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10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1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絮凝双层滤料过滤处理含油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机电和机械加工行业排水中含油废水的特性 ,提出了微絮凝双层滤料过滤法处理工艺。通过实验 ,肯定了其良好的除油效果 ,并对影响除油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 ,确定了处理工艺流程及合理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2.
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概况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好氧生物氧化过程中通过控制反应器内 DO浓度、C/N比、污泥负荷的条件下 ,观察到较明显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 ,可使硝化、反硝化速率都得以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EM菌强化SBR脱氮除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重点讨论了有效微生物群(EM)在SBR反应器中对生活污水的TP,NH3-N和TN和TN的去除效昆,结果表明,当EM投加量(VEM/V污水)为1/1000-1/1000时,能显著提高SBR工艺对TP,NH3-N和TN的去除率和降解速度,具有节能降耗的优点,当EM投加量(VEM/V污水)在1/1000-5/1000范围内,TN的去除率随EM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我国地漏的现状与问题,并结合SARS病毒在香港淘大花园传播的原因,说明了地漏安全问题的严重性。根据香港城市大学的实验,提出了利用洗脸盆排水保护地漏存水弯水封,从而解决地漏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5.
生物陶粒反应器的氢自养反硝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丹  王弘宇  宋敏  杨开  刘晨 《环境科学》2013,34(10):3986-3991
利用氢自养反硝化生物陶粒反应器处理硝酸盐废水,探讨了生物陶粒反应器中氢自养反硝化生物脱氮的实现过程.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进水硝氮负荷、进水pH值、温度、供氢量等因素对反应器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和48 h时,反应器对硝酸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4.54%和97.47%.在水力停留时间为5~16 h时,NO-3-N去除率随水力停留时间的缩短而降低;进水NO-3-N浓度较低时,NO-3-N的降解速率随其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当NO-3-N浓度大于110mg·L-1时,氢自养反硝化反应受到抑制;中偏碱性环境较酸性或碱性环境更利于反应器对硝酸盐的去除;反应器有较宽的温度适应范围,最适温度为25~30℃;当反应器供氢不足时,脱氮效果明显降低,表明了氢自养反硝化菌对氢气利用的专一性.在整个运行阶段,出水中亚硝酸氮浓度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6.
不同进水条件对SBR工艺脱氮除磷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人工配水,研究进水在不同pH值,碳源类型,碳氮比条件下,厌氧/好氧/缺氧(A/O/A)sBR工艺对生物法脱氮除磷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进水条件对反应器的影响较大,当pH值为7.5,乙酸钠为碳源,碳氮比为1.4时,反应器运行效果最佳,系统对PO43--P,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28%,99.5%.N...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水环境安全状况进行有效评价,建立了以改进AHP法赋权的综合指数法为核心内容的区域水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并结合动态趋势分析法对河北省区域内1999-2006年的水环境安全状况进行了动态发展趋势评价.结果表明,在评价时间段内,河北省水环境安全状况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水量安全度波动较大,这说明水量安全问题是河北省水环境安全的最薄弱环节,是制约河北省水环境修复的核心要素.该方法的应用可为区域水环境的修复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废水除磷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 ,人们越来越重视污水除磷技术。本文介绍与评述了化学和生物两种除磷方式及其除磷机理和工艺 ,并着重介绍了生物除磷的现状、发展和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9.
尚宇  周毅  廖安意  方正 《环境科学》2018,39(8):3696-3703
为研究雨水管道沉积物的沉淀特性和污染物含量特征,在武汉市对建筑(包括住宅小区)、道路和绿地3种用地类型的雨水管道沉积物进行采样和分析.沉速测试结果表明,高沉速颗粒在沉积物中所占比例较大,建筑和道路中沉积物的沉速分布相对稳定,建筑、道路和绿地中沉速大于3.00 cm·s-1的颗粒占比依次递减.粒径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粒径分布范围较广,大多集中在13~628μm范围内,且同种用地类型沉积物粒径分布差别很大.按沉降速度将每份沉积物样品分为7组,分析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与沉降速度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沉速大于3.00 cm·s-1和小于0.025cm·s-1的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较低,但高沉速沉积物中污染物总量较多.对沉积物样品整体而言,各用地类型COD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绿地道路建筑;道路雨水管道沉积物中氮含量较低,其余两种用地中含量接近;建筑区雨水管道沉积物中磷含量较高,其余两种用地中含量接近;COD∶TN在(51~89)∶1之间,COD∶TP的值在(102~186)∶1之间.  相似文献   
10.
以机械脱水后的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污泥电渗脱水的可行性及微氧化对其的影响。试验表明,电渗脱水过程前30min内污泥含水率下降迅速,之后基本保持稳定。经Matlab拟合发现,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与高斯函数(二维)高度吻合(R~2>0.99)。经微氧化处理后,污泥的带电性能和脱水性能得到改变,污泥电渗脱水效果得到改善,且微氧化时间越长脱水效果越好,但改善幅度减小。此外,污泥电渗脱水过程的耗电量和阳极腐蚀量均明显减小,当微氧化时间为2 d时,脱水后所得泥饼的含水率为48.3%,耗电量和腐蚀量分别为84.3 kW·h/t和10.0 kg/t。但微氧化超过3 d时会造成污泥颗粒表面干硬化,不利于能耗的降低,耗电量和腐蚀量略有回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