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1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2096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56篇
综合类   1930篇
基础理论   976篇
污染及防治   594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53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曹海峰  吴萼 《环境化学》1998,17(3):243-249
本文用聚苯乙烯基硫代磺酸钾树脂为选择性试剂与水中卤代物作用,排除水体中其它化合物对结构分析的干扰,采用动态恒温柱法及C-18柱富集法作为该反应发生的途径,结果表明:前一种途径的检测结果由样品反应活性决定,而后者检测结果还受到萃取率的影响,两种方法均可达到10-20mg·l^-1的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992.
污染区大气中多氯联苯的表征与分布研究初探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通过采集并分析污染区大气及大气颗粒物中PCBs的含量,揭示了污染区空气中PCBs的残留量,讨论了各样品中PCBs的组成及分布,气相样品中可检出的PCBs总浓度在19 1-641ng·m-3,颗粒物中可检出的PCBs同类物总浓度为0.191-0.373μg·g -1. 并对气相与颗粒物PCBs浓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同类物分布的研究表明,无论气态还是大气颗粒物中低氯代的PCBs同类物都是其主要成份.  相似文献   
993.
新鲜蔬菜和水果中亚硝酸盐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研究了消除新鲜蔬菜和水果中抗坏血酸对亚硝酸盐测定原方法,在样品提取时加入醋酸锌和活性炭,以消除抗坏血酸对测定的干扰,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和准确必  相似文献   
994.
不同硫源对红串红球菌生长和脱硫比活性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阎海 《环境化学》2000,19(3):244-249
本文牛磺酸、硫酸镁和二苯噻吩(DBT)分别作为唯一硫源以及DBT不同供给量对红串红球菌生长和脱硫比活性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串红球菌肯 利用有机和无机硫化合物作为硫源的能力。与牛磺酸和到镁相比,DBT是促进红串红球菌生长和提高其脱硫比活红串红球菌的最大脱硫比活性达79.1mmol2HBP.kg^-1.h^-1。影响红串红球菌脱硫比活性的因素主要是其生长的不同阶段、DBT供给量和羟基二苯生产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对含硅酸盐水解Fe(Ⅲ)溶液的形态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其中pH以及Fe(Ⅲ)浓度对反应的影响作了一定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5.0,控制Fe(Ⅲ)浓度在8×10~(-5)mol·l~(-1)以下较为适宜。应用Ferron法与β-Silicomolybdate法相结合,可以分别获得含硅酸盐水解Fe(Ⅲ)溶液中Fe(Ⅲ)与Silica的赋存形态及其分布。因此,可以进一步应用于各种条件下含硅酸盐水解Fe(Ⅲ)溶液中的形态分布及其转化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6.
氯酚在胡敏酸上的吸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郁志勇  王文华 《环境化学》1998,17(5):480-484
用静态平衡法了白洋研究泥中胡敏酸对氯酚的吸附情况,当温度升高或PH值降低时,HA对4-氯酚的吸附量增大,对4-氯酚和3,5-二氯酚两种吸附质组成的混合溶液,HA对3,5-二氯酚的吸附量大于HA对4-氯酚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997.
不同染料化合物在天然锰矿界面的脱色特性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刘瑞霞  汤鸿霄 《环境化学》2000,19(4):341-347
本文考察了染料化合物在天然锰矿界面脱色特性,并探讨溶液pH值、环境温度、不 照射及颗粒物浓度和粒径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溶液pH值是影响染料脱色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光照对不同染料化合物脱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颗粒物浓度升高及粒径降低有利于染料脱色,温度升高,直接耐晒红F3B脱色率提高,将不同温度下,该染料脱色率随时间的变化按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模拟,再依据阿累尼乌斯方程,求得直接耐晒红F3B在天然  相似文献   
998.
AS11-HC是美国DIONEX(戴安)公司继AS9-HC之后推出的大容量阴离子交换分离柱,采用NaOH溶液进行梯度淋洗,适用于分析复杂基体中的阴离子和有机酸,尤其适用于一元羧酸的检测。 AS11-HC阴离子分离柱采用高交联度(55%)、小直径(9μm)的乙基·乙烯基苯-二乙烯基苯多孔基球,基球表面涂覆直径70nm的MicroBead~(TM)阴离子交换涂层,使其柱容量达到了空前的290μeq(250×4mm)。AS11-HC分离柱具有以下优点:(1)进行高浓度样品分析时不会出现过载和峰拖尾现象;(2)通过大体积直接进样检测痕量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3)允许使用更高浓度的淋洗液,从而扩大梯度淋洗的范围。  相似文献   
999.
利用造纸废水恢复重度退化湿地,分析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呼吸强度及微生物量碳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灌溉后,8月份,细菌和真菌数量最多,放线菌5月份数量最多;细菌、真菌、放线菌各灌水深度上层大于中层,各灌水深度、细菌、真菌、放线菌上层数量均大于对照;土壤呼吸主要发生在表层(0~20 cm);8月份,微生物量碳达到最大值690.3 mg/kg,且上中下层依次递减。相关分析表明,15 cm灌水量,土壤呼吸强度与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6,P=0.0036),灌水量为0、5、10和2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与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9,0.999,0.999;P<0.001),15 cm灌水量,微生物量碳与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r=0.972,P=0.028);5 cm灌水量,微生物总数与有机碳呈显著线性正相关(r=0.953,P=0.047),对照和15 cm灌水量,微生物总数与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r=0.976,P=0.024;r=0.968;P=0.032)。灌溉处理后的造纸废水,可增加重度退化湿地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改善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000.
一种新型微生物菌剂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从食材中筛选纯化的特定微生物制成复合菌剂,在自然、厌氧和曝气3种不同的供氧条件下,添加不同比例的菌剂处理生活污水,以COD和氨氮浓度为参考指标,考察菌剂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1)菌剂投加量在0.5‰~1‰时对污水中COD的去除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自然、厌氧和曝气3种条件下,COD去除率最大分别提高了8.77%、11.22%和11.11%;(2)氨氮的去除效果受反应条件影响很大,厌氧条件下菌剂对污水中氨氮的去除作用不明显,自然和曝气条件下,菌剂对氨氮去除效果显著,去除率增幅最高分别达到22.6%和52.28%;(3)以0.5‰的菌剂投加量曝气处理2 d,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可以分别提高11.11%和14.13%,初步研究显示,该菌剂对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