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利用铜矿尾砂研制低强度可控性填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铜矿尾砂、粉煤灰、水泥以及加气剂等,混合搅拌成泥浆体,振动成型,制备出低强度可控性填料(CLSM).试验表明:以水泥12.9%、铜矿尾砂(细集料)22.6%、加气剂3.2%、粉煤灰12.9%等工业废弃物,加水48.4%,固液比控制在(14~15):(15~16)之间,制得的CLSM制品,抗压强度0.35~2.00 ...  相似文献   
2.
对多孔陶瓷进行磁化改性获得磁性多孔陶瓷载体,并将该载体应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器的曝气量为3 L/h,曝气时间为16 h/d,温度为20~30℃时,垃圾渗滤液经磁性载体生物膜反应器30d处理后,上清液中COD、NH3-N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出水浓度达到国家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3.
包覆型纳米零价铁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的活性艳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流变相法,以FeSO4.7H2O∶KBH4=1∶2(摩尔比)为固相介质,0.06 g/mL CMC(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为液相介质,固液比1∶2,反应2 h制备出包覆型纳米零价铁;采用XRD、TEM等手段对合成的纳米零价铁进行表征。探讨不同反应条件对包覆型纳米铁去除活性艳蓝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初始活性艳蓝(浓度100 mg/L)pH为5,包覆型纳米铁的投加量为6 g/L,反应时间为30 min时,活性艳蓝的去除率可达96%。通过研究机理,其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4.
关于在教师中开展防灾培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由于防灾教育缺乏、民众的防灾意识淡薄,导致灾害后果严重.通过对教师进行防灾培训,增强教师处置突发灾害的技能,在保护好教师的同时,才能更好的保护学生;同时可以发挥媒介宣传作用,对普遍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防灾减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灾害带来的危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当前地方党政领导环保绩效考核中存在目的简单化、缺乏科学性、沟通与反馈不足、只注重环保绩效考核结果而忽视环保绩效管理的过程、激励功能弱化和结果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分析了从传统地方党政领导环保绩效考核到现代地方党政领导环保绩效管理是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体现了人本管理的思想、渗透了过程管理的理念,实现了从奖惩依据向绩效提升、能力开发目的的转换,凸显了沟通激励的功能,满足了环保绩效反馈和改进的需要.提出了从地方党政领导环保绩效计划,环保绩效实施、环保绩效考核、环保绩效反馈面谈和环保绩效结果应用等环节来系统构建地方党政领导环保绩效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成岳  李泳  余淑贞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5):1780-1786
采用环境友好型矿物材料硅藻泥(Diatom Mud)包埋纳米零价铁(nZVI)得到复合材料(D-nZVI),分别用XRD、SEM和TEM对样品分析表征.同时,通过考察D-nZVI中硅藻泥的用量、投加量、含Cr(VI)废水浓度、p H值、处理时间等对Cr(VI)去除率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反应动力学等.结果表明,在25℃的条件下,D-nZVI中硅藻泥的用量为20%时,D-nZVI对Cr(VI)的去除效率要高于nZVI.p H值较低时D-nZVI的处理效果更好,并且含Cr(VI)废水的浓度越高,去除率越低,投加量增多和反应时间越长,Cr(VI)的去除率越高.当D-nZVI的用量为16 g·L-1,Cr(VI)废水浓度为10 mg·L-1,p H=3时,Cr(VI)的去除率达99%.从SEM和TEM样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硅藻泥表面有很多小而均匀的小孔,较好地包埋或附着在纳米零价铁的表面上,起到了很好的抗氧化作用,为D-nZVI吸附、还原和共沉淀降解Cr(VI)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高分子纳米微球对微污染物镉的吸附性能,以高分子空心微球为吸附剂,以废水镉微污染物为吸附对象,探讨高分子空心微球的重金属吸附性能,重点考察水热时间和水热温度对高分子微球表面基团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温度升高,高分子微球出现粘连;当水热温度为180℃,水热时间为4 h时,镉微污染物去除率最佳。强酸性条件有利于高分子微球吸附镉微污染物,当pH4时,镉微污染物去除率超过95%;而中碱性条件的去除率不超过70%。高分子空心微球镉离子吸附过程不属于放热过程,最大吸附量超过75 mg·g~(-1)。经盐酸再生利用时,高分子空心微球的镉吸附率没有出现下降,超过95%以上。高分子微球对微污染物镉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8.
流变相法制备包覆型CMC-Fe0及降解水中TCE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文井  成岳  余淑贞  范小丰 《环境科学》2015,36(6):2161-2167
以廉价环保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表面修饰剂,采用流变相反应法制备包覆型纳米零价铁(CMC-Fe0),用XRD、SEM和TEM、氮气吸附-脱附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并利用合成的零价铁粒子对三氯乙烯(TCE)进行还原脱氯反应.结果表明,当CMC-Fe0投加量为6 g·L-1,TCE初始浓度为5 mg·L-1时,反应40 h去除率达100%.包覆型CMC-Fe0对TCE的还原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最后,对反应产物进行了简单易行的回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