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58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宁波市PM2.5中碳组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二次有机碳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PM2.5中碳质组分的时空分布特征,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4个季度典型时段在宁波市5个采样点采集环境大气中的PM2.5,分析了样品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并估算二次有机碳(SOC)对OC的贡献.结果表明:1宁波市PM2.5年均质量浓度为51.6μg·m-3,其中OC和EC的比例分别为17%和6%.反向轨迹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内陆地区的区域传输可能是冬季和春季PM2.5浓度较高的主要原因.2OC/EC比值和OC与EC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有大量SOC生成,而冬季则可能受华北地区燃煤供暖的显著影响.3用EC示踪法对宁波市的SOC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宁波冬季和春季受到区域传输的显著影响,污染源较不稳定,不宜使用该估算方法.夏季和秋季的SOC质量浓度分别为2.5μg·m-3和2.3μg·m-3,占OC的42%和28%.  相似文献   
92.
针对当前我国化工园区污染物在线监控的需求,借鉴国内外研究的经验,以污染物的致癌性、急性毒性、化学反应活性为筛选因子,提出了一套简易的在线监控优先污染物筛选方法,并以宁波石化工业园为实例,筛选出46种优先监控污染物,名单主要包括烷烃类1种,烯烃类8种,卤代烃类6种,醛酮类3种,醚类2种,酚类1种,芳烃类12种,杂环化合物1种,醇类3种,胺类4种,硝基化合物1种,无机化合物3种及丙烯腈,为后续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控的设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
提出一种全新的聚氨酯泡沫塑料中CFC-11总含量的测量方法.在密闭箱中将PUR硬泡破碎成粒径小于0.5 mm的细颗粒,使用GC/MS测量密闭箱中CFC-11浓度,得出破碎时释放出的CFC-11质量;将破碎的细颗粒用管式炉高温加热,使吸附于细颗粒中的CFC-11释放并用气样袋收集,使用GC/MS测量气样中CFC-11浓度,得出吸附于PUR硬泡固体中的CFC-11质量,最后将两者相加得出总含量.  相似文献   
94.
本文选取金华、衢州、温州、丽水、宁波、杭州六个城市开展PM2.5手工重量法监测,通过比较不同城市不同季节PM2.5质量浓度,研究浙江省PM2.5浓度的分布特征,以期为其空气质量预报、大气污染治理防治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5.
环保相关法律对环保验收时效性做出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是环保验收前期工作和基础,该项工作进程快慢对企业环保验收影响很大.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自身原因、实际建设内容与环评有较大变更、监测站任务重、人员少、复测等情况导致监测站未能按时出具监测报告,企业不能完成验收工作.为了加快验收监测工作进程,本文提出了引入环境监理制度、项目负责人制度、验收监测项目进度周报制度、推进监测站内部机制改革、建立复测程序等措施,提升工作效率,适应环境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6.
宁波市区冬季大气颗粒物及其主要组分的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了更好地研究影响宁波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物变化特征,于2010年1月20—30日进行了加强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宁波市区大气中PM10和PM2.5质量浓度较高,其中PM2.5/PM10为0.5~0.85。对PM10和PM2.5采样膜分析,水溶性粒子和含碳组分分别占PM10和PM2.5质量浓度的56.7%和66.9%,其中二次污染的水溶性离子SO42-、NO3-和NH4+是PM10和PM2.5中浓度较高的离子组分;PM2.5样品中OC与EC的相关性较好,表明OC与EC的来源相对一致,可能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的贡献;但PM10样品中OC与EC的相关性较差,表明其来源相对复杂;其中SOC的浓度占OC的13%~35%,说明宁波市区冬季导致二次污染的光化学反应不活跃。  相似文献   
97.
针对宁波轨道交通影响范围内的④2层淤泥质黏土开展了不同振动模式下的动三轴试验,获得了单向纯压振动和单向拉压振动模式下的孔压、累积塑形应变和动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孔压—振动次数、累积塑性应变—振动次数的指数函数关系,结果表明:静偏应力的不同为两种振动模式的本质区别;单向拉压振动下的孔压稳定所需的振动次数较单向纯压振动大,累积塑性应变比单向纯压振动小一个数量级;单向拉压振动产生的弹性应变较单向纯压振动大,动弹性模量则反之;所建立的描述孔压、累积塑性应变与振动次数关系的指数函数能较好地反映孔压、累积塑性应变斜率随振动次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以为轨道交通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溴代阻燃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cquity BEH C18色谱柱,以甲醇-乙腈混合液和水为流动相,辅以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建立了一种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检测四溴双酚A(TBBPA)、三-(2,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TBC)和3种六溴环十二烷(HBCD)异构体的方法。水样通过固相萃取进行净化,回收率达到85.3%~96.1%。土壤和底泥样品经加速溶剂萃取后,采用酸性硅胶和中性硅胶柱进行净化,回收率达到81.5%~102.7%。该方法对TBBPA、TBC、α-HBCD、β-HBCD、γ-HBCD在水和土壤中的检测限分别为1.0、1.2、2.0、0.8、1.2 ng/L和0.10、0.12、0.20、0.08、0.12 ng/g。  相似文献   
99.
针对干法腈纶废水的特点及目前混凝剂产品使用现状,采用无机混凝剂单一与无机/有机混凝剂复配进行混凝实验,确定最佳混凝剂和最佳混凝条件.结果表明:(1)单一无机混凝剂处理干法腈纶废水时,聚合硫酸铁(PFS)的混凝效果要好于其他无机混凝剂.当废水pH为11.03、PFS用量为700 mg/L时,COD去除率达到20.89%,较现有干法腈纶生产厂家普遍采用的混凝处理方法提高了7.89%~10.89%.(2)PFS与聚丙烯酰胺(PAM)复配的混凝效果明显比单一PFS好;PFS与阳离子型PAM复配的混凝效果最好,其最佳用量分别为400、7 mg/L,COD由1 700.00 mg/L降到1 331.44 mg/L,去除率达到21.68%,较现有干法腈纶生产厂家普遍采用的混凝处理方法提高了8.68%~11.68%.  相似文献   
100.
为了研究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期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对北京气象塔3层高度上的大气污染物(NO2和O3)进行加强观测,分析其变化特征。观测结果表明,由于北京奥运会前期采取了严格的空气质量控制措施,NO2浓度相对车辆限行前下降了45.3%,且随着高度递增逐渐降低;O3浓度最大值和日均值有所降低,其最大值出现时间较10年前提前了12 h,且有4 h左右处于相对平稳状态。O3浓度峰值主要是受NO2的控制,O3浓度峰值出现时间提前反映出北京大气氧化效率不断提高。对于观测期间出现光化学污染事件,利用同期气象资料和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分析,发现造成这次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气象因子:地面多处于弱高压场控制中,大气层结稳定,风力较弱(小于2 m/s),并伴随着连续高温、强辐射和低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