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246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99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01.
为探明清洁生产技术在我国大气污染物削减中所起的作用,本文以火电行业为例,以SO_2作为特征污染物,对“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技术进行了筛选,建立了削污和减排效果分析模型,并收集火电行业的权威统计数据,计算了火电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削污量与“末端治理”技术减排量及两类技术各自削减量占比情况,研究了建国以来(1949—2013年)我国火电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削污效果和末端治理技术减排效果及其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以火电行业发电效率最低的低温低压发电技术为基准线,1949—2013年65年期间电力行业通过清洁生产技术累计实现SO_2削污量为4.94亿t,节约4940亿元的环保资金投入,削污率达到58.5%;2002—2013年12年期间电力行业末端治理技术累计实现SO_2减排量为1.10亿t,减排率为13.0%.  相似文献   
102.
煤矿安全状况随社会经济发展演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安全效用原理系统地阐述煤矿安全生产投入产出理论,并借助安全经济学知识建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煤矿安全状况演化规律的理论模型。从理论上阐明煤矿安全状况演化的本质规律,并运用发达国家的安全生产发展历程的统计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同时通过该模型系统地反映我国现阶段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笔者认为:中央直属煤矿和地方重点煤矿基本上服从演化规律,但仍需要加大安全投入力度,乡镇煤矿近几年有偏离规律曲线的趋势;建议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段提高安全意识,加大安全投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把煤矿事故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03.
为应对城市范围内的各类突发事件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分析路径分配(交通分流)、反向交通组织、交叉口信号控制调整、交通管制措施等应急交通组织措施的基础上,以南京“6.20”道路交通事故为例,综合运用各种应急交通组织措施对城市局部路网进行应急交通组织,并通过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采用各种应急交通组织措施前后研究区域的行程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应急交通组织措施对研究区域的交通疏导效果显著,且处理事故的时间越长,应急交通组织措施带来的优化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4.
湿法脱硫技术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烟气脱硫存在的实际问题,研究了湿法脱硫关键技术,如多孔板环面积、层数、安装角度、孔径及开孔率,喷淋塔压力降特性等。解决了湿法烟气脱硫过程中关键问题,实现了除雾器的国产化,优化了物料分配技术,降低了脱硫石膏含水率,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湿式高性能脱硫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多个燃煤电厂商用脱硫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5.
燃煤电厂烟气中汞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溶解法、吸附法、化学法和鳌合法等4种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从机理上分析了烟气脱汞技术的工艺过程,对脱汞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工业化进程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及其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历程,对直接测量法、抽取测量法和遥感测量法等3种主要连续监测技术的应用情况、技术特点进行了介绍和对比分析。指出烟气连续监测技术有由抽取测量法向直接测量法发展的趋势,进而向遥感测量法发展;分析技术则以光学技术为主导,向全谱分析和线状光谱技术方向发展;测量范围逐渐向低浓度发展,追求更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监测因子更多,除常规烟尘、SO2、NOx外,CO2、H2S、HC l、HF、Hg等物质也将逐步纳入监测范围;技术可靠、系统简洁、操作简便是连续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7.
分析锅炉设计煤质在电厂建设各方面的重要性,阐述了燃用煤质偏离设计要求对火电厂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结合工程实际分析燃用煤质偏离设计煤质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8.
两级过滤膜生物反应技术在中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内外城市中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的应用现状,系统介绍了自主研发的以膜法工艺为核心的中水深度处理回用新技术——两级过滤膜生物反应技术(DF—MBR),对其基本原理、技术优势及工程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工程实践及其运行效果表明,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9.
我国垃圾焚烧发电CDM项目开发难点与实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目前垃圾焚烧发电CDM项目的开发现状,从不同的角度比较和分析了该类项目的特点,总结了其项目公示阶段出现的问题并对方法学修正内容进行了说明。同时,以实际项目为例,着重探讨了额外性论证中的投资比较分析、普及性分析等难点问题,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0.
以甘蔗渣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磷酸活化法制备了同时富含中孔结构和含氧酸官能团的生物质炭,以氮气吸附、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炭样品表面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实验法测定了生物质炭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分析了溶液pH、初始浓度、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研究了不同pH下蔗渣生物质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并从热力学及动力学角度探讨了生物质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制备参数下生物质炭的得率均大于39.2%,但表面物化性质因参数变化有较大差异。在浸渍比1∶1,烘干时间10 h,活化功率900 W,活化时间22 min的条件下,制得的生物质炭的比表面积为1 021 m2/g,亚甲基蓝值超过国家一级品标准1.70倍,表面富含微中孔结构和羟基、羰基、羧基等酸性官能团,中孔约占总孔的40%。静态吸附实验表明,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有较大的影响,吸附量随初始浓度的增加,pH的升高及温度的上升而增大,Freundlich方程、Redlich-Peterson方程与Temkin方程能较好地描述等温吸附行为;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数据符合Elovich方程,吸附行为更倾向于化学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吉布斯自由能(ΔG0)0,吸附标准焓变(ΔH0)70 kJ/mol,说明该吸附为自发的吸热反应,且化学反应在吸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