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323篇
安全科学   88篇
废物处理   37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601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98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中小学校作为避难疏散场所的规划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校具有布局有效,设施齐备,广为人知,生活方便,互救互联,便于疏散等多方面的优点,其作为可利用的应急避难场所重要资源,在城市规划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城市因为人员密集,中小学校的利用是满足紧急避难要求所必需的,但是在汶川、玉树等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实施工作中,暴露出很多建设、规划以及配置等多方面的问题。基于此,通过对中小学校作为避难疏散场所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有效避难面积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合我国的城市规划和避难疏散规划的现状和相关标准进行比对,研究我国中小学校建筑和规划在避震疏散结构体系和避灾要求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宜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中小学校避难疏散利用对策,为今后中小学校的防灾规划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52.
2016年1月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特征与多尺度传输量化评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基于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和WRF-CAMx模式,分析了 2016年1月京津冀城市的大气污染特征,开展了 PM2.5跨界传输量化评估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1月京津冀地区PM2.5、PM10、SO2、NO2和CO的平均浓度分别为89.5μg·m-3、135.61μg·m-3、57.55 μg·m-3、60.79 μg·m-...  相似文献   
953.
钢桥因具有跨径大、承载能力强、施工工期短等特点,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重载甚至超载车辆的反复作用、自然灾害的侵袭及交通事故等人为因素的作用,经常造成桥梁损伤和局部破坏,导致桥梁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的降低,甚至影响到运营的安全。本文建立了钢拱桥的健康检测和安全评价方法,采用防腐涂层厚度测定、结合强度测定、无损探伤和动静载荷试验等手段对紫下大桥健康状况进行了检测,采用不确定层次分析法对大桥进行了安全评价,提出了处理意见和措施,为既有钢拱桥的健康检测、评价和维护积累了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954.
经验方法是计算隧道开挖引起地层位移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当地层的非线性塑性变形显著时,经验方法可更为合理地描述地层的位移分布规律,但是可实现地层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统一计算的方法尚未建立。基于隧道上方土体单元的运动特征,提出了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位移的经验计算模型,建立了地层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 25 组现场工程数据,优化了隧道上方地层最大沉降 Sv,maxz)的公式,结合已有的沉降槽宽度系数 iz)的公式,发展了 Peck‐Mair 公式,实现了隧道上方地层竖向位移场的合理计算。根据地层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之间的关系,基于发展的 Peck‐Mair 公式,推导了地层水平位移的计算公式,实现了地层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的统一计算。在地层水平位移计算公式中,变量 Hz)表示土体运动定向点位置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基于工程实测结果提出了一个对数函数实现了 Hz)的定量描述。利用伦敦 HEX 隧道工程中实测的 2 组地层位移数据,验证了所提地层位移计算方法的合理性。最后,将提出的地层位移计算方法应用在北京地铁 12 号线安‐安区间渡线段隧道开挖工程,实现了该工程中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位移场的反演。  相似文献   
955.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脆弱、内部发展差异悬殊,探明黄河流域生态效率时空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本研究基于黄河流域9省份2000—2018年经济、资源、环境相关的64个指标数据探索黄河流域生态效率,采用熵权法、全局SBM为基础的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和变系数模型对生态效率时空变化趋势和影响动因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 2001—2018年,黄河流域整体生态效率虽有一定提升,但沿黄9省份平均水平均低于全国水平,且两极分化严重。随时间渐近,生态效率高值区(1.0以上)在流域下游聚集,生态效率低值区(0.2 ~ 0.6)向流域中部收缩。②时序影响分析发现,经济发展对生态效率正向驱动效果明显,科技创新的影响由正转负,环境治理和对外开放暂未发挥积极作用。③空间影响分析发现,上、中、下游存在显著的影响因素异质性。基于此,针对性地提出分区实施产业协同发展、优化环境治理投资、改善对外贸易结构、从全过程挖掘污染减排潜力等政策建议,为推动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均衡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56.
综述了国内外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基于开阔型、交叉路口型和城市峡谷型3类城市典型交通道路,探讨了各种机动车尾气扩散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利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落对汽车排放污染物扩散的阻碍和吸附,探索绿化植物对机动车尾气污染扩散的阻散特征;加强CFD软件在城市道路空气质量研究领域的应用;在GIS平台下,结合扩散模式开发环境综合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957.
砌体填充墙在爆炸荷载作用下会发生破坏,甚至会出现碎片飞散等现象,从而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为了提高砌体填充墙的抗爆性能,提出采用玄武岩纤维网?纤维增强水泥基(BFRP?FRCM)复合层加固砌体填充墙, 并通过现场爆炸试验研究复合层对砌体填充墙的抗爆加固效果,从破坏模式、碎块分布、位移响应和反射超压响应等角度对比分析了不同比例距离、加固方式砌体填充墙的抗爆性能,探究了 BFRP?FRCM 复合层对砌体填充墙的抗爆加固机理。结果表明:BFRP?FRCM 加固能够有效减弱砌体墙在爆炸荷载下的破坏程度,迎爆面加固减小了砌体墙灰缝脱落范围、爆炸碎块的数量和飞行距离,但砌体墙的残余位移较大;背爆面加固对其位移的限制效果更好,墙体无碎块飞散现象;双面加固显著提高砌体墙的抗压和抗弯承载力,墙体的峰值位移和残余位移最小,即便在比例距离较小时,双面加固后仅在砌体墙中心部位出现局部变形及细小裂缝,并未出现碎块散落现象;引入冲量和强化参数分析不同加固方案对砌体墙抗爆性能提升的影响,在相同比例距离情况下,未加固墙体与加固墙体的反射超压和冲量大致相同,但 BFRP?FRCM 加固能够提高砌体墙的强化参数。  相似文献   
958.
纳米零价铁(nZVI)作为最常用的纳米颗粒之一,在去除环境水体中的污染物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篇综述通过系统全面地总结nZVI的相关进展,介绍nZVI的各个方面进而指导其发展方向。其中,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制备方法、改性方式、去除不同水中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催化机理、在场地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毒性作用机制。本文发现,纳米零价铁仍存在缺少综合评价方法、应用受限、各项研究不同步等问题。nZVI未来的发展,应具备考虑反应性、稳定性、迁移性、毒性的评价方法,避免同一改性材料在不同研究方向的时间差异性,让nZVI的应用更好地适用实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