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10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39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用于填埋场释放气体运移数学模拟的土柱导气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固体废物填埋场释放气体的产出情况和介质的导气性是控制填埋场气体运移的主导因素。利用松散砂土并考察了填埋场气压变化小的特性进行了导气试验,分析了砂土粒径和含水量对导气性的影响,给出了导气系数与含气率的幂函数关系经验公式,并于空气导气系数与填埋场释放气体系数的转换公式及计算方法,为填埋场释放气体运移研究中介质导气性的确定提供了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72.
核电站运行前后大亚湾海洋生物,海水和沉积物^137Cs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γ谱方法测定了核电站运行前后大亚湾海域一些海洋生物,海水,沉积物的^137Cs含量为计算了海洋生物对^137Cs的浓集因子与^137Cs在沉积物和海水之间的分配系数。结果表明:与发电前相比,该电运行一年后三种样品中的^137Cs含量没有的变化。  相似文献   
73.
1995年9、10月间在秦山三期核电厂址进行了气象相关实验,即在秦山一、二、三期进行低空风、温与地面风的同步观测,在三期厂址进行平衡球测扩散参数,风洞模拟实验测量建筑群与对流与扩散参数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应用气象相关实验结果由已建厂址的气象数据来估算新建厂址年均扩散因子的方法与公式。  相似文献   
74.
采用天气取样技术和分段烟羽模式估算了秦山核电厂二期工程一旦发生设计基准事故,在半径80km评价区内可能造成的事故概率后果。天气取样采用分层取样技术,根据秦山二期厂址百米气象铁塔一年逐时气象观测数据取。持续时间长达30天的事故释放采用分段烟羽模式由5个不同持续时间,不同释放量的烟段模拟;应用有效扩散参数概念以描述大气稳定度变化对扩散参数的影响,扩散参数采用厂址实测值。  相似文献   
75.
~(60)Co、~(85)Sr和~(134)Cs在非饱和黄土中迁移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过2年的野外核素示踪试验、实验室柱试验、批实验以及数值模拟,获得^60Co、^85Sr和^134Cs在非饱和黄土中迁移特征如下:(1)非饱和黄土上述核素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经2年的试验,^85Sr的浓度峰位在天然条件下迁移不到2cm,喷淋条件下迁移13cm;^60Co和^134Cs在天然和喷淋条件下迁移甚微。(2)^85Sr在喷淋条件下迁移出现两个浓度峰。(3)^60Co、^85Sr和^134Cs迁移“快成份”在环境的安全评价中不容忽视。(4)在含水量和入渗水量很低时,扩散对核素迁移起主导作用。(5)水入渗量对^85Sr迁移速度和横向扩散无明显影响。(6)静态法测定的Kd值比野外求得的值大。(7)核素在非饱和黄土中的延迟系数Rd不是常数。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地下水环评各阶段工作内容分析,提出以水文地质调查为划分评价等级、确定保护目标、进行预测评价的依据。以焦化项目为例,根据具体情况说明评价中应客观地使用导则;水文地质调查以收集已有文献为主,针对性地补充钻探试验;综合考虑评价等级和评价区水文地质条件来确定预测方法,并在预测的基础上重点评价对各保护目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选取山西省典型焦化厂开展不同生产工序苯系物(BTEX)样品采集,分析5种主要BTEX组分的排放特征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并对我国焦化行业BTEX排放量及不确定性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炼焦过程BTEX总排放因子为16649mg/t焦炭,其中焦炉烟气BTEX排放因子最高(7167mg/t),其次为出焦(6454,1825mg/t)、污水处理(1096mg/t)和化产回收废气(112.7mg/t);与燃煤不同,苯是炼焦过程排放的优势特征物种(86.12%),其次是甲苯(11.45%);炼焦过程排放BTEX的δ13C值为-27.10‰~-32.58‰,不同生产工序δ13C值无显著差异;煤焦化过程排放的苯/甲苯比值(B/T)和苯的δ13C值具有特异性,可作为区分炼焦与其他污染源的指示物;2020年我国焦化行业BTEX排放量为7844t,其中山西(22.27%)、陕西(10.39%)、河北(10.24%)和内蒙古(8.96%)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78.
曹露  李丽珍  王磊 《四川环境》2014,33(5):40-44
利用大同煤田地区1987年9月10日、2000年9月2日和2010年9月6日的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基于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法反演了植被覆盖度,获取了该地区3个时期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图,定量分析了该地区在大规模煤炭开采影响下的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87年~2010年近24年以来,大同煤田地区植被覆盖度呈较明显的下降趋势,植被退化较严重.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太原市2013年冬季和2014年夏季PM10、PM2.5、SO2和CO 24小时平均浓度实时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冬季污染较夏季严重。冬季为采暖期,颗粒物、SO2和CO相互之间呈现较强的相关关系,污染物来源有着较高的同源性,区域采暖燃煤是区域大气污染的主导性影响因素;夏季为非采暖期,颗粒物、SO2和CO相互之间呈现较弱的相关关系,其污染来源有着较低的同源性,燃煤污染不是区域的主要污染因素,颗粒物、SO2和CO来源于不同行业的工业污染,同时城市机动车尾气也是PM2.5和CO的污染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0.
放射性废物桶内干燥处理前需要对其进行暂存、预处理和输送,通过试验开发了主要由接收缓冲单元、输送单元和树脂沥水单元组成的接收输送装置。试验验证表明该装置能够基本满足放射性废物桶内干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