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5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96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7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41.
机械化学法降解2,4,6-三氯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属氧化物为磨料,在常温常压,行星式球磨机转速500r/min条件下,通过机械化学法降解2,4,6-三氯苯酚(TCP)。用气相色谱测定产物中剩余TCP含量,电位滴定法测定各反应阶段产物中游离氯离子含量,X射线衍射仪检测各金属氧化物磨料的晶粒尺寸和形状。结果表明磨料对TCP的摩尔配比越大,TCP降解率越高,当MgO与TCP摩尔配比为80:1时,TCP降解率达98.36%;6h后游离氯离子含量占投料TCP中总氯含量的76%,有>2/3的有机氯已转化为无机氯;不同磨料中,碱土金属氧化物对TCP降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2.
根据反硝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筛选到一株具有反硝化能力的菌株,鉴定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该菌株与生物活性炭污泥共培养,得到复合反硝化菌群,并对反硝化菌群的生化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菌群污泥生物显微照片呈不规则颗粒状,SVI为38~55mL/g,VSS为2.0g/L,无丝状菌存在;具有明显的反硝化NO3--N,NO2--N能力,容积负荷可达0.9kgNO3--N(/m3·d);单独NO3--N,NO2--N反硝化曲线基本相似,NO3--N,NO2--N共存基质反硝化过程存在底物竞争关系,但不发生NO2--N抑制反硝化效应;在DO<0.5mg/L条件下,反硝化效果良好;复合菌群可以在pH为9.3条件下发生良好反硝化反应而不受到pH抑制。  相似文献   
143.
利用流动注射分析方法(FIA),建立了水样的化学耗氧量(COD)在线测定实验系统。采用K2C42O7和H2SO4溶液作为载流液,合适实验温度为170℃,压力为0.8MPa,吸收波长选择605nm。分别对低浓度、高浓度及高色度样品对应标准曲线进行了绘制。方法的相对误差为-2.7%~2.1%,相对标准偏差为1.02%~1.45%,回收率为98.5%~101.5%,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相似文献   
144.
微波催化氧化修复技术处理有机氯污染土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催化氧化修复技术处理常州某农药厂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和南通某化工厂有机氯污染场地土壤,考察不同参数条件下实验装置对污染土壤的处理效能。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18kW、微波辐射时间20min、土壤处理量400kg/h、土壤含水率15%、活性炭添加量0.03kg/kg的最佳条件下,实验装置运行稳定,有机氯农药污染土壤中氯丹去除率可达70%左右;有机氯污染土壤中邻二氯苯、石油烃总量、1,2-二氯乙烷、苯酚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9.98%、91.29%、98.52%、74.74%。研发的污染土壤微波催化氧化修复技术及实验装置对有机氯污染土壤的修复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45.
利用江苏省69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80~2012年的气象资料,采用适当的方法定义了霾时概念,讨论了重度、中度、轻度及轻微霾时数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霾灾害特点,以区县为评估单元,综合考虑了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载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因素,选取中度霾时数、重度霾时数、水域面积、植被面积、人口密度、公路里程、公共财政支出、每万人拥有医生数等8个因子作为评估的主要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霾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并借助于GIS分析工具,进行了霾灾害风险区划  相似文献   
146.
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疏散二级灰关联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层建筑内人员集中,垂直疏散距离长,烟气垂直方向扩散快,火灾情况比一般建筑内的复杂,因此需要对其火灾时的安全疏散进行评估.通过比较几种安全评估模型,根据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用灰关联评估方法建立了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疏散二级灰关联评估模型,对评估模型标准参考矩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因素权重的选取方法.该模型通过比较样本矩阵和标准参考矩阵的关联度,划分安全等级,并在评估对象中找出影响安全疏散的关键因素,指出薄弱环节,量化改进方案,然后在改进的基础上评估样本的安全疏散等级,再找出改进措施,直到目标系统样本的安全疏散评估等级达到安全等级.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7.
考虑支座约束影响的网架结构抗火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高温下钢材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非线性变化对网架结构承载力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支座约束对网架结构抗火性能的影响.采用温度增量加载方法对受支座约束的网架结构在非均匀温度场巾的力学反应全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网架结构在大空间建筑火灾升温过程中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时的临界温度.在对影响临界温度的参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支座约束刚度、网架结构抗剪刚度与整体抗弯刚度比、荷载比、温度场非均匀程度及网架结构平面几何尺寸对网架结构临界温度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考虑支座约束影响的正放四角锥网架结构临界温度的实用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8.
从我国节能减排的政策出发,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已关停的小火电机组容量、机组装机范围、企业分布等特征,以及其节能降耗与环保效果。预测了“十一五”关停小火电机组容量,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9.
为研究磺胺甲恶唑对斑马鱼胚胎/仔鱼的早期发育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将受精2h的斑马鱼胚胎暴露在不同浓度的磺胺甲恶唑水溶液中,观察斑马鱼胚胎死亡率、孵化率、仔鱼心包囊肿率、心跳数、体长以及仔鱼内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磺胺甲恶唑对斑马鱼胚胎/仔鱼120h的急性毒性半数致死质量浓度(LC50)为1 250.5mg/L;斑马鱼胚胎孵化率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96h胚胎孵化率抑制的半数有效质量浓度(EC50)为1 299.7mg/L;当暴露质量浓度≥1 500mg/L时,斑马鱼胚胎患心包囊肿率明显升高,呈现剂量—效应关系;经磺胺甲恶唑暴露96h的斑马鱼仔鱼30s心跳数及120h斑马鱼仔鱼体长总体降低;10~(-2)mg/L磺胺甲恶唑染毒96h后,即观察到斑马鱼仔鱼细胞出现明显的氧化损伤,过氧化氢酶的酶活性受到显著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被显著诱导,MDA含量显著增加。研究表明,磺胺甲恶唑暴露对斑马鱼胚胎细胞产生了明显的损伤,进而可能影响斑马鱼仔鱼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0.
中国沿海三省主要饮用水源有机物监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固相萃取、吹扫捕集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江苏、浙江、山东省的21个主要地表饮用水源、126份水样中的25种VOCs、38种SVOCs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有19种VOCs、10种SVOCs至少在一个水源地多次被检出,其中挥发性氯代烃、苯系物、氯代苯类、酚类、硝基苯类、酞酸酯类、农药为中国或美国环境保护局提出的"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最高检出量为27.79μg/L。三省主要地表水受到有机物轻度污染,水体中VOCs、SVOCs含量尚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限值,工业废水排放及农田雨水径流是地表水有机物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