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0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83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1.
深度及含水率对包气带砂层中柴油降解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砂柱实验,研究了不同深度及含水率砂层(包括细砂、中砂和粗砂)中的柴油降解特性.结果表明,介质的深度及含水率是影响柴油降解效率的重要因素.相同介质条件下,介质的含水率越大,其生物活性越强,生物作用降解柴油的效率越高.介质性质影响柴油在包气带介质中的降解效率,介质的颗粒越细,其降解柴油的能力越高,即细砂>中砂>粗砂...  相似文献   
112.
霉菌吸附水体中Cr(Ⅵ)Cd(Ⅱ)离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采用从活性污泥中筛选的ZYL霉菌,进行吸附水体中Cr(Ⅵ)、Cd(Ⅱ)离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Cr(Ⅵ)、Cd(Ⅱ)浓度分别为300mg/L时,菌种生长良好。吸附水体中[Cr(Ⅵ)、Cd(Ⅱ)]的最佳条件是pH=5.0,时间1h,温度为10℃。吸附规律符合Langm uir等温吸附模型,由回归方程得到Cr(Ⅵ)的表观最大吸附量为14m g/g;Cd(Ⅱ)的表观最大吸附量为52m g/g,说明该霉菌可以很好的去除低温水体(地下水)中Cr(Ⅵ)、Cd(Ⅱ)离子。  相似文献   
113.
一种快速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提出用混酸来代替单一酸测定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含量的方法。采用混酸(硫酸∶磷酸=4∶1)、重铬酸钾反应体系,氧化反应时间由标准方法的2h缩短为15min,是原来的1/8。用两种方法分别测试了标准物质所配制的废水和实际废水,经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两种测试方法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关系数为0.95,相关性良好,同时实验得出本方法的检测限为5.15mg/L。本方法由于具有反应时间短,节省药剂和电费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4.
采用室内模拟培养方法研究了植物根系分泌物对五氯酚(PCP)溶解性的影响及其反应机制,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属于表面活性物质,提高了PCP溶解性,增加了PCP的表观溶解度,而且其对PCP增溶作用与根系分泌物浓度呈线性正相关,向日葵根系分泌物中大分子组分含量比紫花苜蓿的高,其对PCP的增溶效果比紫花苜蓿的大,根系分泌物降低了PCP的正辛醇/水溶液分配系数,且各体系中IgKow分配系数的大小顺序与增溶作用大小顺序正好相反,产生上述结果是因为根系分泌物中的大分子组分能够形成疏水微区,促进PCP的分配作用,提高PcP的溶解性,而且根系分泌物中大分子组分愈多,其对PCP增溶作用愈强.  相似文献   
115.
电致发光材料废水具有污染物成分复杂、磷元素缺乏、生化性较差等特性,对电致发光材料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与调试进行了阐述。设计采用物化法结合生化法对该废水进行处理,系统经过2个月的调试运行,出水各参数指标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6.
长春市土壤微生物生化作用与重金属化学形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长春市土壤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强度(氨化作用强度、固氮作用强度,纤维素分解强度和土壤基础呼吸)与重金属(Pb、Cd、Cu、Zn和Ni)化学形态的关系。通过科学采样和实验室测试分析了不同功能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和化学形态与微生物生化作用强度,并使用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多种数据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各功能区因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别和土壤中重金属的各种化学形态对土壤微生物生化作用强度有不同的影响。其中氨化作用与交换态Cd、Zn和Ni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固氮作用与土壤重金属各化学形态相关性均不显著;呼吸作用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Pd和交换态Cu呈显著正相关;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与交换态P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在土壤理化性质等相关变量受控时,重金属化学形态对微生物生化作用强度的影响有较明显的变化。其中与无控制变量相比,在控制变量作用下,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受交换态Pd影响上升了0.0314,表现为交换态Pd抑制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呼吸作用与交换态Pd的相关系数在无控制因素情况下为-0.1425,在有控制因素情况下为-0.3230,表明交换态Pd促进呼吸作用强度。而有机结合态Ni表现为抑制固氮作用。因此可利用交换态Pd与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的相互关系,有机结合态Ni与固氮作用的相互关系等相结合来评价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文章为评价长春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了微生物学指标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7.
耐低温混菌降解苯系物的特性及菌种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月明  刘娜  张兰英  刘鹏  高松 《生态环境》2010,19(8):1893-1900
以吉化双苯厂被硝基苯、苯系物(BTEX)污染的土壤为菌源,经过筛选驯化得到一组在低温条件(10℃)下可降解苯系物(BTEX)的混菌。室内研究表明,在10℃,pH=6.8,苯系物(BTEX)总质量浓度200mg·L^-1的条件下,84h后该菌对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的降解率依次为93.2%、95.6%、91%、88.4%、对6种质量浓度的苯系物(BTEX)污染物中最难降解的苯进行降解动力学曲线模拟,当苯质量浓度小于17.48mg·L-1时,降解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当苯的质量浓度为17.48~195.30mg·L^-1时,降解符合零级降解动力学、该混菌降解效果稳定、适应环境能力强,经80次传代后仍能保持良好的降解效果,且在6个不同地区含有不同背景组成的地下水中降解效果稳定、应用Biolog细菌自动鉴定系统和16S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降解率较高的3株菌B2、B4、B6作菌种鉴定,B2为嗜麦芽糖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B4为斑生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aculicola),B6为多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inosa)。  相似文献   
118.
氯化甲基汞对大鼠脑c-fos和c-jun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为了研究即刻早期基因c-fos、c-jun在氯化甲基汞(MMC)神经毒性机制中的作用,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皮下注射甲基汞5.0mg/kg及0.1mg/kg的大鼠脑区FOS、JUN表达水平进行观察,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结果表明,急性暴露3h后,暴露组大鼠脑FOS、JUN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从而表明即刻早期基因(IEG)参与了氯化甲基汞对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毒性过程.  相似文献   
119.
M-DNB和P-DNB对鲤鱼肝脏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阐明M-DNB和P-DNB对鲤鱼肝脏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在体内实验条件下,测定了鲤鱼肝脏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间-二硝基苯M-DNB和对-二硝基苯P-DNB对鲤鱼肝脏过氧化氢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为1.382mg/L和0.0807mg/L。鲤鱼肝脏过氧化氢酶对P-DNB的敏感性比对M-DNB更高。  相似文献   
120.
通过间歇实验和连续流试验 ,探讨了利用产酸相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时产酸菌 (AB)的主要发酵类型、硫酸盐还原菌(SRB)对底物的利用规律以及系统中这两大菌群间的协同关系 .间歇实验结果表明 ,AB的液相末端产物中乙醇占 3 5 6 %、乙酸占 3 7 7% ,同时有氢气产生 ,属于乙醇型发酵类型 .SRB容易利用的底物为氢气、乙醇和乳酸 ,不易利用乙酸、丙酸和丁酸 .SRB将乙醇转化为乙酸 ,而乙酸极少被继续转化 ,导致反应器内出现乙酸积累现象 .连续流试验结果表明 ,系统中硫酸根还原效果与产酸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协同作用状态密切相关 :当产酸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处于较好的协同作用状态时 ,系统对硫酸根的转化率较高 ;反之则使硫酸根的转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