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34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16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78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01.
通过对典型的垃圾填埋场和复合包装再生利用企业的调研,分析了我国现有复合包装废物产生与回收再生利用的现状.并针对纸塑铝复合包装材料的结构和特点,对现有复合包装材料的再生利用技术进行研究比较,指出了我国复合包装回收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02.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上升,特别是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交通活动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大气环境污染形势越来越严峻。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关键环节,本刊特别邀请相关研究人员对当前大气污染控制典型技术的类型、原理、应用情况等进行讲解,以供环境保护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303.
镍冶炼废渣给环境带来危害,其毒性浸出研究有利于对镍冶炼废渣危害的监测评估、治理及综合利用。以镍冶炼废渣为试验样品,通过采用多种固体废物浸出毒性的浸出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对废渣进行全量溶取,分析了镍冶炼废渣中Cu、Pb、Zn、As、Cr、Cd、Co、Hg、Ni主要离子的浸出行为。  相似文献   
304.
305.
为了把城市污泥中温热解产生的挥发性产物转化为可直接利用的洁净可燃性气体或重要的化工原料合成气,采用两段式热解装置对城市污泥进行了催化热解实验研究,讨论了不同催化剂对城市污泥热解挥发性产物的催化裂解能力,结果表明:城市污泥在热解终温500℃,热解液产率最大,超过500℃,热解液产率减少,热解气增多,固相产率基本不变;城市污泥热解液的裂解温度需在900℃以上,产生的气体组分主要为H2、CO、CH4等小分子非冷凝性气体;Ni/分子筛复合催化剂对热解液转化为合成气的作用效果较好,合成气体(H2+CO)体积含量占气体总量的85%以上.  相似文献   
306.
北京市PM_(2.5)理化特性及燃煤对大气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分析2013年1月北京市严重雾霾原因,在总结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和气象数据的基础上,得出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春夏秋冬4个季节PM_(2.5)的组分变化规律、本地贡献率、PM_(2.5)与气象参数相关度。通过对细颗粒物的来源解析,得出燃煤产生的细颗粒物占15%~19%。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燃煤产生的污染物对大气所造成的污染特点,系统地对近年来国内外燃煤产生PM_(2.5)机理的研究现状,抑制PM_(2.5)/PM10产生的措施,以及目前国内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拟为北京市雾霾的治理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07.
2种不同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经验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分别装有火山岩和陶粒填料的2套平行运行的曝气生物滤池,在不同的进水负荷下进行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火山岩的溶解性COD(SCOD)去除效果要优于陶粒。同时,根据大量试验数据针对2个反应器进出水SCOD随反应器高度的变化关系,建立一套经验模型。推算出不同水力负荷下的经验模型常数n和K值,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是相吻合的,该模型可作为设计者和运行者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08.
通过研究分离鉴定的Rhodococcus P1菌株的苯酚降解性能,表明P1菌株24 h内可完全降解低于907 mg/L的苯酚。苯酚羟化酶基因克隆表达和酶活测定分析表明P1菌株的苯酚代谢途径通过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催化开环降解。除降解苯酚外,P1菌株可利用吡啶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  相似文献   
309.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孕酮、雄烯二酮、17β-雌二醇、雌酮4种天然性激素在我国东北黑土中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4种激素在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R2=0.84~0.98,p0.01),降解速率常数为0.010 0~1.004 2 d-1;4种激素在灭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均远大于未灭菌土壤,分别为未灭菌土壤的24.7、20.1、49.5和23.6倍;微生物是影响孕酮、雄烯二酮、17β-雌二醇、雌酮在黑土中降解的主要因素;4种激素在不同含水量黑土中的降解半衰期为0.69~4.92 d,孕酮和雄烯二酮的降解速率随土壤含水量升高而加快;17β-雌二醇和雌酮的降解速率随土壤湿度增加而增加,但当土壤含水量达到淹水状态时,其降解速率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310.
镍钴采选废石和尾矿中重金属的溶出释放规律对矿区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对镍钴行业采选产生的尾矿和废石中重金属的溶出规律开展研究。本文以镍钴采选企业的尾矿和废石作为样本,开展了毒性浸出实验。研究了不同pH值、离子强度、温度等实验条件对重金属溶出的影响,探讨了镍钴采选过程中所产生的尾矿和废石中重金属的溶出特性和释放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尾矿样品中Ni的浸出浓度为42.28 mg·L^-1,是最大允许排放浓度的8.86倍,为具有浸出毒性特征的危险废物;废石样品中重金属Ni和Cu的溶出浓度分别为4.72 mg·L^-1和26.2 mg·L^-1,超过最大允许排放浓度,属于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pH对样品中Ni、Cr、Pb、Co和As的溶出量影响较大,其中尾矿中Ni和Cu在pH较低的条件下,可达到44.28 mg·L^-1和53 mg·L^-1,远高于最大允许排放浓度,而Hg、Cd和Cu的溶出量随pH值的变化不大。除As以外,样品中大多数重金属的溶出质量浓度在酸性条件下比在中性条件下高,这表明在酸性环境条件下,这些重金属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更大。离子强度的变化对Cd和Co的溶出量的变化并不明显,而当离子强度变化时,Ni、Cr、Pb、Hg、Cu和As的溶出量可能达到最大,使周围环境的潜在生态风险增大。当温度达到35~40℃时,部分重金属如Co、Pb、Cd 等,溶出量将达到最大;当温度低于25℃时,除 Ni 以外,大部分重金属溶出量很低。而温度变化对重金属Cu、As、Cr和Hg的溶出量的影响不明显,波动范围较小,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的潜在生态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