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黄杆菌ND3菌株的分离和降解萘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蔡宝立  张富国 《环境化学》1998,17(5):434-438
从工业污水中分离出高效降解萘的菌株黄杆菌ND3,该菌株还能降解水杨酸,对翔基苯甲和苯乙酸,对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具有抗性,含有一个大质粒。适合该菌株生长的最适培养条件被确定。在最适培养条件下,ND3菌株对萘的降解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42.
气孔运动调节对植物抵御环境胁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在SO2对景观植物毒作用过程中的响应及可能的信号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因此,本文以萱草叶片下表皮为材料,研究了SO2诱导的萱草保卫细胞气孔运动及其信号调节.结果表明,50~400μmol·L-1SO2衍生物(Na2SO3∶Na HSO3=3∶1)处理萱草叶表皮后,保卫细胞气孔开度随处理浓度增大而逐渐减小,Ca2+、NO和ROS含量逐渐增加(p0.05),且处理浓度大于250μmol·L-1时,各指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经缓冲液洗脱处理后,50~250μmol·L-1SO2衍生物处理组气孔开度恢复显著(p0.01).用250μmol·L-1SO2衍生物分别与抗氧化剂抗坏血酸(As A:0.05、0.1、0.5 mmol·L-1)和过氧化氢酶(CAT:100、200、300 U·m L-1),Ca2+螯合剂EGTA(0.05、0.1、0.5 mmol·L-1)和Ca2+通道抑制剂La Cl3(0.05、0.1、0.5 mmol·L-1),以及硝酸还原酶抑制剂Na N3(0.05、0.1、0.2 mmol·L-1)、NO清除剂C-PTIO(0.05、0.2、0.5 mmol·L-1)和NO合成酶抑制剂L-NAME(0.01、0.02、0.03 mmol·L-1)共同作用后,与SO2衍生物单独处理组相比,气孔关闭程度显著减小,保卫细胞中Ca2+、NO和ROS含量显著降低.用抗氧化剂As A、NO干扰剂L-NAME和SO2处理后,ROS、Ca2+和NO水平均显著降低,而用钙离子干扰剂EGTA和SO2处理后,只有Ca2+水平显著降低,而ROS、NO水平变化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NO、ROS和Ca2+参与了气孔运动的调节,且Ca2+在NO、ROS下游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3.
活性污泥中PHA合成优势菌的筛选及产物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生物可降解塑料,活性污泥中存在大量PHA合成菌,通过好氧/微好氧/沉淀的方式对污泥进行驯化,使PHA占污泥MLVSS的比例提高到21.19%。用BOX-PCR、ERIC-PCR和REP-PCR指纹图谱技术,对驯化前后污泥样品的菌群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尼罗蓝荧光平板法和菌落原位杂交技术,筛选得到活性污泥中PHA合成的优势菌株CAMP11。分类鉴定表明CAMP11属于芽孢杆菌属,FT-IR与NMR碳谱分析表明其合成的产物为羟基丁酸与羟基戊酸的共聚物(PHBV)。将菌株CAMP11回注入污泥驯化液,可使PHA占污泥MLVSS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到32.08%。  相似文献   
44.
中国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条形码数据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是得到广泛应用的水质生物监测和评价指示生物,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类群多样性高、形态鉴定专业性强、鉴定资料不全等影响,难以将其精确鉴定到种.新兴的DNA条形码技术能够快速、精确地鉴定物种,在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等领域被寄予厚望.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依赖于完整、全面的参考数据库,然而现有公共数据库无法...  相似文献   
45.
单嘧磺酯的除草活性及其对玉米的安全性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生物测定的方法比较了创制除草剂单嘧磺酯和其他几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对稗草(Echinochloa phyllopogon(staf) Koss.)和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生长的影响,以明确其除草活性.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鲜重和株高是生物测定很好的指标,不同化学结构的磺酰脲类除草剂对杂草和作物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单嘧磺酯对稗草和苋菜的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除草活性与氯磺隆相当;室内研究结果表明,单嘧磺酯对玉米(Zea mayz L.)的安全性介于测定的几种磺酰脲类除草剂之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2.5 g·hm-2单嘧磺酯对当茬玉米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添加安全剂后,10%单嘧磺酯可湿性粉剂对玉米的出苗和生长以及产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6.
论文从植被的种丰富度和功能多样性两个方面研究不同沙漠化阶段科尔沁沙地植物种多样性与沙地草场地上生物量的关系。相关分析表明,在科尔沁沙地不同沙漠化阶段,植物种多样性和沙地草场地上生物量的关系与多样性指数计算的基本单位有关。研究结果显示:①依据一年生、多年生和灌木等生活型为划分标准的功能多样性,在固定沙丘、半流动沙丘和流动沙丘阶段与沙地草场地上生物量的关系最密切,关联系数分别为-0.534、-0.574和-0.431。以豆科植物、C3植物和C4植物为划分标准的功能多样性,在半固定沙丘阶段与沙地草场地上生物量的关系最密切,关联系数为0.722。②在不同的沙漠化阶段,生活型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呈负相关。说明在不同沙漠化程度的草场中,植物生活型组成的不均匀,有利于提高沙地草场地上生物量。③从不同生活型在各个沙漠化阶段中的种丰富度特征来看,一年生植物最高,多年生植物次之,灌木最低,平均值分别为9(±6.0)、3(±2.6)和1.8(±1.0),说明一年生植物在沙地植被组成中占主导地位。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沙漠化阶段中,以豆科植物、C3植物和C4植物划分的功能类型组的平均重要值以C4植物最高,C3植物次之,豆科最低,分别为48(±12.3)、39.7(±3.6)和12.3(±14.3),说明C4类植物在科尔沁沙地植  相似文献   
47.
以小区试验进行了粉煤灰复土造田种植高羊茅的试验 .对高羊茅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和矿质积累的研究结果表明 :含 30 %以下粉煤灰复合土能提高高羊茅植株光合作用和氮素利用能力 ,促进植株生长 ,不会对植株产生伤害 ;当复合土中粉煤灰含量达 4 0 %时 ,高羊茅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氮素利用能力降低 ,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 ,膜透性增大 ,SOD、POD和CAT活性降低 ,植株生长被抑制 ;随着复合土中粉煤灰含量的升高高羊茅植株Mn、Zn、Ca、Mg的质量分数升高 ,Cu的质量分数无显著变化 .研究建议粉煤灰复土造田以 30 %粉煤灰复合土为宜 .图 3表 6参 19  相似文献   
48.
从加氢精制、氧化脱臭、吸附脱硫、生物脱硫、光化学反应脱硫五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轻质油品脱硫工艺和技术研究进展 ,并阐述了这些方法的特点、原理及脱硫性能  相似文献   
49.
内生真菌感染对黑麦草若干抗旱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周期性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感染(EI)和非感染(EF)的黑麦草植株的几项生理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EI和EF叶片相对水分含量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加,游离脯氨酸累积,叶绿素,类胡萝 纱和淀粉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与EF植株相比,干旱胁迫下EI植株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膜透性及脯氨酸含量均较低,从生理生化角度说明内生真菌可提高其宿主植物的抗旱性。图3参39  相似文献   
50.
内生真菌-禾草共生体内生物碱的种类及其生理生态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d recent studies on alkaloids in endophyte - grass symbiont, including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concentration of the alkaloids, and their ecophysiological role to the plant host. Tab 1, Ref 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