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0篇
综合类   52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夏季持续高温天气对北京市大气细粒子(PM2.5)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在1999-06-23北京市出现长达13d的持续高温期间对细粒子(PM2.5)质量浓度进行了观测.数据表明,持续高温期间细粒子质量浓度比非高温期间要高出2~3倍.但是通过对持续高温期间的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还是很利于污染物扩散.进一步分析同步监测的O3浓度、颗粒物中SO42-的粒径范围及其含量等数据,发现夏季持续高温期间活跃的光化学反应应该是北京市细粒子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大气细粒子的来源分析   总被引:90,自引:12,他引:78  
细粒子(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污染是许多城市重要的大气环境问题.从1999年至2000年对北京市细粒子展开了4次采样和化学分析,有效采样天数为40d.利用正定矩阵分解(PMF)方法对细粒子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化学成分包括EC(元素碳)、有机物、SO42-、F-、Cl-、Fe、Ca、K、Mg、Al、Na、Zn、Mn、Ti、Pb、Ba和P等17种.发现主要来源有6类:地面扬尘、建筑源、生物质燃烧、二次源、机动车排放和燃煤.  相似文献   
3.
黄河流域河水氮污染分析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黄河水系干、支流1980-1990-1997-1999年河水氮污染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自流域上游至下游,各主要支流河水氮污染有增加的趋势,造成干流河水氮污染沿程亦呈增加的趋势;(2)点污染对黄河干、支流河水氮污染的贡献较大,但在1990-1997年间,流域河水氮污染的点源/面源之比有降低的趋势,干流潼关站河水中总氮的点源与面源之比由1990年的2.7降至1997年的1.8;(3)黄河干、支流河水氨氮、总氮的含量在1980-1990-1997-1999年间存在明显的加速上升趋势,主要是由流域废污水排放量和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4.
餐饮油烟是大气有机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本研究在深圳市内选择了西餐、茶餐厅、职工食堂和韩式料理这4种类型的餐馆,通过对这4类餐厅的外场采样,分析各类型餐厅油烟中有机颗粒物的化学组成,筛选了餐饮油烟污染源的有机特征组分.结果表明,各餐馆排放的PM_(2.5)中,有机物占60%以上.在所有定量的有机组分之中,脂肪酸含量最高,其次是二元羧酸和正构烷烃,而多环芳烃、甾醇和单糖等有机组分的含量较低.颗粒物的有机组成特征受到菜系的影响,西餐厅和韩式料理排放脂肪酸、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等有机物含量较高,但却排放了低含量的甾醇和单糖,茶餐厅和职工食堂则相反.餐饮源颗粒物中Fla/(Fla+Pyr)和LG/(Gal+Man)的比值受菜系影响较小,也区别于其他污染源的特征比值,可以作为餐饮源潜在的示踪物.餐饮源为深圳市大气颗粒物贡献了大量的脂肪酸和二元羧酸.  相似文献   
5.
应用GCMS-QP2010对深圳2015~2016年4个季节大气56种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s)进行在线监测分析.从成分来看,四季总NMHCs平均浓度为23.6×10-9,呈现出冬季 > 秋季 > 夏季≈春季的变化特征,其中烷烃比例最高(65.4%~74.7%),其次是芳香烃(13.3%~21.7%)和烯烃(7.1%~11.6%),丙烷、甲苯、乙烷、正己烷、正丁烷、乙炔、2-甲基戊烷、异丁烷、乙烯和3-甲基戊烷是浓度最高的10个物种.相关性和日变化分析表明,深圳大气中NMHCs受到机动车、溶剂挥发相关工业源以及植物释放等多重来源的共同影响,其中甲苯、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和正己烷受工业源影响最为显著,而异戊二烯主要来自于天然源.  相似文献   
6.
大气过氧化氢及有机过氧化物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HPLC柱后衍生荧光法测定了5、6月份中关村地区大气中的H2O2和有机过氧化物,除H2O2外,共测出了7种以上有机过氧化物。有3种通过HPLC色谱保留时间得到了鉴定。分别是甲基过氧化氢,羟甲基过氧化氢和乙基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特征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采用预浓缩—GC-MS方法分析了北京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组成,共检测出108种,其主要成分是饱和烷烃(33%)、芳香烃(21%)、烯烃(16%)、卤代烷烃(20%)、卤代烯烃(9%)和卤代芳香烃(1%),总VOCs平均质量浓度为(163 7±39 0)μg m3。更重要的是,在检出物中有54种是有毒有害的物质,主要成分是苯系物和卤代烃,其中苯,甲苯,丙烯,1,3-丁二烯,氯乙烯和1,2-二氯乙烷是含量最高的组分。   相似文献   
8.
大气OH自由基浓度的测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水杨酸浸渍膜捕集大气OH自由基,生成的主要荧产物2,5-二羟基苯甲酸由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推算得到大气OH自由基浓度,根据此原理建立了大气OH自由基测量方法,对北京市夏季晴朗条件下大气OH自由基浓度进行了测定,得到其浓度范围为0.4×107~5.5×107个/cm3,最大值为5.5×107个/cm3,并讨论了污染大气中较高OH自由基浓度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基于珠三角大气超级站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PM2.5、PM2.5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组分及其重要气态前体物等参数的逐时在线监测结果,揭示当地大气PM2.5中二次无机组分与其气态前体物的相互作用,以及PM2.5理化特性与成因的季节差异。结果表明,观测期间,PM2.5、PM10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64.2、105.1μg/m3,PM2.5在PM10中所占比例(PM2.5/PM10)平均为61.1%。SO2-4、NO-3、NH+4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6.6、9.0、10.2μg/m3,3者之和(SNA)占PM2.5的比例(SNA/PM2.5)平均为55.8%,体现了二次转化对珠三角地区PM2.5污染的重要影响;不同季节,SNA/PM2.5为46.0%~64.3%,夏季最低,冬季最高,其中SO2-4、NH+4对PM2.5的贡献相对稳定,NO-3贡献的季节差异较大;秋、冬季各项观测参数浓度的日变化规律相对明显,夏季除HNO3和NH3外,多项观测参数在低浓度水平波动,日变化规律不明显;珠三角大气中具有足量气态NH3以中和硫酸盐和硝酸盐,PM2.5中NH+4、SO2-4、NO-3主要以(NH4)2SO4和NH4NO3形式存在;本研究站点夏季的硫氧化率和氮氧化率均高于广州市,这充分体现了该站点的区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过氧自由基是大气中重要的氧化剂 ,其浓度的测定对于深入理解大气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 ,论述了大气过氧自由基测量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带基体分离的电子自旋共振技术、远红外及毫米波发射光谱技术、激光诱导荧光技术以及化学放大法等常用测量方法及测量结果 ,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