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97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应以养老和健康保障为先导.逐步加大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入.充实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金.建立和完善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推进社会保障社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建议政府应大力发展老龄产业。政府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逐步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养老制度和福利制度.根据老年消费市场状况.规范、引导投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用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新运行机制.推进安老、养老产业的发展.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有计划的发展老龄产业、开发老年用品.增设老年服务项目.满足老年人在物质和文化方面的发展需要.以促使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与能源问题的不断加剧,人们迫切需要开发一些高效、环保、稳定的光催化剂。卤氧化铋(BiOX,X=Cl、Br、I)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优异的光学、电学性能,在光催化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BiOX光催化剂在光催化反应中展现出了优异性能,但其光催化效率仍有待提高。简要叙述了BiOX的结构与性能以及当前主流的制备方法,主要概述了最近几年卤氧化铋光催化剂改性的研究进展。改性方法主要有微结构调控、晶面与缺陷调控、掺杂、构造异质结等,这些方法主要是通过提高卤氧化铋或卤氧化铋复合物的光吸收能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运输效率、以及活性位点的暴露量来实现改性。介绍了其在环境、能源和生物等领域的应用,同时对BiOX的发展提出了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淮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浮游植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变化与水体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是反映河流健康的主要生物指标.为揭示淮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水质的相互关系,于2015年夏季对淮河流域典型水体—淮河干流、沙颍河、涡河和淠河进行系统的水质及浮游植物调查,探明浮游植物群落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水体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数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淮河干流及主要支流27个点位中共获得浮游植物8门71属153种,主要隶属于绿藻门(Chlor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蓝藻门(Cyanophyta).浮游植物密度为0.019×10~5~131.824×10~5ind·L~(-1),不同河段浮游植物分布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平均密度大小呈现沙颖河淮河干流涡河淠河的特点.非参数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表明,淮河干流、淠河和涡河的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的相似性较高,而与沙颍河的浮游植物群落存在一定的差异.Shannon多样性指数H'介于0.78~3.21之间,Margalef丰富度指数D介于1.03~4.79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J介于0.12~0.73之间.水质生物评价结果显示,淮河流域大部分水体处于中等污染状况,部分点位处于重污染状况,其结果与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淮河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4.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Phosphogypsum (PG) is a solid waste product of the wet-process phosphoric acid industry that accumulates in large amounts on the ground, forming PG...  相似文献   
5.
基于物元分析的表层岩溶带“二元”水生态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目前水生态承载力评价中信息屏蔽和主观性问题,该文以喀斯特典型分布区贵州省为例,在阐述表层岩溶带"二元"水生态承载力概念的基础上,构建表层岩溶带"二元"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物元分析法,对贵州省2007—2010年的表层岩溶带"二元"水生态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0年贵州省表层岩溶带"二元"水生态承载力等级都为"可承载",整体呈现出比较稳定的发展趋势,但是"可承载"水平并不稳定,不完全符合No2的标准."可承载"水平不稳定.贵州省表层岩溶带"二元"水生态承载力的主要提升因子是地表产流率、输沙模数、森林覆盖率、水资源利用率等8个,而单位面积地表水资源量、生态用水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以及城镇化率等9个成为制约贵州省表层岩溶带"二元"水生态承载力等级提升的因子.贵州省的表层岩溶带"二元"水生态承载力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安全也关系到下游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以及环境建设.因此,应制定区域生态补偿措施,经济发达地区反哺经济落后地区,形成联动的共同保护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水生态承载力的机制.为促进贵州省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并为类似地区的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金属氧化物降解六氯苯的活性比较及催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氧化铝(α-Al_2O_3、γ-Al_2O_3)、氧化钙(CaO)、过渡金属氧化物(Mn O_2、α-Fe_2O_3、γ-Fe_2O_3、Ni_2O_3、CuO)为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种类、添加比例等因素对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HCB)降解效果和产物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效果随催化剂添加比例的提高显著增加.在反应温度为350℃,反应时间1 h,金属氧化物添加比例为100∶1的条件下,碱土金属氧化物CaO及过渡金属氧化物中的α-Fe_2O_3和Ni_2O_3降解活性较好,这3种氧化物对HCB的降解率分别达到65.5%、100.0%和100.0%,脱氯率D_1分别为54.4%、81.9%和77.5%.HCB降解有机产物分析结果显示,8种金属氧化物与HCB样品反应产物中均存在低氯代苯,在α-Fe_2O_3和Ni_2O_3的催化作用下有2~4氯代低氯苯检出,说明在降解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逐级脱氯/加氢反应;与CaO反应后的产物中低氯代苯较少,经拉曼光谱定性分析,有无序碳的检出,说明除了脱氯/加氢还存在脱氯缩合反应.  相似文献   
7.
卸荷带的判别与计算,直接关系到岩体边坡的长期稳定性及致灾安全性.针对均质岩体边坡,采用弹性理论楔形体力学模型,提出了开挖岩体边坡力学模型,建立了开挖岩体边坡应力的计算方法;从开挖高度、开挖坡度、台阶宽度、岩体粘聚力、内摩擦角及岩体容重等方面,通过敏感性分析,探讨了开挖岩体边坡卸荷带宽度的变化规律,据此采用量纲分析法,建...  相似文献   
8.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Natural steroid estrogens (NSEs), including free estrogens (FEs) and conjugated estrogens (CEs), are of emerging concern globally among public and...  相似文献   
9.
精准的火焰检测是有效避免火灾发生的关键,针对传统的火灾探测算法在公路隧道等大空间环境中存在及时性与准确性相互制约的问题,通过研究隧道火焰初期在图像中呈现的静态和动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公路隧道火灾初期火焰检测方法。利用温度阈值获取疑似火焰区域,根据红外图像在引导滤波器作用下降噪,同时利用区域增长法分割疑似火焰区域;从疑似区域中提取的特征值构成特征向量,进行数据归一化提高SVM收敛速度;利用人工蜂群算法优化参数。结果表明:ABC-SVM能够实现公路隧道火灾初期的火焰识别,检测正确率相较于RBF方法提升了2.26%,运行时间缩短了2.29 ms;检测正确率相较于SVM方法提升了0.87%,运行时间缩短了2.22 ms。本方法可以对初期隧道火灾进行快速、有效检测,并有良好的环境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As well known, at normal levels, copper and zinc are essential micronutrients for plants, animals, and humans. However, excessive Cu and Zn are toxic and disturb a wide range of biochemical and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Usin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 (AAS; Perkin-Elmer 3030, USA), soil and rice plant (Oryza sativa 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a paddy field in Lechang lead-zinc mine area,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were analyzed and their potential ecological impacts to local human and livestock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ddy soils were contaminated with Cu and Zn. Both metals in soils had low bio-available fractions for paddy plants, animal and human by three chemically analytical techniques. Generally, were concentrations of copper and zinc root > straw > stalk > grain with hull > grain without hull (i.e. unpolished rice) and in the normal ranges indicating no ecological risk for local livestock and residents. All positiv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however, between heavy metals in rice plant and total, exchangeable (step 1 in Tessier's method established in 1979) and DTPA-extractable fractions in soils were found in this study indicating that elevated heavy metal in soils would increase long-term exposition and possible consequence of ecological hazard through food cha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