淀池应用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管沉淀池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污水物化处理工艺。针对实际应用所遇到的问题,如沉淀池进口布水不均匀,致使出水水质下降,从沉淀的基础理论,通过水力学的分析,较深入地说明了斜管沉淀池矾花泛起,水质恶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应用斜管沉淀池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分析变速器壳体驻车耐久试验的失效根本原因,对变速器壳体进行低周疲劳优化设计.方法 首先排查壳体的化学成分、铸造质量,排除材料和工艺引起失效问题的可能性,然后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驻车轴孔的最大拉应变、驻车工况壳体变形、轴孔接触区域.根据局部应变分布特征,提出驻车轴修形的优化方案,并且根据壳体材料的低周疲劳参数,确定Coffin-Manson模型,并根据该模型预测壳体驻车轴孔优化前后的疲劳寿命.结果 驻车轴孔的最大拉应变高达0.95%,确定应变过大是导致壳体失效的根本原因.驻车轴度修形的优化方案将最大拉应变降低到0.40%,塑性应变占比由42%降低到5%,疲劳寿命的预测值由原来的175次提高到7980次,满足试验循环次数1000次的要求,最终优化物理样机通过了驻车耐久试验验证.结论 使用的Coffin-Manson模型参数能准确地预测变速器壳体的低周疲劳寿命,驻车轴小角度修形优化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局部应变过大的失效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