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由于技术档次普遍较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环境保护把关不严、环境监督管理难度较大,我国三资企业的发展已带来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改善三资企业环境管理的条件、强化三资企业环境管理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配套工作。  相似文献   
52.
姚红  李勤 《环境科技》2007,20(6):37-39
以南通市为例,探索宏观层面的城市人居环境生态评估方法.通过统计、整理南通市人居环境数据资料,建立城市人居环境宏观评估模型及其评估指标体系(共25项指标),进而分析并评价南通市人居环境整体现状.  相似文献   
53.
梁捷  涂勇 《环境科技》2006,19(Z1):21-23
化纤行业废水成分复杂,色度高,pH值高,无机盐和有机物含量高,国内多数单独采用物化处理或生化处理的工程均达不到较理想的处理效果,尤其Zn2+和COD超标.采用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可以提高对Zn2+,COD,S2-的去除效率,效果稳定,确保出水达标排放,且运行管理简单,是目前处理化纤废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4.
利用2000~2004年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运用模糊评价方法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污染物因子和影响地表水水质的因素分别与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确定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5.
城市空间作为资本积累和阶级冲突的集中场所,揭示了城市空间不平等与资本逻辑的内在关联性,城市居住隔离是不同社会群体的财富在空间上固化,研究居住隔离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实现空间公平和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居住隔离的研究背景、概念内涵以及我国居住隔离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居住隔离测度指标——隔离指数的定义及应用发展。选取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典型城市无锡、南通、盐城,将居住社区划分为一类社区、二类社区、三类社区及四类社区四种类型,通过计算三个城市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的隔离指数,分析江苏城市居住隔离的总体特征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无锡、南通、盐城三市城市基于职业的居住隔离程度呈现较低的状态;三市四类居住社区隔离指数呈近似U形曲线,即隔离指数二类、三类居住社区要低于一类、二类居住社区,可知二类、三类居住社区居住人员职业构成相比较于一类、二类居住社区要相对多元;三市总体隔离指数和经济发展呈现正相关的状态,即隔离指数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而提高,但显著性不强。  相似文献   
56.
57.
随着污染的加剧,环保问题已日益为各国所重视,如何在本国进行有效的环保宣传已成为各国普遍开展研究的课题。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环保宣传手法和主题公园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中国环保主题公园的若干设想,借此希望环保理念在国内为更广泛的群体所接受。  相似文献   
58.
碳排放强度与能耗强度是国家和地方2个重要的政策管控指标,二者存在潜在的逻辑关系,但就二者定量关系还存在分析不足,部分认识不统一的现象。通过建立碳排放强度同比变化率与能耗强度同比变化率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分析能耗强度同比变化场景下碳排放强度同比变化趋势。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强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强度同比变化率与能耗强度同比变化率不是必然呈现“同正或同负”的关系,即能耗强度上升,碳排放强度也有可能下降;能耗强度下降,碳排放强度也有可能上升。研究为推动碳排放强度、能耗强度“双下降”的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张翔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11):153-155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了总体布局的高度,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基于对崇川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结合城市化进程与崇川区情,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是崇川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介绍了生态城市的内涵,提出了“天蓝、地绿、水清、人和”是崇川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总结了崇川区生态城市建设多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分析制约因素,探讨了崇川区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0.
城市污染河道沉积物碳氮赋存对有机质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污染河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探究城市河道沉积物碳氮赋存特征对有机质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有机质含量较高是城市河道的显著特征;有机质65%以上以胡敏素类的惰性腐殖质的形式存在;有机氮是氮素的主要赋存形态,约占总氮的57.5%~91.3%;氨氮主要赋存于活性组分中,而惰性有机组分抗分解能力明显高于其他组分;氨氮饱和吸附后的沉积物有机质去除量明显减少,最高达到50%,表明氨氮也是限制有机质分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