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73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自然风化条件下原油中金刚烷的风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渤海2个原油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自然风化实验,探讨了原油中金刚烷化合物的分布情况及其风化规律.结果表明,经过100 d的室外自然风化,原油中金刚烷的分布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风化损失程度与金刚烷化合物的沸点有关,风化初期单金刚烷损失严重,风化45 d,单金刚烷完全消失;双金刚烷浓度变化较小,有较好的抗风化稳定性;通过t检验分析,所选取诊断比值中,单金刚烷指标A6、A8、A12和双金刚烷指标A16、A17、A18较为稳定,能很好地指示自然风化20 d内油样的来源;双金刚烷指标A17、A18风化100 d非常稳定,可用于长期自然风化油样来源鉴别,金刚烷化合物诊断比值对于溢油鉴别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2.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威海荣成地区鹿角菜(Silvetiasiliquosa)野生种群共3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及遗传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21条随机引物共检测到112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3.75%,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515±0.1352,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5046±0.1126。通过聚类分析而划为一类的3个亚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为0.1349~0.2189,基因流为1.7793。研究结果表明威海荣成地区的鹿角菜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种群内存在较为明显的遗传分化,种群遗传资源不受遗传漂变的影响。针对当地鹿角菜遗传资源的现状,应加强现存种群的就地保护,恢复种群规模;进行取样养殖保护时则需避免因近交而造成种群资源退化。  相似文献   
43.
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005年、2006年的实地调查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总体特征,湿地维管束植物和水禽的区系组成特点,并与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对比。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维管束植物区系科的分化程度较低,属的分化程度较高,湿生植物、水生植物在区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从生活型角度分析,区系中草本植物、地下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占据优势;从维管束植物区系的地理分布成分看,以温带分布属和世界分布属为主;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水禽区系的居留型构成以旅鸟和候鸟为主,地理分布成分构成以古北界种为主。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的维管束植物和水禽种类都明显少于相邻的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  相似文献   
44.
对取自北极楚科奇海及加拿大海盆的10个沉积物岩芯分别在4℃、25℃培养温度下进行硫酸盐还原菌(SRB)分析,结合首次北极科考海洋沉积物SRB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研究区SRB的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4℃与25℃温度培养的SRB含量均为0~2.4 ×106个·g-1(湿样);4℃时SRB的检出率与平均含量分别为45.5%和2.06×104个·g-1(湿样),25℃培养条件下分别为73.7%和4.70×104个·g-1(湿样);柱状沉积物中SRB的检出率、含量范围、平均含量都明显高于表层沉积物中SRB的相关指标;岩芯中SRB含量分布与采样点的纬度、深度有一定关系,但这种关系不如表层沉积物中SRB分布表现的那么明显;4℃培养时,各层位SRB含量的平均值范围为51~1.2×106个·g-1(湿样),25℃时为2.04×102~2.47×105个·g-1(湿样);在所研究的深度范围内,4℃时培养SRB的垂直变化较为明显,而25℃时SRB的垂直变化相对缓和;根据4℃、25℃2个不同培养温度时SRB的检出率、含量对比看,似乎25℃时更有利于某些SRB的繁衍.  相似文献   
45.
臭氧法海水化学需氧量(COD)现场快速分析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水化学需氧量(COD)是海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综合指标,是海洋环境监测最重要的项目之一,目前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现有的COD测量方法远远不能满足形式的需要,研制开发现场、快速、自动分析的COD测量技术势在必行,也是海水COD分析技术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我们成功开发了臭氧法海水化学需氧量现场快速分析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可用于现场的臭氧法海水化学需氧量测量仪(以下简称臭氧法测量仪).文章介绍了臭氧法海水化学需氧量现场快速分析技术原理,臭氧法测量仪实验室现场测试结果和海试现场情况.大量实验数据表明,臭氧法测量仪具有测量快速、结果准确、长时间不需维护等特点.  相似文献   
46.
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以桑沟湾为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系统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的内涵.以桑沟湾为例,对该生态系统的渔业生产、气体调节、污水处理、空气净化、滨海旅游、文化价值等服务功能的价值以2004年为评价基准年份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为,2004年桑沟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为10.51×108元.其中直接经济价值(渔业生产)6.86×108元,占总服务价值的65.29%,表征桑沟湾是一个典型的养殖型海湾.这与人们对于桑沟湾的一般认识是一致的.同时我们注意到,桑沟湾生态系统的其他服务价值总和为3.65×108元,该数值占总服务价值的34.71%.作者认为,本文所得结果是桑沟湾也已实现了的生态服务价值,是对桑沟湾生态服务价值的保守估计.  相似文献   
47.
渤海近岸水域近年生态退化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参考近年国家海洋局和环渤海各省市公布的海洋环境公报的基础上,分析了渤海近岸水域生态系统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及引起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说明渤海综合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由国家海洋主管部门牵头负责实施渤海环境和生态治理工程的合理性;渤海的治理是个科学问题,应增加科技投入和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加强生态系统的模型评价和模型预报研究.  相似文献   
48.
对国内外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动态评价研究方面进行了综述,主要对研究发展过程、主要研究进展过程、取得成果与借鉴意义方面进行了整理。根据国内及国外的相关研究文献可知,从开始研究至现在主要有: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特别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与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的现实,考虑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更好地发展经济,实现动态协调发展、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及未来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关于环境库兹涅茨理论、EKC曲线方面的研究,即人均地方生产总值与生态环境的变换关系呈"U"型。  相似文献   
49.
实验研究了海泊河废水及其河口区水体的光学性质以及溶解有机碳(DOC)浓度,分析了光吸收系数(aCDOM)、最大荧光强度与DOC的关系.结果表明,海水中aCDOM在1.81~3.51 m-1内,平均值为2.39 m-1;而废水样品的aCDOM在0.59~16.23 m-1内,平均值为3.35 m-1.海水中aCDOM、光吸收指数斜率系数(S)、最大荧光强度以及DOC浓度都小于废水中相应的参数.水体中aCDOM、最大荧光强度以及DOC浓度三者之间均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胶州湾东部海区海水中CDOM主要来源于海泊河排放的废水,由于水动力和潮汐作用较强而很快扩散,它们的浓度很快降低,在海泊河附近海区没有明显的积累.  相似文献   
50.
介绍了"中国海岸带灾害地质查询及风险评价系统"开发研制的GIS平台,VB为二次开发工具,利用OLE技术集成开发.系统实现了对中国海岸带灾害地质的可视化查询、空间分析和综合评价,并为实施海岸带灾害地质综合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