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郭楠  李玉平  张菊 《环境工程学报》2011,5(11):2577-2582
使用湿式空气氧化技术与生物技术联合处理TNT精制阶段所产生的红水,研究了湿式空气氧化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初始压强和pH值对流出物的COD值与流出物可生化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和反应初始压强的升高、反应时间的延长、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加和反应pH值的降低,出水COD值均有所下降。在温度为300℃、初始压强为14MPa、反应时间为2h、pH值为5,3、铁盐催化剂添加量为2g的条件下,出水COD值为498mg/L,COD去除率可达到99.27%。在温度为300℃、初始压强为11MPa、反应时间为1h、pH值为3、添加1g铁盐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流出物的BOD5/COD值为0.301,此时可生化性已经得到很好改善。通过生物方法对反应流出物后续处理发现,湿式空气氧化技术处理TNT红水在反应温度300℃以上,反应流出物均可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22.
脉冲电晕反应器结构对乙硫醇消除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战国  胡真  曹鹏  李颖  安艳 《环境工程学报》2009,3(6):1065-1068
研究了脉冲电晕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的变化对乙硫醇消除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内设置折流板,可以增加气流的湍动程度,有利于活性粒子与污染物的充分接触,从而提高消除率。高压电极间距对电晕区范围及消毒效果有较大影响,间距较小将导致各电极产生的电场相互干扰明显,消除率减小;而电极间距过大,虽然电极间电场分布相互干扰小,但是反应器内可排布的电极数减少,总电晕区减少,消除率也减小。根据实验结果,电极间距设置为50 mm比较合理。另外,在相同的电场强度和脉冲频率下,毛刺形高压电极比线电极结构能耗低,能量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23.
TiO2/ACF复合材料吸附-光催化降解甲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醛作为对人类具有高致癌风险的有机污染物,对其工作场所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其减少及脱除需要发展更加高效的技术手段。本文以甲醛为目标化合物,在自行设计的气相光催化反应器中,以254nm紫外灯作光源,研究其在TiOE/ACF复合材料上的吸附一光催化降解行为。探讨了甲醛的初始浓度,光照强度、空气湿度等对甲醛吸附一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初步探讨了甲醛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TiOE/ACF复合材料对甲醛具有极好的降解效果,较低浓度的甲醛,经2h光照,甲醛蒸气降解率达到99.9%(初始浓度为1.93mg/m^3);甲醛降解率随空气湿度增加而明显增加,适当地水分加入有利于产生羟基活性自由基,促进催化降解反应。实验结果对降低污染区域工作人员的职业中毒风险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
针对核试验期间的放射性烟云扩散,采用RAMS/CFORSⅡ模式,通过模拟两次高空核试验过程,研究烟云的空间分布、传输态势和地面沉降,模拟结果基本符合实际观测趋势.同时模拟得到了一些空爆核试验烟云在对流层和平流层中下层的传输规律.在空爆烟云的长距离传输中,主烟云受平流层西风急流影响明显,最快在爆后19 h东移出境;在西风急流之上和对流层中,传输速度明显减小,烟云的扩散和沉降维持了3 d以上.对流层中低层的天气系统对空爆烟云的近地面沉降有重要影响,较强的低压系统造成的地面沉降区域较小,接近均压场的天气形势造成的沉降区域较大,约比前者大1倍.较大的粒子主要在爆后前两天沉降在中国西部地区,东部以小粒子沉降为主,出现在第3 d.小粒子的放射性很小,日沉降量在10-2~101 Bq/m2之间,与天然放射性本底值相当.  相似文献   
25.
二氧化氯销毁氰化物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弱碱性条件下,二氧化氯消毒剂将氰化物氧化成无毒的氰酸盐(OCN)、二氧化碳和氮气。研究了影响二氧化氯销毁氰化物的几种因素:pH在8—11的范围内,不影响二氧化氯对氰化物的销毁率;在所试验的反应温度(0-40℃)内,温度对反应速率表现出有限的影响;二氧化氯与氰离子的最佳质量比为2:1;当氰离子最高使用浓度小于0.5g/L时,废水中氰离子浓度达一级以上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6.
搭建了可以发生不同浓度芥子气(HD)的QCM流动检测系统,芥子气浓度以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GC-FPD)法标定.以聚环氧氯丙烷(PECH)为敏感膜材料,建立了QCM法对芥子气样品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探讨了膜厚度与响应频率之间的关系.在气体流速为300 mL/min时,芥子气质量浓度在1.1~52.5 mg/m3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1.01%,最低检测限为1.1 mg/m3.并对神经性毒剂沙林(GB)的干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国内突发性危险化学品大气污染事故频繁发生,为及时做出风险评估及救援决策,需要在事故初发阶段快速模拟确定其危害程度和范围。以东部沿海地区某一假想化工厂突发性泄漏事故为例,对其可能的危害范围进行模拟,采用WRF-CALMET模式模拟事故区域的高分辨率气象场,耦合随机模式模拟污染物的扩散过程。结果表明,WRF能精确地模拟1 km分辨率的近地面气象场的演变趋势。将该结果用于CALMET模式获得了高分辨率风场数据,再输入随机模式中进行扩散模拟,结果显示该模式能合理地模拟出污染物的危害范围及地面最高浓度。  相似文献   
28.
热等离子体技术销毁日本遗弃化武红弹装填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二战期间日本侵略军在我国遗弃的大量化学武器的危害性,进行了热等离子体技术销毁含砷毒剂的实验,旨在为评价日本遗弃化武的销毁技术选择提供技术支持.所采用的热等离子体处理固体废弃物的实验装置主要由等离子体发生器、等离子体旋转炉、二次燃烧炉、冷却器、文丘里喷淋塔和洗涤喷淋塔等设备组成.利用该装置对日本遗弃化武红弹和红简装填物二苯氰砷和二苯氯砷进行了销毁实验,并用GC-MS法对销毁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经处理后未检测出二苯氯砷和二苯氰砷,根据分析方法的检出下限计算出的二苯氯砷和二苯氰砷的销毁去除率均高达99.999 9%.对熔渣进行砷的浸出毒性实验显示,浸出液中砷的质量浓度均低于0.03 mg/L,远低于我国固体废物砷的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1.5 mg/L.但是,等离子体炉在销毁含砷有机毒剂时,固砷效率很差,因此要发挥等离子体技术的优势,还必须加强固砷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29.
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呼吸防护用品的分类方法、常见类别呼吸防护用品的特点和适用场合及呼吸防护用品选择、使用一般原则和注意事项,对呼吸防护用品的选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
气相中芥子气模拟剂2-CEES在SO24-/TiO2上的光催化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洗消法相比,光催化技术消除军用毒剂具有高效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TiO2的活性较低且易于失活以致难于实际使用.采用稀硫酸对TiO2进行表面修饰制备出了SO4-/TiO2催化剂,在连续流动微分反应器上考察其对芥子气模拟剂2-chloroethyl ethyl sulfide(2-CEES)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和稳定性,并与TiO2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硫酸化处理不但可提高TiO2的活性也可提高其活性稳定性,其中以200℃焙烧所得样品ST200的性能最好.还研究了反应温度和水蒸气对ST200上2-CEES光催化降解的影响,发现在90℃反应,催化剂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当给2-CEES初始浓度<61 μL·L-1的体系中添加30.5 mL·L-1的水蒸气时,催化剂可维持长久的高活性.还发现将SO24-/TiO2负载在γ-A12O3、SiO2和木质活性炭(AC)上可提高SO24-/TiO2的活性和稳定性,其中以SiO2载体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