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86篇
安全科学   537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248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78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湘江重金属污染现状、污染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湘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湘江流域内聚集了湖南约60%的人口,创造了全省近3/4的GDP。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圈的扩大、沿江两岸矿产资源的开发,湘江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湘江综合治理不仅关系到湖南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还关系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湘江水资源作基本介绍的基础上,着重调查了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己形成的影响,对重金属污染来源与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湘江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2.
杭瑞国家公路凤凰至大兴(湘黔界)K0+500~K5+000段穿越凤凰国家地质公园奇梁洞景区。为分析公路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奇梁洞地质遗迹影响程度,预测施工过程中爆破震动和项目建成后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对地质遗迹造成的危害,利用有限元软件Plaxis模拟分析公路工程建设对地质遗迹的影响。为工程建设提供奇梁洞地质遗迹保护审批依据,防止建设工程引发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73.
我国主要蔬菜和粮油作物的砷含量与砷富集能力比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对蔬菜和粮油作物中砷的累积特点和富集能力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清洁区和污染区蔬菜的砷含量变幅分别为0.001-1.07 mg·kg-1和0.001-8.51 mg·kg-1(鲜重),均值分别为0.035 mg·kg-1和0.068 mg·kg-1不同种类蔬菜的砷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叶菜类>根茎类>茄果类>鲜豆类;清洁区和污染区粮油作物的砷含量变幅分别为0.001-2.20 mg·kg-1和0.007-6.83 mg·kg-1(干重),均值分别为0.081 mg·kg-1和0.294 mg·kg-1,其中水稻的砷含量显著高于小麦和玉米.从富集系数来看,叶莱类蔬菜的砷富集系数最高,芹菜、蕹菜、茼蒿、芥菜等蔬菜的抗砷污染能力较弱.粮食作物玉米的抗砷污染能力较强.与蔬菜砷限量标准(GB4810-1994)相比,我国砷污染区的蔬菜中有32.2%的样本砷含量超标,其中叶菜类和根茎类的超标率分别为47.9%和12.8%.与粮食砷限量标准(GB4810-1994)比较,我国污染区粮油作物的样本砷超标率为34.8%,其中水稻的超标率高达42.9%.玉米和小麦的超标率均高于20%.  相似文献   
74.
采用循环伏安法探明了"Achromobacter sp.CH-1-Cr(Ⅵ)-水"体系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循环伏安曲线上-0.62V(相对于SCE)的电流峰对应的反应为Cr(Ⅵ)还原成Cr(Ⅲ)的反应,在电势为-0.82V时Cr(Ⅲ)开始还原为零价铬.体系中的电极反应为不可逆过程,阳极扫描时Cr(Ⅲ)不会被重新氧化为Cr(Ⅵ).细菌的存在使Cr(Ⅵ)的还原更容易进行,其还原峰电势正移约0.2 V,细菌对体系中的电化学反应起了催化作用.随细菌量的增加,氢气的析出、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及三价铬进一步还原为零价铬的电势均发生了正移,过高的细菌量主要影响三价铬还原沉积为金属铬的过程.铬浓度对细菌还原Cr(Ⅵ)溶液的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不大.初始pH值为10是细菌还原Cr(Ⅵ)的最佳pH值.  相似文献   
75.
改性龙须眼子菜吸附水溶液中Cu2+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批式实验法对改性龙须眼子菜吸附溶液中Cu2+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及吸附平衡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吸附剂用量、温度等对改性龙须眼子莱吸附Cu2+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动力学过程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而不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实验的优化条件为:溶液初始pH值为4.0~5.6,溶液初始Cu2+浓度与吸附剂用量比值为10~25 mg·g-1,吸附时间为30~45 min,吸附温度为20-30℃.龙须眼子菜经甲醇改性后对Cu2+的吸附性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改性龙须眼子菜吸附Cu2+的过程中,存在离子交换作用,但不占主导地位;改性龙须眼子菜吸附Cu2+主要依靠醇、酚类中的O-H基团,酰胺类中的C=O、N-H与C-N基团,砜类中的S=O基团与Cu2+的配位作用.  相似文献   
76.
吴超 《安全》2021,42(8):30-36
由于现有的一些安全学科结构体系不能很好涵盖新时期安全科学技术学科的内容,很有必要重新对安全科学技术的学科结构开展研究.本文运用文献调查法、科学分类法、逻辑层次分析法等,提出4个安全学科的定义和5条构建安全科学技术学科结构的基本原则,构建一幅由安全学科科学、安全专业科技和安全应用科技3个层次和20多个安全学科群组成的安全科学技术学科结构图,并由该图推论出安全科学技术学科应该作为一个学科门类来设置,该门类由10个一级学科和20多个二级学科专业组成.研究结果对新时期安全科学技术各学科分支、学科群、知识层次的关系表达和安全学科专业的发展规划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为适应风险因素不确定性、随机性及动态反馈性等特点,建立新型富水岩溶隧道涌水风险评价体系,提出1种基于云模型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选取5个1级指标、29个2级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层次分析、熵权与加权平均计算法合理分配各指标权重;利用云生成算法计算出云数字特征参数并生成足够数量的云滴;将方法应用于贵州省某隧道涌水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隧道综合云模型云滴大部分处于“中度风险”与“高度风险”之间,与实际开挖及地质雷达分析结果一致。所提出的基于云模型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富水岩溶隧道涌水风险评估提供良好的实践参考,为日后隧道质量控制和寿命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在大规模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安全是工程项目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安全管理应引起高度重视。采集施工损失的数据,分析了安全事故的变化趋势,进而通过收益矩阵建立了施工安全的复制动态方程模型,探讨局中人进行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并根据局中人的进化稳定策略做盈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局中人会以最小损失的方式选择博弈策略。以复制动态方程为例,当x*i≤0时,函数F(xi)在[0,1]上的进化稳定策略为x*i=1,得到安全管理成本Ci≤Ri+P1(1-P2)Yi,表明较低的成本会使所有局中人都愿意进行安全管理。最后,从算例可知,当x*i分别在区间[-∞,0]、[0,1]、[1,+∞]上取值时,局中人的策略也会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79.
根据最小能量原理,采用平衡图调节法解决矿井通风网络中风压不平衡的问题,建立矿井通风网络优化模型。根据矿山基本情况和平衡图原理绘制出通风网络"平衡图",采用不同的变换方法使得"平衡图"真正达到平衡,进而得出不同的优化调节方案,并进行风压平衡的验证。应用最小能量原理选出能耗最低的调节方案。并且,运用基于最小能量原理的平衡图调节法解决了矿山的实际问题,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出风量、风压及功率之间的关系,在解决通风网络中风压不平衡问题的同时,既形象直观,又使得经济费用最低,保证矿山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80.
爆破作业在各类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尽管爆破技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但在爆破作业中的各类事故仍常有发生,其中拒爆事故不但令爆破技术人员非常棘手,也给处理拒爆事故的作业人员带来人身安全方面的威胁。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方法——事故树分析(FTA),对爆破工程中常用的电爆网络进行了分析。通过定性分析,求出了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及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通过拒爆事故影响因素的分析,计算出了拒爆事故发生的概率,并相应提出了降低拒爆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