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60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甲氰菊酯降解菌JQL4-5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洪源范  洪青  武俊  张忠辉  李顺鹏 《环境科学》2006,27(10):2100-2104
从农药厂废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株能以甲氰菊酯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命名为JQL4-5.根据其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GenBank Accession No.DQ177525)序列相似性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sp.).该菌株在24h内对20 mg/L的甲氰菊酯的降解率达到99.8%.降解甲氰菊酯的最适温度为30℃,pH为7.0,降解速率与初始接种量呈正相关.酶的定域试验表明,降解甲氰菊酯的酶为胞内酶.  相似文献   
82.
云贵川草地是中国草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响应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分析其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研究区的AVHRR、MODIS遥感影像等数据及周边地区的气象资料,结合改进的CASA模型,对云贵川地区草地1996~2015年20 a间的NPP及草地植被相关生态特征进行估算,并对其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 a间云贵川草地NDVI值变化规律性明显,97.18%的草地面积年平均NDVImax呈现增加趋势。(2)20 a间云贵川草地NPP总体上呈现出“西北低、西南高、东部居中”的空间格局,年均NPP值为420.85 gC·m-2。 (3)时间格局上,20 a间整个云贵川区域逐年平均NPP值虽然有一定的波动性,但仍以7.2322 gC·m-2·a-1的速率在增加。20 a间夏季NPP平均值最高,为160.25 gC·m-2;春季次之,NPP平均值为 109.10 gC·m-2;秋季与春季相比,NPP值稍低,为106.10 gC·m-2;冬季最低,为54.03 gC·m-2。  相似文献   
83.
4种茄科植物对矿区污染土壤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集了湖南及江苏8个矿区或冶炼厂周边4种茄科(Solanaceae)植物及其根际土壤,分析了植物及土壤样品中Cd、Cu、Pb、Mn和Zn 5种重金属浓度.结果表明: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对5种重金属可能有着较强的耐性,但不具有超积累的潜力;刺天茄(Solanum indicum)对Mn、...  相似文献   
84.
带菌盐藻对不同形态砷的富集和转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亚  张春华  王淑  申连玉  葛滢 《环境科学》2013,34(11):4257-4265
自然环境中藻和菌多是共生的,藻菌共生体对污染环境修复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方法从带菌盐藻中分离鉴定出1株芽胞杆菌(Bacillus solisalsi),并测定了不同浓度的亚砷酸盐[As(Ⅲ)]和砷酸盐[(As(Ⅴ)]胁迫13 d后,带菌盐藻对砷的吸收、吸附、转化情况以及培养液中的砷含量及其形态.结果表明,无菌盐藻对砷的耐性较强,在250μmol·L-1和500μmol·L-1As(Ⅲ)胁迫下,砷含量分别为3.78 g·kg-1和4.56 g·kg-1,但是培养液中的砷含量仅下降7.9%~8.3%,Bacillus solisalsi单独除砷的能力也不强(去除率为6.1%~19.9%).盐藻及其共生菌协同除砷的能力较强,25~100μmol·L-1As(Ⅲ)处理下能吸收0.99~2.79 g·kg-1的砷,25~500μmol·L-1As(Ⅴ)处理下能吸收1.22~3.46 g·kg-1的砷.25~100μmol·L-1As(Ⅲ)和As(Ⅴ)胁迫下砷去除率均在54.3%以上.带菌盐藻可以通过As(Ⅲ)氧化、As(Ⅴ)还原、As(Ⅲ)甲基化和排出胞外等途径降低砷的毒害.  相似文献   
85.
预处理对打捆麦秸贮存和厌氧生物产沼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秸秆的长期贮存是秸秆沼气工程长期运行的重要保障,预处理是提高秸秆产气性能的常用方法.为此研究了打捆麦秸贮存与预处理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了麦秸预处理后打捆贮存前后麦秸理化特性、物质结构以及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将麦秸直接打捆后贮存120 d,对麦秸理化特性、物质结构及产气性能的影响均不明显,影响最大的是堆体上层的麦秸,产气量也仅下降了7.40%;将麦秸用NaOH处理后打捆贮存对提高麦秸干物质(total solid,TS)产气量有一定促进作用,麦秸TS产气量较未贮存麦秸和直接打捆贮存后的麦秸(CK)分别提高了7.02%~8.31%和5.68%~16.96%,对麦秸理化特性的影响不明显;麦秸经尿素处理后打捆贮存,不利于麦秸后续产沼气,麦秸TS产气量较CK下降了2.8%~7.71%;麦秸贮存过程中,将麦秸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对麦秸有机物的保存及后续产沼气利用均不利,但影响并不显著,CK和尿素处理堆体上层麦秸TS产气量分别下降了7.40%和4.25%.  相似文献   
86.
氯代酰胺类除草剂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产乙草胺的农药厂废水生物处理池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氯代酰胺类除草剂降解细菌,命名为Y3B-1.根据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将其鉴定为副球菌属(Paracoccus sp.).研究了菌株Y3B-1在不同条件下对多种氯代酰胺类除草剂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菌株Y3B-1能以乙草胺为碳源生长,并能降解乙草胺、丁草胺和丙草胺,3 d对这3种氯代酰胺类除草剂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6.7%、65.5%和69.1%,不能降解异丙甲草胺.该菌降解乙草胺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0,对乙草胺的降解效果与接种量成正相关,对较低浓度的乙草胺有很好的降解效果,过高的起始浓度抑制其对乙草胺的降解,外加营养如酵母膏和土壤悬液则显著促进其对乙草胺的降解.图7参23  相似文献   
87.
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应用中几点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有证)标准样品(CERM)已成为环境监测及其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重要工具和常用方法,科学理解和合理使用CERM越来越重要。 文章将CERM在环境监测应用中的有关问题归结为"泛标样"倾向和对CERM特性值误区两个方面,结合典型案例,通过不确定度评定分析相关误区或偏颇,并提出选择性使用CERM、按规定条件使用CERM、全面了解掌握CERM特性值、合理运用CERM特性值范围和慎重评价CERM特性值范围内测定结果的差异等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8.
耐Cd2+假单胞菌富集Cd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安徽某冶炼厂污染土壤中分离出一株能高度耐Cd2+和富集Cd2+的菌株J5.通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到,菌株J5在含2.0 mmol/L Cd2+的液体培养基和75.0 mmol/L Cd2+固体培养基上多以聚集成团块形式逐渐富集CA2+;液体培养基中菌株J5多以四角形的晶体结构存在,而在固体培养基上则以胞外聚集物存在;菌株细胞壁内外密布含Cd2+的颗粒.菌株J5对1.0 mmol/L Cd2+的积累率为99.1%,菌株内Cd2+质量分数可达32%.  相似文献   
89.
中国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条形码数据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是得到广泛应用的水质生物监测和评价指示生物,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类群多样性高、形态鉴定专业性强、鉴定资料不全等影响,难以将其精确鉴定到种.新兴的DNA条形码技术能够快速、精确地鉴定物种,在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等领域被寄予厚望.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依赖于完整、全面的参考数据库,然而现有公共数据库无法...  相似文献   
90.
RecA与UvrA是细胞SOS系统中重要的修复蛋白,在细胞DNA损伤后诱导表达.将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mut3a)分别置于recA和uvrA启动子调控下,构建成质粒pRecAgfp和pUvrAgfp,并转化E.coli DH5α,构建成检测菌株ERS101和EUS101.试验发现,菌株ERS101和EUS101在致畸物吖啶橙处理后,GFP的表达量增高,菌悬液经507nm的蓝光激发后产生的绿色荧光明显增强,且与吖啶橙的浓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使在0.5μg mL^-1的吖啶橙诱导下也能检测到荧光增强效应.对硝基酚等多种致畸物处理后的检测菌株均有荧光增强效应.图4表1参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