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61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几种典型红壤模拟降雨条件下的泥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沙是土壤侵蚀过程的产物,直接反映了土壤的侵蚀特征。本文利用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南方几种典型母质发育红壤侵蚀泥沙的颗粒分布特征、不同粒级中胶结物质的种类和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径流优先选择携带0.002~0.02 mm颗粒,该级别颗粒占泥沙总量的26.68%~60.33%。粘粒含量高的第四纪粘土红壤,泥沙中粗颗粒含量较高,且多为较稳定的团聚体;沙粒和粉粒含量较高的页岩红壤和花岗岩红壤侵蚀泥沙中单粒含量较高,且泥沙分散后粉粒和粘粒的含量高于原土壤。花岗岩红壤侵蚀泥沙中Fe_d,Al_d,Al_o和Si_o含量随泥沙粒径的增大而降低,而泥质页岩红壤和第四纪粘土红壤中,Fe_d,Al_d,Al_o含量随粒径增大而增加,因此其粗粒径泥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侵蚀泥沙对有机质有富集作用,泥质页岩红壤和第四纪粘土红壤的粗颗粒对有机质的富集作用强于细颗粒。  相似文献   
42.
污泥耐受性草本植物的筛选及其对重金属Cu、Zn的富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植物修复污泥中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配制不同污泥含量的介质土开展盆栽实验,对从河南、云南和上海等地收集的抗逆性强的19种草本植物进行污泥适应性筛选;研究了植物对污泥的生理响应及其对重金属Cu、Zn的吸收和分布.结果表明,上海市浦东新区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农用是可行的,农用时污泥比例应控制在60%以下;筛选出三叶鬼针草、稗子、荆芥和金叶马兰4种污泥耐受性植物;三叶鬼针草具有修复重金属Cu、Zn污染土壤的潜力;稗子具有修复重金属Zn污染土壤的能力;金叶马兰具有修复重金属Cu、Zn污染土壤的能力.  相似文献   
43.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OTC)连续8 a(2008~2015年)长期模拟温度升高,研究滨海芦苇湿地不同土壤深度,及两种代表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根际、非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变化对长期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1)相对于对照,长期增温导致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显著增加。其中,增温对土壤表层细菌、真菌的数量影响显著,细菌在第一层的增幅最大,增加率为34.16%,真菌在第三层的增幅最大,增加了64.42%。增温对20~40 cm土层放线菌影响显著,其中在第二层达到最大增加率59.47%;(2)长期增温对芦苇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变化的影响不大,表现为各土层芦苇根际效应增温对照,而白茅根际真菌和放线菌分别在第二层和第三层有显著差异;(3)不同的植物类型,其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根际效应对长期增温的响应不一致,表现为芦苇和白茅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根际效应的增加幅度不同,这可能与植物不同类型,根际分泌物种类、数量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44.
于2017年11月,采集了上海市苏州河华漕、松浦大桥、大泖港3个典型水域水葫芦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了水葫芦中14种重金属含量和吸附规律.结果表明:3个典型区域中,苏州河华漕水葫芦中重金属含量最高,且Cr含量超标,不可作为饲料原料应用,松浦大桥、大泖港的水葫芦内重金属含量符合饲料卫...  相似文献   
45.
根据长江口和杭州湾北部沉积物粒度分析数据,研究表层沉积物类型、分布以及分区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受水动力条件、地貌类型以及泥沙来源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长江口表层沉积物在纵向分布上,自西向东粒径从粗到细、分选程度从好至差,在横向上自北港-北槽-南槽,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细;水流动力作用强的河槽和波浪作用强的口门浅滩沉积物粒度较粗,水动力较弱的河口边滩及口外海滨区沉积物则较细。根据沉积物分布特征可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分为河口分汊河段沉积区、河口拦门沙沉积区、口外海滨沉积区和杭州湾北部沉积区等4个沉积区。  相似文献   
46.
随着南京城市快速发展,餐饮业规模不断扩大,餐厨垃圾大量产生,给居民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本文通过对南京市餐厨垃圾收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南京市实际情况,提出"相对集中与就地处置"相结合,多种处置工艺并存的处置模式,将有效提高南京市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47.
垃圾焚烧已确定为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主流工艺,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建成垃圾焚烧设施352座,焚烧设施规模331442吨/日,人均焚烧量67. 05kg/人·年,年焚烧垃圾9321. 5万吨,占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34. 3%。与"十三五"规划目标相比,仍有26. 00万吨/日的焚烧设施建设任务尚未完成。各省区市建设进度不一,差异较大,江苏在人均焚烧量、焚烧占比这两个指标方面全国领先。与欧盟相比,我国整体人均焚烧量差距较大,但焚烧处理比例已超过欧盟,江苏的焚烧比例(68. 0%)已经超过芬兰(58. 6%)和丹麦(52. 9%)。结合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焚烧工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8.
王声东 《环境工程》2010,28(4):88-91
简要介绍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发电工程设计,对采用燃气发电机组综合利用填埋气进行探讨,并分析沼气利用对填埋场节能和碳减排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利用自主设计的筛板塔装置模拟吹脱四氯乙烯(PCE)污染废水,综合考察了影响吹脱的各因素(气液体积比、初始浓度和筛板数等),同时对吹脱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吹脱模型.研究表明:25.68mg/L PCE废水经吹脱后出水浓度降至0.62mg/L,去除率可达97.59%;气液比对废水的吹脱效果影响很大, 且最佳气液比在200左右;PCE初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并不明显;采用4层塔板时PCE去除效果较好;实验数据很好地遵从一级衰变模型;吨水吹脱成本约为0.31元,可作为后续生化处理的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50.
阿什河是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最差支河之一,为科学合理地推进阿什河水环境治理,在既定截污治污方案的基础上,研究收集分析了河道水环境治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采用数值模型作为技术手段,综合分析提出了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人工湿地+引清调度的水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