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1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81篇
安全科学   68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392篇
综合类   486篇
基础理论   394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评价与监测   49篇
社会与环境   160篇
灾害及防治   1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71.
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医院污水的治理工作一直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医院污水及排放特点,我国在 80年代就研制了医院污水处理的设置——“自动同步双虹吸医院污水处理装置”。但十余年过去了,由于医院污水的水量逐年增加和国家对医院污水排放标准的提高,以及处理设施陈旧、老化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医院的污水处理设施已不能正常运行,排放的污水已不能达到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因此,医院污水的处理面临着治理设施再改造的任务。对现有的处理设施怎样改造,我们认为,靠单纯的清理和修复原有的处理设备是不行的,必须根据各单位…  相似文献   
72.
吴力斌 《四川环境》1993,12(1):70-71
本文荟萃了荷兰、美国、德国、法国许多学者对厌氧颗粒污泥培养的研究,强调了颗粒化的机理仍是一个较为复杂而尚存在许多未知数的领域,并介绍了颗粒污泥的贮存。  相似文献   
73.
环境评价污染气象观测与分析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实际环评工作中污染气象观测与分析中资料的选取与分析,地面常规气象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大气边界层观测与分析等几个问题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4.
本文概述了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形式和成因,讨论了其对气候异常、全球生态环境和中国1998 夏季特大洪灾的重要影响,结果表明,作为海气耦合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环境异常和洪灾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城乡结合解决府南河水质与水量问题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府南河及都江堰灌溉系统的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结合我国有关环保法规、水污染防治对策及工程实例,提出了城乡结合,把府南河建设成为既是城市水景又是农灌水库的建议,为解决成都市府南河水质污染与水量不足问题提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6.
矿山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对矿山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提出该类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对矿山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7.
黄河河口磷酸盐的缓冲作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恒  王红磊 《四川环境》1999,18(3):40-43
河口区,磷酸盐浓度在很宽的盐度范围变化很小,甚至不变,对此提出悬浮物和沉积物对磷有缓冲作用。我们认为解吸吸附反应是其缓冲机制,从而进行了大量的模拟实验,并加以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78.
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现状与河道泥沙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河道泥沙及主要影响因素系统作了分析,认为地质、地貌及气候因子是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人为活动加剧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河道泥沙主要来自金沙江下游,特别是下游干流河谷区间,流域的地面侵蚀与河道泥沙的空间关系不密切,影响输沙量的主要因素为年径流量和清水区年径流量,以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尽管水土流失治理对于流域的河道泥沙减沙效应显著,但短期内对流域干支流输沙量影响甚微。今后一段时间内金沙江流域河道泥沙不会有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79.
基于遥感与GIS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土地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作为生产生活资料的土地的利用方式和强度;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则反映了土地利用方式的发展变化趋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在数量,方式,强度,结构和趋势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全面,客观地反映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有利于正确认识当前土地利用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利用方式,为制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土地管理和土地规划提供依据。遥感技术提供巨大而丰富的信息源,GIS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空间分析等功能,二者的结合有着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具有周期短,效率高,费用低等特点,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制定详细的技术手段,对重庆市15年间的土地利用及其动态变化在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上加以分析,阐明这种变化的外在表象,即耕地,林地的减少和城镇用地的增加;同时分析这种变化的内在驱动力主要为自然环境(坡度,高程,土壤等)和人文要素(经济条件与人口压力等)。为国土资源的有效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0.
岷江上游地区的草地资源与畜牧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岷江上游草地面积837226hm^2,大约占了该区土地面积的35%。这块草地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功能,是岷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山草甸草地和亚高山草甸草地是该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其面积分别占草地总面积的54.8%和17.2%,其产草量分别占该区各类草地总产草量的53.47%和26.46%。岷江上游各县天然草地的面积和各县草地畜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都表现了从高海拔到低海拔递变的趋势,基本上与植被的垂直梯度变化相耦合。指出了当前草地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超载过牧现象严重,生产效率低下,集约化水平低。除了饲草的生产与加工、畜种改良和草种改良等措施外,结合岷江上游的实际情况,在发展的思路和技术措施上着重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发展特色畜牧业,摒弃头数畜牧业;以市场为导向的主动畜群时空周转;结合“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林牧业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