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16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合成了适合处理含硫废水的固相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活性及对实际废水的处理效果,开了含硫废水处理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生态滤池处理城市污水小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滤池(MEEF)是利用由微生物和蚯蚓为代表的微型动物共同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对城镇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处理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采用单层滤池和复合床滤池进行实验,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对生态滤池和无蚯蚓滤池的运行效果进行了比较。运行初期,生态滤池的出水水质稍优于无蚯蚓滤池,特别是悬浮物浓度低;运行半月后,无蚯蚓滤池表面积泥,出现厌氧情况,出水水质变差,而生态滤池至少正常运行1个月。复合床生态滤池连续进水运行,水力负荷达到2.0m3/m2·d,COD去除率达80%以上,出水SS浓度<5mg/L。结果表明,蚯蚓在维持滤池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最后介绍了生态滤池中各种生物的作用及生态滤池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3.
天然厌氧微生物氢发酵生产生物氢气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牛粪堆肥作为天然厌氧微生物菌种来源处理含蔗糖和淀粉的模拟有机废水,通过厌氧氢发酵产生生物氢气,同时使废水得到净化处理.在实验条件下,生物气中氢气浓度可达61%,产物中无甲烷气生成.以蔗糖为底物时,最佳初始pH值6.0,最大产氢能力为146mL/g;以淀粉为底物时,最佳初始pH值7.5,最大产氢能力为166mL/g,最佳底物浓度均为5g/L.模拟废水中COD去除率可达40%~60%.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结构生态滤池处理城镇污水的效果。复合床生态滤池采用初沉池出水作为进水,用中颗粒填料和粗颗粒填料作为惰性填料层,在不同水力负荷下(HLR),CODCr、NH4^ -N去除率分别达74%-85%、30%-90%,出水浊度低。出水中NH4^ -N质量浓度下降,NO3^ -N质量浓度显著增加。氮的转化受HLR影响较大。中颗粒填料较粗颗粒填料的处理效果好,惰性层在硝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进出水中碱度差与硝酸根质量浓度差、氨氮质量浓度差均呈显著相关性。介绍了生态滤池内的物质流、食物链及生态滤池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5.
纤维素酶液体发酵工艺条件的响应面分析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借助于MINITAB软件,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法及响应面法分析,对纤维素酶高产菌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 P12进行了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首先利用Plackett 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产酶的三个主要因素,即装液量、稻草粉浓度和麦麸浓度。在此基础上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装液量和稻草粉浓度与纤维素酶活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通过求解回归方程得到优化发酵条件:当装液量56.5mL、稻草粉浓度37.4g/L和麦麸浓度11.3g/L时,纤维素酶产量达到63.32U/mL。经三批培养验证,预测值与验证试验平均值接近,在此优化条件下纤维素酶活提高了96.7%。  相似文献   
6.
在20L的半连续流发酵罐中,以牛粪堆肥为产氢菌源,按照玉米秸秆发酵浸出液的主要成份配制模拟废水,考察和分析了几个关键环境因素对发酵产氢的影响。结果表明,HRT、C/N、Fe2+浓度和模拟废水浓度对发酵产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秸秆模拟废水的氢产量、氢浓度和产氢速率分别为11.80mol/kg、56%和8.81L/(L?d),底物转化率大于90%,废水中COD去除率为39.40%。在整个发酵产氢过程,液相主要发酵副产物为丁酸、乙酸和丙酸以及少量的乙醇和丁醇。  相似文献   
7.
对地下水中一种染料中间体H酸的污染进行了提取,分离,碱熔融试验,并与已知的污染物进行薄层色谱和红外光谱对照分析,确定该地下水中棕红色污染物的H酸长期氧化的衍生产物。  相似文献   
8.
从连续生物制氢反应器中分离得到高效产氢细菌P22,利用微生物自动鉴定仪并结合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Clostridium butyricum P22.同时还进一步研究了碳源、氮源、初始pH值和培养温度对菌株P22产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利用多种碳源氮源产氢,当以葡萄糖作为产氢底物时,其最大产...  相似文献   
9.
用天然白云石制备了半焙烧白云石和全焙烧白云石,并在固定床上对这些白云石进行硫化氢的高温脱除性能研究,同时考察了反应温度、空速、粒子粒径对白云石脱硫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和气体吸附等测试手段,对脱硫剂的物相组成、结构、比表面积和孔容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白云石是一种很好的吸硫剂。在同样条件下,3种白云石中半焙烧白云石具有最好的脱硫效果;而对于同一种白云石,反应条件的差异也会导致其脱硫效果的变化。白云石的脱硫性能与其微观结构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黄河水在河南境内含沙量巨大,所携带的泥沙粒子对重金属离子的作用关系到河水的自净作用。以泥沙粒子的ξ电位测定为主要手段,研究了泥沙粒子对Cr、Cu、Mn、Cd离子的特性吸附及某些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离子被吸附程度不同;泥沙表面的有机物层阻碍吸附;而溶液的盐度增大,温度升高均不利于吸附,且各离子受影响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