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71篇
综合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民航业的迅猛发展,风险管理在保障管制系统安全运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危险源识别的有效性会直接影响风险管理的可靠性.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思想,以过程作为危险源的基本单位,识别出管制系统运行中的过程,进而构造出管制系统运行中的潜在危险源集合.引入雷达图法并改进其画法,提出用周长来度量面积的方法对评价向量进行改进,提高评价结果稳定性.根据管制系统运行的特点构造了危险源评价函数和识别方法.通过识别算例定量地从潜在危险源集合中识别出危险源,从而验证了该识别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对空管系统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科学地控制终端区管制系统的风险,基于运行分析法识别出终端区管制系统的风险因素,提出将终端区管制系统的风险控制策略进行量化表达,再运用加权欧氏距离聚类分析方法对风险因素聚类分析,建立了基于整数规划的风险控制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对某终端管制中心的风险进行控制,得到了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案,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4.
先对ADS-B提供监视服务进行事故树的分析,层层分析碰撞事故发生时的中间事件和基本事件,对基本事件进行赋值,同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最小割集、最小径集、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通过临界重要度选择防范措施和工作重点,通过计算公式对顶事件进行概率计算,通过计算出的碰撞风险值与安全目标对比,得出ADS-B提供监视服务的情况下,碰撞的风险值远远小于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最小安全目标,最后得出结论证明ADS-B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未来多架物流无人机飞行在同一航线可能引起的安全冲突问题,提出规划无人机之间的安全间隔以规避运行风险.根据无人机在地面控制系统监控下的飞行特点,结合位置误差概率模型,综合考虑无人机定位误差、速度误差以及侧风的影响,依次建立无人机之间纵向、侧向和垂直方向的碰撞风险评估模型,并得出ICAO安全目标水平下的最小安全间隔.选...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推动民航飞行流量跳跃式增长,对管制系统安全目标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控制管制系统运行风险成为研究重点.针对这一目标,提出了管制系统的风险控制系统概念,引入折叠突变模型,通过分析管制系统风险事故统计数据确定系统突变特征及人、机、环、管4种因素耦合风险对系统状态的影响程度;基于Van der Pol-Duffing方程,应用多尺度法对耦合风险分岔导致折叠突变的影响参数进行研究,设计管制系统内部阻尼调节系数和外部影响因素幅值系数两个风险控制器,确定风险控制要素.结果 表明:人为因素耦合风险对管制系统的影响程度最大;设计的风险控制器具有可行性,能够抑制折叠突变发生,保证管制系统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
选取DA-40D型为典型机型,于2019年12月5日~8日在辽宁省朝阳机场开展飞机在推力功率为13%、37%、52%、73%和100%的5种工况下颗粒物(PM)、黑碳(BC)、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5种推力功率下PM粒子数浓度在大推力工况中峰值位于0.25和0.3μm处,小推力工况峰值不明显,且PM1/PM10达99%以上.该款发动机排放PM2.5、BC和TVOC排放质量浓度随推力上升均呈现升高的趋势,浓度分别在129.8~1039.4,18.3~291.9和311.6~7343.2μg/m3,排放浓度快速增加分别出现在全推力、中/全推力以及中等推力区间.通过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发现发动机进气总共压力对于PM2.5和BC浓度影响最大,而TVOC浓度主要受冷却液温度影响.通过构建飞机LTO飞行模型,结合排放强度拟合及飞机性能参数计算,确定PM2.5、BC和TVOC在LTO过程的排放因子分别为25.91,6.98和71.26μg/LTO...  相似文献   
8.
9.
10.
为保证小型旋翼无人机近距编队悬停状态的安全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横向和纵向间隔双机悬停流场特征和气动参数变化规律,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数值仿真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内部旋翼间的气动干扰会导致整机单旋翼拉力降低、扭矩增大,使整机气动效率下降;当双机无横向间隔时,双机下洗流场保持对称,同时2股下洗流叠加,呈现较明显的横向扩张趋势,此时后机所受气动影响主要为拉力损失,当纵向间隔大于5 D时,该影响基本消失;当横向间隔X=1 D时,位于尾流区一侧的旋翼拉力减小,后机所受俯仰力矩作用显著,无人机有侧翻风险;横向间隔X≥2 D时,2机之间气动干扰较弱,为较安全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